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焦點訪談:魚從山中來

發布時間:2024-03-29 14:41: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一說到魚,大家首先就會(hui) 想到江河湖海。現在您看到的魚是在大山裏的一個(ge) 村莊裏養(yang) 殖的,您意外嗎?我還要告訴您,現在這個(ge) 村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三文魚養(yang) 殖基地,驚奇嗎?再來說魚子醬,這可是餐桌上的高品質食材,而四川一個(ge) 內(nei) 陸縣養(yang) 殖的鱘魚所產(chan) 的魚子醬,已經搶占了14%的國際市場。小地方能幹出大名堂,而且幹的還是全新的從(cong) 未有過的養(yang) 殖業(ye) 。這樣的地方當初為(wei) 什麽(me) 要選擇養(yang) 魚,又是如何做到如此規模的呢?

  

  三文魚是一種製作西餐的優(you) 質食材,在我國市場需求也很大,但我國的三文魚一直以來主要依賴進口,每年進口量10萬(wan) 噸左右,是全球最大的三文魚進口國之一。

  不過近年來這種情況有了很大改觀。在新疆、山東(dong) 、山西等地,養(yang) 殖三文魚都已經獲得成功,國內(nei) 供應總量能達到2萬(wan) 噸左右。而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在山西太行山深處的一個(ge) 小村子,竟然有著目前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三文魚養(yang) 殖基地,年貢獻產(chan) 量能達到800噸。大山深處是怎樣養(yang) 三文魚的呢?

  

  這裏是太行山深處的山西晉城市沁水縣鄭莊鎮張峰村,村民們(men) 正在忙著喂魚、分魚池。也許有人會(hui) 有疑問,山西省水資源並不豐(feng) 富,張峰村又身處太行山深處,怎麽(me) 想到要養(yang) 殖三文魚呢?原來,三文魚養(yang) 殖對水質的要求很高,必須是活水。張峰村養(yang) 三文魚的水域屬於(yu) 大山深處的沁河,水質清澈、富氧,水溫適宜,正是三文魚養(yang) 殖的理想之地。

  養(yang) 三文魚的這片80畝(mu) 河灘地屬於(yu) 村集體(ti) 用地。村裏此前沒有什麽(me) 產(chan) 業(ye) ,村民基本都靠種地和外出打工為(wei) 生,因此村裏一直想發展一項支柱產(chan) 業(ye) 。

  山西晉城市沁水縣鄭莊鎮張峰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郭和強:“我們(men) 村就是平均每人不到兩(liang) 畝(mu) 地,我們(men) 就是拿水做文章,因為(wei) 咱們(men) 水源是沁河的主幹流,所以就引進企業(ye) ,從(cong) 產(chan) 業(ye) 方麵帶動農(nong) 民致富。”

  

  胡進富是現在三文魚養(yang) 殖基地的負責人。當時他得知這塊地有前三年免租的優(you) 惠政策,便想與(yu) 村裏合作搞養(yang) 殖。不過養(yang) 什麽(me) 好呢?胡進富沒有頭緒。於(yu) 是,當地政府給他介紹了漁業(ye) 協會(hui) 的專(zhuan) 家和他一起考察調研。

  山西沁澤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進富:“經過實地調查,專(zhuan) 家說三文魚是世界名貴魚類,但三文魚對生存環境要求特別高,(我們(men) 的)的水溫、水量都符合養(yang) 殖三文魚的需求,養(yang) 殖條件特別難遇。通過專(zhuan) 家分析,我更有信心了。”

  建漁場的各項環保和技術指標都很嚴(yan) 格,一期就需要資金2100萬(wan) 元。胡進富籌集了1500萬(wan) 元,又從(cong) 銀行貸款300萬(wan) 元,還有300萬(wan) 元缺口,縣裏給了扶持政策,資金問題終於(yu) 解決(jue) 了。

  

  而技術問題也是一個(ge) 坎。三文魚對養(yang) 殖環境要求非常嚴(yan) 苛,必須保持溫度穩定適宜。此前很多地方嚐試養(yang) 殖都失敗了。沒有經驗,又不懂技術,投入這麽(me) 大,胡進富心裏很沒底。

  胡進富:“沁水從(cong) 來沒有養(yang) 過三文魚,山西也沒有,當時真是找這個(ge) 技術很難。當時村裏知道了這個(ge) 事以後,就和我一起找到了縣裏的有關(guan) 部門,給我在黑龍江研究所找到了一名技術人員。”

  

  有了技術人員的幫助,養(yang) 殖很順利。三文魚從(cong) 魚苗到養(yang) 成上市需要三年時間,胡進富帶著員工日夜小心看護。2020年,首批20萬(wan) 尾三文魚終於(yu) 可以上市,檢驗這太行山裏的三文魚能否得到市場認可的時刻到了。

  胡進富:“我就到上海去跑市場,找到了一個(ge) 做國產(chan) 三文魚的經銷商,他說你山西還能養(yang) 三文魚?我說山西就養(yang) 出了三文魚,你先看品質,沒有品質等於(yu) 白說,你再說得好聽也沒有用。人家就說你發過魚來,我們(men) 來看。一看魚品質很好,慢慢山西的三文魚就打出去了。”

  

  張峰村的三文魚在市場上一炮打響,行業(ye) 內(nei) 都知道太行山裏也養(yang) 出了高品質的三文魚。這批三文魚賣出後,胡進富回本了1000多萬(wan) 元。在這期間,養(yang) 殖基地分4次跟張峰村及周邊村子簽訂了脫貧幫扶協議,通過招工、項目分紅等方式帶動了253戶共516人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不過,就在基地發展勢頭正旺的時候,2021年秋的一場強降雨卻讓養(yang) 殖基地遭遇了滅頂之災,43個(ge) 魚池全部被衝(chong) 毀,70多萬(wan) 斤魚被衝(chong) 走。在最艱難的時候,縣裏拿出了300萬(wan) 元災後重建專(zhuan) 款幫扶基地,並幫助協調了1000萬(wan) 元的貼息貸款。

  山西晉城市沁水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蘇哲:“對我們(men) 政府和部門來說,培育一個(ge) 企業(ye) 和養(yang) 育一個(ge) 孩子是一樣的,當一個(ge) 企業(ye) 經過3年多精心嗬護走到今天,確實不易。而在這時候,遭受到突如其來的滅頂之災,企業(ye) 心疼,我們(men) 政府更加難過。這時候,企業(ye) 要想重建,需要政府的幫助和支持。”

  

  在各方的精心嗬護下,張峰村這個(ge) 新的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堅韌地生存下來。當地以此為(wei) 基礎,大力發展全產(chan) 業(ye) 鏈,逐步形成集養(yang) 殖、加工、冷鏈運輸為(wei) 一體(ti) 的三文魚產(chan) 業(ye) 。從(cong) 養(yang) 殖基地出發12小時內(nei) ,新鮮的食材就能端上北京、上海、太原、南京、鄭州等城市消費者的餐桌。

  如今張峰村的三文魚供不應求,許多經銷商都會(hui) 提前預訂,三文魚也成為(wei) 當地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張名片。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領軍(jun) 教授、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產(chan) 業(ye) 經濟首席專(zhuan) 家韓一軍(jun) :“山西的這個(ge) 案例,啟示最大的就是要因地製宜,有什麽(me) 樣的山、什麽(me) 樣的水,在這上麵要做突破性的產(chan) 業(ye) 。這個(ge) 灘塗地80多畝(mu) ,水質很好,如果養(yang) 其他傳(chuan) 統水產(chan) 品可能發展潛力不是很大。引進最先進的三文魚淡水養(yang) 殖技術,把我們(men) 這80畝(mu) 水質很優(you) 的灘塗地給盤活了。這個(ge) 產(chan) 業(ye) 我們(men) 過去消費主要依賴進口,現在我們(men) 蹚出來了自己的一條路,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點讚的模式和案例。”

  

  因地製宜、依托優(you) 勢資源發展新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這是許多地方都在探索的路徑。魚子醬是一種多用於(yu) 西餐的高端食材,由鱘魚的魚卵加工做成。以前魚子醬大都產(chan) 自法國、比利時等國家,但很多人不知道,現在中國已經成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魚子醬生產(chan) 國和出口國,每年產(chan) 約260噸,供應著全球60%的市場。

  

  在四川雅安天全縣的這家魚子醬生產(chan) 企業(ye) ,這些天,這裏的工作人員正忙著為(wei) 成年鱘魚進行B超檢測。現在,這家魚子醬生產(chan) 企業(ye) 的規模已經躍居全國第二,2023年生產(chan) 了60噸魚子醬,占全國產(chan) 量的23%。

  不過,此前天全縣當地並沒有水產(chan) 養(yang) 殖的傳(chuan) 統,更沒有企業(ye) 做魚子醬,甚至“魚子醬”這個(ge) 詞對當地人來說都很陌生。那麽(me) ,魚子醬產(chan) 業(ye) 是怎樣在當地落地並發展到如今這樣大規模的呢?

  四川雅安市天全縣副縣長徐良:“我們(men) 也嚐試過很多產(chan) 業(ye) ,從(cong) 養(yang) 殖的、種植的,包括家禽,包括養(yang) 兔這些都嚐試過,但是它的特色不強,沒體(ti) 現出我們(men) 的資源優(you) 勢來。”

  天全縣一直是一個(ge) 以傳(chuan) 統種植養(yang) 殖業(ye) 為(wei) 主的農(nong) 業(ye) 縣,但沒有形成產(chan) 業(ye) 鏈,也沒有附加值高的產(chan) 品,經濟發展很受限。當地政府一直想找到一個(ge) 能利用資源優(you) 勢的特色產(chan) 業(ye) 。而這時,一家漁業(ye) 企業(ye) 的老板李軍(jun) 正在規劃養(yang) 殖鱘魚。

  

  生產(chan) 魚子醬的附加值很高,是單純養(yang) 殖利潤的十幾倍。不過,一個(ge) 養(yang) 殖周期要8到15年,而且取卵技術也是個(ge) 壁壘,這讓許多企業(ye) 望而卻步。李軍(jun) 的團隊都是學水產(chan) 養(yang) 殖出身,在技術上具有優(you) 勢,但怎麽(me) 能找到一個(ge) 擁有優(you) 質資源的養(yang) 殖基地是決(jue) 定成敗的關(guan) 鍵。

  四川某魚子醬企業(ye) 董事長李軍(jun) :“為(wei) 什麽(me) 選擇雅安天全(縣)?它剛好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交界這個(ge) 地方,山區流下來的水水溫非常適合鱘魚,高溫的時候它會(hui) 死掉,低溫的時候不生長,剛好在這個(ge) 位置最適合它生長,最好。”

  

  企業(ye) 和地方政府的需求相契合,雙方於(yu) 2012年開啟了合作。不過企業(ye) 剛起步就遭遇了困難。當時的鱘魚魚苗都得靠進口,輾轉萬(wan) 裏,一個(ge) 環節控製不好,魚苗就會(hui) 死光,幾十萬(wan) 元就打了水漂。企業(ye) 在不斷試錯中積累經驗,當地也拿出資源為(wei) 企業(ye) 提供技術支持。

  雌性鱘魚在漫長的生長期限裏,需要更大的空間生長,所以企業(ye) 還需要擴建養(yang) 殖基地,把村裏部分河灘地流轉出來,但當時企業(ye) 發展跟當地村民沒有太多關(guan) 聯,大家的工作並不好做。怎麽(me) 才能讓產(chan) 業(ye) 發展惠及當地群眾(zhong) 、讓大家能有參與(yu) 的積極性?當地政府也在思考。

  四川雅安市天全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中心主任彭繼林:“經過與(yu) 園區企業(ye) 的協商,共同探討出了“共享魚池”的發展模式。“共享魚池”主要是村集體(ti) 經濟組織籌集資金,按照企業(ye) 的標準修建魚池,將魚池返租給企業(ye) 使用,村集體(ti) 經濟組織每年可以從(cong) 企業(ye) 中取得投入資金8%左右比例的分紅。”

  

  這樣,企業(ye) 和村集體(ti) 都得到發展,這極大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如今,“共享魚池”每年帶動村集體(ti) 增收100多萬(wan) 元。天全縣以此為(wei) 基礎建成水產(chan) 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發展孵化了7家企業(ye) ,打造鱘魚苗種繁育和養(yang) 殖、魚子醬加工和銷售等全產(chan) 業(ye) 鏈條,去年出口創匯1368萬(wan) 美元,惠及百姓近300戶,走出了“一條大魚帶動一方百姓致富”的特色發展之路。

  韓一軍(jun) :“雅安抓住了魚子醬這個(ge) 全球非常優(you) 秀的一個(ge) 高端水產(chan) 品,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要處理好生產(chan) 關(guan) 係。當地政府還有我們(men) 這些企業(ye) 等新型經營主體(ti) ,包括家庭農(nong) 場合作社,還有我們(men) 的農(nong) 民,形成一盤棋,能把這些經濟、社會(hui) 、生態各方麵都考慮了,而且大家都是全贏和共贏的一個(ge) 狀態,實際上就是高質量發展。”

  無論是四川天全縣的魚子醬,還是山西張峰村的三文魚,都是立足實際,因地製宜,真抓實幹做起來的。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各地資源稟賦和發展水平千差萬(wan) 別,發展的重點難點也就不盡相同,不能簡單套用單一發展模式,必須因地製宜,實事求是。同時,還需要政策聚焦發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麵齊心協力,才能走好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之路,助力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