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警方打造“平台+社區民警”警務新模式
微改革 微創新
通過平台累計減少下發通知上千件,減少日常摸排報表近百項;在多次重大工作任務中,牽動整改各類風險隱患近萬(wan) 餘(yu) 件,確保各項工作運轉高效……近日,在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基層基礎平台內(nei)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了海澱警方推出的公安改革措施,通過平台直接指揮調度監督社區民警等措施,用科技賦能,為(wei) 基層民警減負。
社區民警處置大事小情更便捷
“有了這個(ge) 平台,無論是有矛盾糾紛還是其他警情,社區民警都能第一時間知道相關(guan) 信息,有利於(yu) 及時跟進參與(yu) 處理。”紫竹院街道車道溝南裏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兼居委會(hui) 主任隗京震說,社區民警作為(wei) “穿警服的副書(shu) 記”,對轄區大事小情都非常熟悉。此前社區需要增開一處小門,萬(wan) 壽寺派出所社區民警兼車道溝南裏社區居委會(hui) 副書(shu) 記段保華出於(yu) 治安方麵考慮,就聯合居委會(hui) 、物業(ye) 負責人等一起商議如何解決(jue) ,最終找到一個(ge) 最佳平衡點,既方便了居民,也盡可能消除治安隱患。段保華將處理過程用移動警務終端拍攝並上傳(chuan) 至基層基礎平台,分局層麵即可掌握。
段保華使用的基礎平台,是海澱分局搭建的基層基礎平台應用係統,去年9月正式投入實體(ti) 化運行,推動基層警務工作由條線歸口、多頭管理到平台整合、綜合治理的轉變。
整合5大類119項基礎工作任務
海澱分局人口基層大隊大隊長何誌炎介紹,海澱分局搭建的基層基礎平台應用係統,以統一基礎工作數據管理為(wei) 出發點,全麵整合5大類119項基礎工作任務。同時製定分局《派出所基礎要素清單》及《工作指引》,建設風險感知、警務地圖“一鍵畫”等6個(ge) 核心功能,可應用於(yu) 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18個(ge) 實戰場景,以社區民警移動警務終端App為(wei) 基點,形成工作任務直達民警、工作結果直返分局的“平台+社區民警”的警務新模式。
同時,海澱分局線下優(you) 化完善實體(ti) 化運行機製,設置指令管理、基礎管控、數據應用、綜合研判、效能評價(jia) 5類崗位,實行“平時”“戰時”兩(liang) 種運轉模式,建立指令統籌、任務監測、會(hui) 商評估等10項工作機製,為(wei) 基層基礎平台高效運行提供機製保障。
推進由事後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
海澱分局基層基礎平台建設運行以來,已全麵提升派出所綜合警務效能。由擔負基礎工作職能的9個(ge) 分局職能部門派員在平台集中辦公,對分局全部基礎工作任務,先在平台進行整合,再下放派出所分割,變串聯為(wei) 並聯,做到工作指令統一部署、所需數據統一抓取,實現“一口進、一口出”,切實為(wei) 基層派出所減負。通過平台整合,2022年以來,有效優(you) 化了派出所情況信息表格的報送流程,釋放了基層派出所警力。
同時建立完善“平台+社區民警”工作模式,工作指令由平台直接發送至30個(ge) 派出所綜合指揮室、120餘(yu) 名社區隊長、770餘(yu) 名社區民警,工作結果由社區民警直接向平台反饋,形成了平台直接指揮調度監督社區民警的工作模式,減少了部署層級,真正實現了扁平管理調度。
在大數據應用方麵,平台將智能分析結果直接推送給社區民警,第一時間核查處置,推進各類風險由事後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實現了數據反哺。
此外,海澱分局還組織研發居民出入境證件和身份證“兩(liang) 證通辦”新係統模塊,在身份證照相設備中增加出入境證件人像采集和數據上傳(chuan) 功能,實現了一套照相設備交替拍攝戶籍、出入境兩(liang) 種證件照片。目前已在局屬十餘(yu) 個(ge) 派出所出入境受理窗口推廣使用,大大提高了辦證效率和群眾(zhong) 體(ti) 驗感。
發揮社區民警兼任社區副書(shu) 記作用
基層基礎平台作為(wei) 海澱分局持續深化派出所“兩(liang) 隊一室”改革的重要實踐,充分運用科技賦能,切實為(wei) 基層減負,有效助推了派出所主防能力提升。
2022年,海澱區平安北京建設考核排名全市第一,群眾(zhong) 安全感連續七年城六區第一,安全質感排名全市第一,96.6%的社區零發案,入室盜竊發案創二十年最低。2023年,海澱區入選首批擬命名“全國社會(hui) 治安防控體(ti) 係建設示範城市”候選對象名單。
利用基層基礎平台,海澱分局充分發揮社區民警兼任基層黨(dang) 組織副書(shu) 記作用,結合12345接訴即辦訴求和110警情,會(hui) 同基層黨(dang) 組織,從(cong) 根源上解決(jue) 群眾(zhong) 身邊小事。平台運行以來,排查化解非案件類接訴即辦630餘(yu) 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5100餘(yu) 件,切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身邊小事、融入基層治理,讓群眾(zhong) 的幸福感、獲得感更強。
微改革 微創新
通過平台累計減少下發通知上千件,減少日常摸排報表近百項;在多次重大工作任務中,牽動整改各類風險隱患近萬(wan) 餘(yu) 件,確保各項工作運轉高效……近日,在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基層基礎平台內(nei)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了海澱警方推出的公安改革措施,通過平台直接指揮調度監督社區民警等措施,用科技賦能,為(wei) 基層民警減負。
社區民警處置大事小情更便捷
“有了這個(ge) 平台,無論是有矛盾糾紛還是其他警情,社區民警都能第一時間知道相關(guan) 信息,有利於(yu) 及時跟進參與(yu) 處理。”紫竹院街道車道溝南裏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兼居委會(hui) 主任隗京震說,社區民警作為(wei) “穿警服的副書(shu) 記”,對轄區大事小情都非常熟悉。此前社區需要增開一處小門,萬(wan) 壽寺派出所社區民警兼車道溝南裏社區居委會(hui) 副書(shu) 記段保華出於(yu) 治安方麵考慮,就聯合居委會(hui) 、物業(ye) 負責人等一起商議如何解決(jue) ,最終找到一個(ge) 最佳平衡點,既方便了居民,也盡可能消除治安隱患。段保華將處理過程用移動警務終端拍攝並上傳(chuan) 至基層基礎平台,分局層麵即可掌握。
段保華使用的基礎平台,是海澱分局搭建的基層基礎平台應用係統,去年9月正式投入實體(ti) 化運行,推動基層警務工作由條線歸口、多頭管理到平台整合、綜合治理的轉變。
整合5大類119項基礎工作任務
海澱分局人口基層大隊大隊長何誌炎介紹,海澱分局搭建的基層基礎平台應用係統,以統一基礎工作數據管理為(wei) 出發點,全麵整合5大類119項基礎工作任務。同時製定分局《派出所基礎要素清單》及《工作指引》,建設風險感知、警務地圖“一鍵畫”等6個(ge) 核心功能,可應用於(yu) 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18個(ge) 實戰場景,以社區民警移動警務終端App為(wei) 基點,形成工作任務直達民警、工作結果直返分局的“平台+社區民警”的警務新模式。
同時,海澱分局線下優(you) 化完善實體(ti) 化運行機製,設置指令管理、基礎管控、數據應用、綜合研判、效能評價(jia) 5類崗位,實行“平時”“戰時”兩(liang) 種運轉模式,建立指令統籌、任務監測、會(hui) 商評估等10項工作機製,為(wei) 基層基礎平台高效運行提供機製保障。
推進由事後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
海澱分局基層基礎平台建設運行以來,已全麵提升派出所綜合警務效能。由擔負基礎工作職能的9個(ge) 分局職能部門派員在平台集中辦公,對分局全部基礎工作任務,先在平台進行整合,再下放派出所分割,變串聯為(wei) 並聯,做到工作指令統一部署、所需數據統一抓取,實現“一口進、一口出”,切實為(wei) 基層派出所減負。通過平台整合,2022年以來,有效優(you) 化了派出所情況信息表格的報送流程,釋放了基層派出所警力。
同時建立完善“平台+社區民警”工作模式,工作指令由平台直接發送至30個(ge) 派出所綜合指揮室、120餘(yu) 名社區隊長、770餘(yu) 名社區民警,工作結果由社區民警直接向平台反饋,形成了平台直接指揮調度監督社區民警的工作模式,減少了部署層級,真正實現了扁平管理調度。
在大數據應用方麵,平台將智能分析結果直接推送給社區民警,第一時間核查處置,推進各類風險由事後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實現了數據反哺。
此外,海澱分局還組織研發居民出入境證件和身份證“兩(liang) 證通辦”新係統模塊,在身份證照相設備中增加出入境證件人像采集和數據上傳(chuan) 功能,實現了一套照相設備交替拍攝戶籍、出入境兩(liang) 種證件照片。目前已在局屬十餘(yu) 個(ge) 派出所出入境受理窗口推廣使用,大大提高了辦證效率和群眾(zhong) 體(ti) 驗感。
發揮社區民警兼任社區副書(shu) 記作用
基層基礎平台作為(wei) 海澱分局持續深化派出所“兩(liang) 隊一室”改革的重要實踐,充分運用科技賦能,切實為(wei) 基層減負,有效助推了派出所主防能力提升。
2022年,海澱區平安北京建設考核排名全市第一,群眾(zhong) 安全感連續七年城六區第一,安全質感排名全市第一,96.6%的社區零發案,入室盜竊發案創二十年最低。2023年,海澱區入選首批擬命名“全國社會(hui) 治安防控體(ti) 係建設示範城市”候選對象名單。
利用基層基礎平台,海澱分局充分發揮社區民警兼任基層黨(dang) 組織副書(shu) 記作用,結合12345接訴即辦訴求和110警情,會(hui) 同基層黨(dang) 組織,從(cong) 根源上解決(jue) 群眾(zhong) 身邊小事。平台運行以來,排查化解非案件類接訴即辦630餘(yu) 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5100餘(yu) 件,切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身邊小事、融入基層治理,讓群眾(zhong) 的幸福感、獲得感更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