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腳冰涼,可能是血管堵住了!
腿腳冰涼,可能是血管堵住了!
它還有一個(ge) 預警信號,就是“間歇性跛行”
近日,浙江某醫院公眾(zhong) 號分享了一個(ge) 病例,36歲的吳先生腿腳冰涼且逐漸出現疼痛症狀,去醫院檢查後發現竟是血管堵住了,話題“總是腿腳冰涼當心是血管堵了”也登上熱搜,引起不少網友的關(guan) 注。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許倩倩
南京明基醫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單紹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多為(wei) 下肢動脈的血管堵塞,主要病因有急性的動脈栓塞和慢性的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表現為(wei) 下肢突發或進行性加重的疼痛、麻木、跛行、皮溫降低、脈搏消失,晚期可導致肢體(ti) 壞疽,威脅患者生命。
隨著人們(men) 生活水平的提高,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的發病率呈逐年提高的趨勢。“特別是高齡、長期吸煙,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這些生活習(xi) 慣和基礎疾病往往容易誘發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壁硬化,失去彈性,血管內(nei) 膜異常增生,有時可合並局部血栓形成,導致動脈的狹窄甚至閉塞,從(cong) 而引發上述症狀。”
單紹銀解釋,動脈的粥樣硬化往往是全身性的影響,心髒的血管狹窄和閉塞稱為(wei) “冠心病”,易誘發心肌梗死;頸部及顱內(nei) 血管粥樣硬化可引起腦部供血動脈狹窄甚至閉塞,頸部的粥樣硬化斑塊有時亦可脫落,導致腦梗塞;而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也很常見。
讓單紹銀印象深刻的是,在去年過年前的一段時間,門診上前後接診了三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且都症狀較重,出現了肢體(ti) 的缺血壞死。“其中有一個(ge) 病人的就醫過程很曲折,他早就出現右下肢的疼痛、發涼等症狀,輾轉多家醫院,加之患者自身抗拒,均未得到有效治療,症狀迅速加重。家屬送至我院時,已經休克、神誌不清,整個(ge) 足部出現壞疽,伴惡臭。經對症治療,生命體(ti) 征平穩後,立即行右下肢截肢術,保住了生命。”
“很多人對該疾病認識不足,當下肢出現麻木、疼痛、皮溫降低等預警信號時未引起重視,從(cong) 而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單紹銀介紹,患者在下肢發生嚴(yan) 重缺血之前,有一個(ge) 非常典型的症狀叫“間歇性跛行”,表現為(wei) 患者在休息時可無明顯下肢疼痛的症狀,當行走一段距離後出現腿部疼痛,需休息後才能再次行走。“每次行走的距離逐漸縮短,提示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的程度逐漸加重,需要立即就診。”
記者了解到,吸煙、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是下肢動脈疾病的四大殺手。單紹銀表示,對於(yu) 高危人群,需要積極控製血壓、血糖,戒煙,適當鍛煉,到秋冬季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後引起下肢動脈痙攣,加重下肢缺血症狀。出現肢體(ti) 發涼、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等症狀需高度警惕,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