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發力 促進護理水平整體提升
世界健康基金會(hui) (Project HOPE)中國區總監及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徐健蓉
2020年是護理事業(ye) 創始人和現代護理教育奠基人南丁格爾200周年誕辰,世界衛生組織(WHO)為(wei) 此將2020年設定為(wei) “國際護士和助產(chan) 士年”,而國際護士理事會(hui) (ICN)則將今年國際護士節的主題定為(wei) “護理世界健康”。在國際護士節到來前夕,本報專(zhuan) 訪了美國世界健康基金會(hui) (Project HOPE)中國區總監及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徐健蓉,分享對於(yu) 我國護理事業(ye) 發展的體(ti) 會(hui) 和建議。
跨越20年
深入參與(yu) 中國護理事業(ye) 發展
庚子初至,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民眾(zhong) 健康和社會(hui) 生活造成了巨大衝(chong) 擊。在黨(dang) 和政府的指導下,我國醫護群體(ti) 又一次火線集結,用他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奉獻精神,鑄就了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如果說醫護人員是社會(hui) 大眾(zhong) 祈求健康的“希望來源”,那麽(me) 培養(yang) 醫護人員的專(zhuan) 業(ye) 院校則是希望誕生的“土壤”。在武漢,此次國內(nei) 疫情的中心地帶,就有一所以“HOPE”命名的機構——武漢大學HOPE護理學院。作為(wei) 國內(nei) 最早通過國際性健康公益組織與(yu) 國內(nei) 高校合作建立、以係統化培養(yang) 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高級護理人才為(wei) 目標的機構之一,武漢大學HOPE護理學院自成立以來向國內(nei) 醫療機構輸送了大批專(zhuan) 業(ye) 人才。在此次疫情期間,這所機構的校友在抗疫過程中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提及“武漢大學HOPE護理學院”,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專(zhuan) 業(ye) 機構。作為(wei) 國際知名的健康教育公益組織,世界健康基金會(hui) (以下簡稱“世健會(hui) ”)以幫助人們(men) 長期有效地自助,拯救人類生命,減輕病人痛苦,幫助社區改進健康護理為(wei) 宗旨。
1983年,世健會(hui) 來到中國,並與(yu) 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nei) 知名高校合作開展護理師資培訓項目。2001年,世健會(hui) 與(yu) 武漢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成立武漢大學HOPE護理學院。經過全球招聘,世界衛生組織護理教育顧問、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Dr. Marcia Petrini被武漢大學聘請,擔任HOPE護理學院首任院長。
自成立之日起,HOPE護理學院融合國際先進護理教育理念,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以培養(yang) 與(yu) 國際接軌的高級護理管理人才為(wei) 目標,構建了凸顯護理專(zhuan) 業(ye) 特色的課程體(ti) 係。截至2019年7月,HOPE護理學院共有畢業(ye) 生近1300人,受聘於(yu) 各省三級甲等醫院及醫學院校,從(cong) 事臨(lin) 床護理、社區護理、護理管理及護理教學科研等工作。
強化四項基礎
促進護理水平整體(ti) 提升
護理工作是衛生健康事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護理人員隊伍建設,促進護理事業(ye) 發展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nei) 容。
在徐健蓉看來,過去的20多年,我國的衛生健康事業(ye) 整體(ti) 水平獲得了飛速提升,這與(yu) 黨(dang) 和國家對衛生事業(ye) 的高度關(guan) 注密不可分,與(yu) 社會(hui) 大眾(zhong) 對醫療領域的逐步了解密不可分,也與(yu) 健康產(chan) 業(ye) 從(cong) 業(ye) 者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世健會(hui) 和武漢大學HOPE護理學院參與(yu) 和見證了這段不同凡響的曆程。
徐健蓉表示,新的時代背景,給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一項挑戰就是,目前我國的護士總數量和優(you) 質護理資源總量不足。特別是在麵臨(lin) 新冠肺炎疫情這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護理人員背負的壓力凸顯。
數據顯示,此次疫情,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中,護士約占75%,但麵對集中求醫的患者群體(ti) ,某些時段一位護士平均要照顧44位病人,壓力繁重。因此,促進護理事業(ye) 發展,首先就是要壯大人才隊伍,夯實人才基礎。其次是夯實製度環境基礎,國家頂層設計已經為(wei) 護理事業(ye) 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各級基層組織需要進一步完善各項機製,包括個(ge) 人發展、就業(ye) 和激勵機製等,同時也需要加強護理人員的職業(ye) 安全防護和院內(nei) 感染控製等。
徐健蓉說,在疫情暴發初期,也發生過一些醫護人員感染的情況,但當我們(men) 做好了完備的保障製度和措施後,情況就發生了根本性扭轉。實際上,撇開疫情的特殊情況,在平常的臨(lin) 床護理工作中,例如針刺傷(shang) 以及由此引發的血源性感染等也是護理工作麵臨(lin) 的現實挑戰,在工作時間長和工作強度大的時候,風險還會(hui) 進一步提升,所以要切實做好對醫護人員的保護。
此外,護理工作的特殊性決(jue) 定了其對實踐技能有著極高的要求,持續性的學習(xi) 、培訓、實踐,是護理人員培養(yang) 的常態化內(nei) 容。然而,區域發展水平的差異造成了護理水平的差異,為(wei) 此,包括世健會(hui) 在內(nei) 的社會(hui) 力量,也在積極創造和投入促進護理水平提升的多元化項目。
例如,在2018年,世健會(hui) 與(yu) 合作夥(huo) 伴共同打造了“西部醫護人員能力建設項目”,旨在提高他們(men) 的臨(lin) 床專(zhuan) 業(ye) 能力,提升以安全為(wei) 目標的醫療護理質量。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發現,許多地方的基層護理人員在基礎性操作上,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可持續、針對性強的專(zhuan) 業(ye) 技能培訓,對於(yu) 提升護理水平至關(guan) 重要。
在臨(lin) 床環境中,護理人員是“戰士”,醫療產(chan) 品就是“武器”。質量合格的醫療產(chan) 品可以保障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安全,減少並發症和次生傷(shang) 害發生的風險。最常用的輸液工具當屬留置針,優(you) 質的留置針產(chan) 品,能夠有效降低靜脈炎、相關(guan) 性血流感染、靜脈血栓等並發症的風險,同時較長的留置時間能夠減少治療周期內(nei) 的穿刺次數,降低反複穿刺給患者帶來的血管損傷(shang) 和疼痛感受,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負荷,使之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照護環節當中。
完善政策引導
匹配臨(lin) 床護理實際需求
提到醫療整體(ti) 水平,徐健蓉認為(wei) ,高精尖的技術固然能夠起到引領作用,但衡量整體(ti) 醫療水平的標準依然是基礎能力。以護理領域為(wei) 例,去年開始的耗材“帶量采購”不僅(jin) 對行業(ye) 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也給臨(lin) 床護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據徐健蓉介紹,從(cong) 臨(lin) 床角度來看,不同種類的醫療耗材應用範圍差異較大,和高值耗材相比,常規耗材使用範圍更廣。以留置針為(wei) 例,在中國,大多數醫院使用外周留置針對患者進行靜脈輸液治療。在醫院的各個(ge) 科室,幾乎都可以看到留置針,一旦這種基礎性的醫療用品出現問題,極易造成臨(lin) 床大規模的係統性風險。不同類型的患者和不同的醫療場景對留置針的規格和性能有著不同的需求,比如,針對此次疫情,中華護理學會(hui)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護理要點》中指出:靜脈注射使用留置針或安全型留置針,避免發生針刺傷(shang) ;中華護理學會(hui)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醫務人員靜脈輸液治療工作建議(第一版)》中指出:病情平穩的患者,應選擇外周靜脈留置針。為(wei) 了防止血液汙染及針刺傷(shang) 的發生,建議盡量選擇安全密閉式留置針。
同時,《建議》中也指出,大多數輸液應考慮使用20~24G的外周留置針,對新生兒(er) 、兒(er) 童及老人應考慮使用22~24G的外周留置針,重型和危重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或需要快速輸液時,應考慮使用更大規格的16~20G的外周靜脈留置針或根據病情需要置入中心靜脈導管。
而在“帶量采購”實施過程中,某些地區采用了大品類統一報價(jia) 的方案,客觀上製約了留置針在人群和應用場景上的使用,使得臨(lin) 床應用受限,給護理人員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此外,參與(yu) “帶量采購”的品牌,理論上都是“合格”的,但因為(wei) 耗材一致性評價(jia) 體(ti) 係還未建立,實際上不同品牌的產(chan) 品依然存在質量上的差異。
據目前一些已實施帶量采購地區的一線護理人員反饋,中標產(chan) 品也會(hui) 出現產(chan) 品質量不穩定、不良反應率上升和患者體(ti) 驗下降的情況,這些需要引起重視。在一些發達國家,臨(lin) 床護理人員會(hui) 用一些數據支撐後續耗材的采購,比如,收集耗材使用過程中的並發症,患者的滿意度,出現不良反應時廠商的反應快慢等信息,匯總以後提交給醫院的物資采購部門,用臨(lin) 床上真實的數據輔助醫用耗材的合理采購。
護理角色轉變
多元作用期待多元保障
通過此次疫情,公眾(zhong) 會(hui) 發現護理人員不僅(jin) 提供專(zhuan) 業(ye) 的疾病護理,還會(hui) 承擔院內(nei) 感染控製領域的職責,把控全院感染方麵的規章製度執行;有的護理人員還能夠支持後勤工作,比如統計醫院所需的防護裝備數量和等級,在短時間內(nei) 給醫院提供決(jue) 策參考;協助物資的調配與(yu) 分發等。
可以說,在現代醫療體(ti) 係中,護理人員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需要社會(hui) 為(wei) 她們(men) 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提供積極的條件支持,讓更多患者從(cong) 護理中受益,從(cong) 醫療水平的整體(ti) 提升中受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