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錘子和跳舞:世界應按下重啟鍵

王瀟雨 發布時間:2020-05-18 08:27:00來源: 健康報

  “目前,世界已經改變了,我們(men) 要共同麵對。我們(men) 在盡最大努力恢複社會(hui) 的正常功能,但是病毒不會(hui) 消失。所以,要探索如何消除病毒,也要學會(hui) 和病毒共存,應該為(wei) 世界按下重啟鍵。”在近日舉(ju) 辦的“全球抗疫經驗分享,共話未來醫療發展”國際直播學術交流會(hui) 上,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這樣說。

  必須保持社交距離

  “目前,意大利、美國等地都在考慮恢複正常的社會(hui) 功能。但如果想完全回到疫情前的情況,可能不太現實。因為(wei) 疫苗還沒有上市,風險是一直存在的,還有很多問題尚待回答。”張文宏分析,全球仍有一些地區的疫情處於(yu) 上升趨勢,比如南美和俄羅斯。同時,盡管美國的新發病例數已達到平台期,但如果不能實現病例快速地下降,那就意味著未來的1個(ge) ~2個(ge) 月還會(hui) 麵臨(lin) 很大的挑戰。當然,歐洲的很多國家,特別是意大利和德國,看到有病例減少的趨勢。在東(dong) 亞(ya) ,中日韓新發病例不多,但要麵臨(lin) 其他國家和地區帶來的潛在風險。

  “各國政府應該讓公眾(zhong) 知道目前處在什麽(me) 樣的狀態,重啟商業(ye) 和社會(hui) 交往,會(hui) 再次麵臨(lin) 挑戰。政府要幫助公眾(zhong) 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確保做足夠的檢測,確保醫療資源供給,備齊ICU病床,以應對疫情反撲。”張文宏說。

  根據全球的疫情狀況,美國專(zhuan) 家托馬斯發表了一篇論文,認為(wei) 在疫情達到頂峰之後,各地應該有緩解措施,所謂“錘子和跳舞”的措施。一方麵,要有“錘子”一樣嚴(yan) 格的社交距離。另一方麵,希望盡可能地回到常態,要恢複能“跳舞”的活力。

  張文宏對此觀點表示讚同。“這與(yu) 中國當前采取的防控措施是一致的。比如上海,你會(hui) 發現,市場重新開放了,但還是要戴口罩,這也是目前中國大部分城市采取的措施。”

  張文宏介紹,上海的疫情風險主要來自國外的輸入性病例,但本地病例的監測工作沒有絲(si) 毫放鬆。“117個(ge) 定點發熱門診和182個(ge) 哨點醫院形成了有效的監測網絡,對每一位發熱患者和疑似病例都要做核酸檢測,確診患者被送到定點醫院,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流行病學線索都是非常清楚的,對於(yu) 阻斷社區傳(chuan) 播非常有效。”

  張文宏認為(wei) ,上海防控疫情的重要經驗是“三方發力”。“第一個(ge) 支柱是政府,他們(men) 做了能做的所有工作,提供了最高級別的公共衛生防疫措施;第二個(ge) 支柱是醫院和疾控中心,他們(men) 對每個(ge) 病例,無論是確診還是疑似,都進行了嚴(yan) 格的檢測、治療和追蹤;第三個(ge) 支柱就是基層社區,他們(men) 對患者和密切接觸者進行了嚴(yan) 格的追蹤、管理等。”

  難免會(hui) 有一兩(liang) 個(ge) 火星進來

  “新冠病毒還會(hui) 與(yu) 人類共存很長時間。即便公共衛生體(ti) 係強大,難免會(hui) 有一兩(liang) 個(ge) 火星進來。每個(ge) 地方出現一些零星的病例是正常的。”張文宏說。

  張文宏指出:“目前,除武漢以外的城市,無症狀感染者接近於(yu) 零,但也不能有一絲(si) 懈怠,需要建立科學的本地防控體(ti) 係,利用大數據和大規模科學研究的力量,最大化地發現和追蹤。同時,快速檢測對於(yu) 常態化的防控工作也很重要。此外,多長時間才能把無症狀感染者給‘消化’掉,也需要進一步研究。”

  “飽和式地檢測,有效地隔離,對病例嚴(yan) 格追蹤,對重症患者盡早幹預。每個(ge) 國家都要構建適合自己的防控體(ti) 係,再選擇相對高效的方法。”張文宏特別強調,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與(yu) 年齡密切相關(guan) 。“50歲以上患者死亡率明顯上升。因此,如果不能消除病毒,就應該保護死亡風險更高的脆弱群體(ti) ,特別是高齡人群,這是全球都要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