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快遞不得擅自放驛站,快遞價格會不會上漲?

發布時間:2024-02-26 15:04:00來源: 成都商報

  最具有互惠性的做法,依然是在合理語境中用好“上門”的替代性方案

  於(yu) 3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規定: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情節嚴(yan) 重的,將處1萬(wan) 元以上3萬(wan) 元以下的罰款。這一規定讓眾(zhong) 多網購愛好者感到舒適。

  長期以來,將快遞私自放入驛站、快遞櫃“蔚然成風”,令廣大用戶憤懣不已。正如網友吐槽的那樣,“沒有一個(ge) 電話,快遞員就直接把快遞放到驛站”,這種不顧用戶要求、無視用戶權益的行為(wei) 不是少數。2021年6月25日,中消協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監測期內(nei) ,共收集快遞、外賣配送類負麵信息63043條。消費者吐槽較多的配送類問題主要有:不送貨上門、鄉(xiang) 村取件加收快遞費等。

  更有甚者,一些服務機構麵對消費者維權,不是自我反思,而是無理取鬧甚至威脅有加。明明是己方給用戶帶來諸多不便,卻反倒認為(wei) 是用戶在斤斤計較。轉變這種荒誕的認知,不能靠服務機構的自覺,需要政策法規長出牙齒,讓服務不到位、態度不端正、行為(wei) 不自覺的服務機構感到“痛感”。新規配套了頗為(wei) 嚴(yan) 厲的罰則,實有必要。

  但處罰不是目的,合力提升快遞服務質量、實現共贏才是目的。在“全民網購”的局麵中,任何一方想唯我獨尊、頤指氣使淩駕於(yu) 他人之上,都是可笑的,也必然會(hui) 遭到反噬。相互尊重,客觀看待問題或困難,找到“最大公約數”,是迫切之事。

  客觀上,新規出台後,收件方式更加靠譜,對收件人肯定是好事,但也很可能會(hui) 增加快遞員的工作量。在快遞量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快遞費用能保持相對穩定,快遞企業(ye) 默默扛下了一些不利因素。一旦“上門”量劇增,快遞企業(ye) 需要釋放壓力、保證快遞員收入,用戶就有可能直麵快遞價(jia) 格上漲的壓力。

  新情況新問題就在眼前,如何平衡服務者和用戶、快遞員和收件人的權益,值得探討。任性漲價(jia) 當然不可取,但合理調整並非不可。春節期間,多家快遞宣布不打烊,但調整了快遞費用,同時在運力和人員緊張的情況下,也將“次日達”變成“隔日達”或“多日達”。由於(yu) 這種舉(ju) 措具有合理性,不少用戶是理解的。這也對未來繼續搞好快遞服務提供了有益啟示。

  相較於(yu) “漲價(jia) ”議題,目前最具有互惠性的做法,依然是在合理語境中用好“上門”的替代性方案。“經用戶同意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實際上是相互妥協或協商的結果,用戶既部分讓渡了權利,也享受到了一定的便利:在無法及時收件時有快遞櫃和驛站幫忙存件。這種情況,短時間內(nei) 不會(hui) 發生劇烈改變。但前提是,“用戶同意”是不可繞過的,之前做得不好的地方,應該加以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與(yu) “一言不合就不上門”相對應的,是不止一家快遞企業(ye) 依然堅持著上門服務,他們(men) 在征求用戶意見的層麵,做得相對較好,市場份額也逐步增加。這也說明,充分的市場競爭(zheng) ,會(hui) 促使行業(ye) 內(nei) 部加快服務技術革新、激勵服務方式轉變,形成讓企業(ye) 和用戶都受益的良性循環。

  總之,在快遞業(ye) 發展迅猛、競爭(zheng) 激烈的態勢下,堅持基本服務、保持深度合作、相互包容,是消解矛盾、減少快遞亂(luan) 象的重中之重。這一點,對各方來說都成立。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伍裏川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