對醫生在外“察顏觀病”,規範是最好的鼓勵
日前,浙江紹興(xing) 一名女子在麵館吃飯,一名陌生男子過來搭話稱“你腦子裏麵可能長了腫瘤”。這名男子是諸暨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趙明,他憑經驗判斷該女子患有糖尿病且腦子長了腫瘤,囑咐她“假如相信我的話,我就給你留下電話號碼,你來找我給你檢查一下”。很多網友們(men) 看到此事非常感動,紛紛留言“好醫生!”“這樣做太難得了!”“這樣的醫生多一點可好?”
趙醫生之所以能夠“察顏觀病”,是因為(wei) 他所診斷的疾病具有“嘴唇鼻子特別肥厚,額骨特別突出,手指特別粗大”等特殊麵容和明顯外在表現。具有特殊麵容和明顯外在表現的疾病還有很多,比如對於(yu) 先天愚型患者的特殊麵容,醫生很容易辨別;肝病患者的皮膚幹燥、粗糙,沒有光澤,皮膚彈性極差,甚至會(hui) 出現古銅色麵容,有時黃疸、肝掌、蜘蛛痣等症狀也很明顯,作為(wei) 有經驗的醫生,不難就此作出判斷。
也正因此,醫生在醫院之外的公共場所,通過望診和簡單的檢查,成功地發現當事人所患較重疾病,已成為(wei) 比較常見的現象。這方麵比較典型的一個(ge) 例子是,2021年10月,華西醫學院的幾名女學生在外就餐時,發現火鍋店老板有特殊麵容,懷疑其患病,於(yu) 是塞給他一張小紙條,提醒他關(guan) 心身體(ti) 並到醫院檢查。此事在當時引發全網關(guan) 注,網友紛紛為(wei) 幾位“小姐姐”點讚。這些事例說明,民眾(zhong) 對於(yu) 醫生的這種特殊診療方式,是十分歡迎和讚賞的。
醫生具有很強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尤其擅長診斷其專(zhuan) 業(ye) 內(nei) 的一些疾病,並利用特殊麵容等表麵信息,幫助民眾(zhong) 診療疾病或提出診療建議。由於(yu) 這種做法能夠盡早發現疾病,並且投入少,也便於(yu) 推廣,因此可將之當成一種可貴的醫療資源,進行開發利用。
也要看到,即使醫生在外發現或高度懷疑一個(ge) 人患有某種疾病,或許也不願意將之告訴對方並提出建議。這是因為(wei) ,假如碰到不好打交道的人,可能將醫生的提醒當作挑釁,進而用“你才有病”等語言來回應。並且,醫生也有“看走眼”的時候,一旦如此,就可能招致對方的責備,甚至要求賠償(chang) 相關(guan) 損失。也就是說,醫生選擇緘口不言,主要是求自保、怕惹事。
與(yu) 路邊急救相比,醫生這樣診病雖然不算緊急,但給患者帶來的好處以及醫生所麵臨(lin) 的法律風險等,均有過而無不及。路邊急救有“好人法”等作為(wei) 保障,但醫生“察顏觀病”卻沒有相似的製度保障。這位醫生的善行值得鼓勵,但若想將個(ge) 人之善上升為(wei) 群體(ti) 之善,就得消除規則與(yu) 製度盲點。
如何看待醫生在外“察顏觀病”,是一個(ge) 不應該被忽視的新話題。因為(wei) 能夠惠及患者或讓診療變得快捷的任何行為(wei) 都值得鼓勵,在開發醫療資源方麵,也要“不以事小而不為(wei) ”。規範是最好的鼓勵,細化規則,出台免責條款等,才能讓醫生敢於(yu) 如此而為(wei) ,又知道該怎麽(me) 規範行事,進而將這種特殊的診療普遍化,並讓更多患者從(cong) 中受益。(時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