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義烏市中心醫院:踐行“最多跑一次” 提升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能力

張金蓉 發布時間:2020-05-13 09:18:00來源: 健康報網

  按照國務院和浙江省衛生健康委“應檢盡檢”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具體(ti) 工作部署,發熱門診患者、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均需在住院前完成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盡可能縮短核酸檢測結果等候時間,是疫情防控期間“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新任務、新挑戰。

  為(wei) 滿足廣大市民多樣化的檢測需求,縮短患者等候時間,浙江省義(yi) 烏(wu) 市中心醫院深入踐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大一院專(zhuan) 家的指導下,醫院在短時間內(nei) 改建完成並投用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基因擴增(PCR)實驗室,在確保檢驗與(yu) 浙大一院同質化的基礎上,更著眼於(yu) 讓患者等待檢測結果的時間再縮短。

  

  目前,義(yi) 烏(wu) 市中心醫院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能力從(cong) 每日不足100例躍升為(wei) 500例,平均5小時至6小時就可報告核酸檢測結果,成為(wei) 檢測能力最強的醫療機構之一,實現了檢測速、質、量的全麵提升。與(yu) 此同時,為(wei) 確保對危急重症患者的及時救治,醫院引進快速檢測儀(yi) ,可對急診患者在100分鍾內(nei) 完成新冠肺炎核酸檢測並出具報告,相較於(yu) 常規標本檢測,患者等候時間再縮短一半以上,成為(wei) 義(yi) 烏(wu) 唯一具備新冠肺炎核酸快速檢測能力的醫院。此外,為(wei) 確保新冠肺炎血清抗體(ti) 檢測的精準度,減少假陽性、假陰性的出現,醫院引進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yi) ,使該院成為(wei) 義(yi) 烏(wu) 唯一擁有新冠肺炎抗體(ti) 定量檢測能力的醫院。

  打造義(yi) 烏(wu) 最強檢測能力醫院

  

  “以往建設這樣一個(ge) PCR實驗室起碼需要3個(ge) 月。雖然僅(jin) 用1周時間就完成了改建,但我們(men) 從(cong) 籌劃之初,就對標國家Ⅱ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對標浙一,高標準、嚴(yan) 要求建設,使實驗室在通過省臨(lin) 檢中心專(zhuan) 家檢驗和審核後正式投用。”該院副院長、檢驗科主任(浙大一院派駐)王文娟表示,為(wei) 滿足更大體(ti) 量、更高質量的新冠病毒檢測,確保重點人群“應檢盡檢”,該院迅速完成全新PCR實驗室改建,專(zhuan) 門用於(yu)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新冠病毒血清抗體(ti) 檢測,並新增了核酸提取儀(yi) 、快速檢測儀(yi) 等專(zhuan) 業(ye) 設備。

  為(wei) 保障PCR實驗室規範化、高標準建設,浙大一院檢驗科分子診斷室組長餘(yu) 斐多次來院現場指導,並分享檢驗檢測的經驗和做法,為(wei) 實驗室建設、標本采集和實驗室診斷工作提供了建議。

  為(wei) 確保患者及時得到檢驗診斷,醫院技術骨幹梯隊進行精心安排。其中,新冠病毒檢測專(zhuan) 業(ye) 團隊由王文娟帶隊,由1名主任技師、3名副主任技師及1名PCR組組長主要負責檢測工作。王文娟表示,這是一支非常“強悍”的隊伍,5名成員均為(wei) 科室骨幹,24小時無間斷進行檢測工作,為(wei) 臨(lin) 床診治和疫情防控爭(zheng) 取了寶貴時間。目前,全部標本均可在當天完成檢測,實現了日檢日清,平均5小時至6小時報告核酸檢測結果,加急標本可在100分鍾內(nei) 完成檢測,極大地縮短了患者等候時間。

  以浙一質控標準實現速、量齊升

  

  血清抗體(ti) 檢測適用於(yu) 來自重點地區人群的篩查,是對核酸檢測的有效補充,通過檢測人體(ti) 對病毒的免疫反應,可在血液中檢測到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ti) lgM和lgG。

  據王文娟介紹,血清抗體(ti) 篩查普通采用膠體(ti) 金法,容易出現假陽性、假陰性情況。目前,該院引進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yi) ,使檢測結果更加精準,在檢驗質量方麵實現了與(yu) 浙大一院的同質化。

  “針對特殊患者,應如何檢測,診斷方法又是怎樣的?”針對此類問題,浙大一院檢驗科主任陳瑜在其主持的質控會(hui) 上進行經驗分享、學習(xi) 交流。無論是線上會(hui) 議,還是線下指導,陳瑜總是毫無保留地分享浙大一院的質控經驗,分享實際檢測檢驗工作中遇到的特殊病例,引導大家深入思考。

  在浙大一院檢驗科專(zhuan) 家們(men) 強有力的指導和幫助下,義(yi) 烏(wu) 市中心醫院檢驗科實現了同質化、高標準發展,實現了速和量的共同提升。

  前赴後繼 建設“有底氣”的檢測團隊

  該院檢驗科創建於(yu) 1953年,是義(yi) 烏(wu) 市重點學科,科室按國家Ⅱ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標準建設,包括臨(lin) 床血液實驗室、臨(lin) 床體(ti) 液實驗室、急診化驗室、發熱(腸道)門診實驗室、臨(lin) 床生化實驗室、臨(lin) 床免疫實驗室、臨(lin) 床微生物實驗室、細胞(骨髓)室、染色體(ti) 檢查實驗室、基因擴增(PCR)實驗室、流式細胞實驗室、標本收發室等部門。科室現有在研課題7項,包括國家衛生健康委重大科技專(zhuan) 項子課題1項。

  “除了新冠病毒檢測工作,檢驗科其他同事也始終堅守在血液檢驗、生化免疫等崗位上,456個(ge) 檢測項目已全麵正常開展,另有一批即將參與(yu) 新冠病毒檢測的年輕團隊正在接受省臨(lin) 檢中心的嚴(yan) 格培訓,考核通過後將正式上崗。”王文娟說,前有經驗豐(feng) 富的老前輩24小時奮戰,後有年輕檢驗人在疫情大考中脫穎而出。對於(yu) 新冠病毒檢測,對於(yu) 檢驗團隊建設發展,他們(men) 有能力,有底氣,也有承諾。

  圖文/張金蓉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