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快遞櫃超時收費引爭議 如何破解“最後100米”難題?

發布時間:2020-05-18 08:4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期,豐(feng) 巢快遞櫃宣布向用戶收取超時費,引發不少爭(zheng) 議和討論。一邊是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多個(ge) 小區對收費快遞櫃“說不”,一邊是豐(feng) 巢公司替快遞櫃超時收費遇阻“叫屈”。為(wei) 方便居民隨時取件而安放的快遞櫃,能否破解快遞“最後100米”難題?有償(chang) 使用到底是解決(jue) 痛點還是加劇痛點?快遞櫃收費之爭(zheng) ,仍待各方博弈求解。

  為(wei) 效率還是為(wei) 盈利?

  北京市民王坤近日到小區的豐(feng) 巢快遞櫃裏取快遞。輸入取件碼後,櫃門卻沒有像往常一樣打開——由於(yu) 超時存放,王坤必須支付0.5元才能繼續取件。係統提示,他可以選擇使用某銀行的APP支付或是辦理月卡,這樣就可以享受優(you) 惠或免費。

  “5毛錢不多,但快遞員在投遞前並沒有征得我的同意,也沒有告訴我超時收費的情況。”王坤說。

  這段時間,很多網購族都遇到了跟王坤一樣的情況。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網購持續增長,突如其來的快遞櫃收費卻給消費者添了堵。在杭州,有小區以侵害業(ye) 主權益為(wei) 由,宣布“暫停啟用”豐(feng) 巢快遞櫃;在上海,有小區業(ye) 委會(hui) 發出公開信,要求豐(feng) 巢更改收費規則。

  按照豐(feng) 巢科技發布的消息,此次價(jia) 格調整的具體(ti) 方案為(wei) :普通用戶12小時內(nei) 免費保管包裹,超時後每12小時收費0.5元,3元封頂,節假日期間不計費。如果用戶開通5元月卡或12元季卡,則可7天免費長時間存放。

  對於(yu) 超時收費,豐(feng) 巢方麵稱,此舉(ju) 是為(wei) 了鼓勵大家盡早取件,以節約格口資源,加速快件周轉,提升行業(ye) 的服務能力。自上線會(hui) 員功能以來,豐(feng) 巢快遞櫃12小時內(nei) 取件比例提升了5個(ge) 百分點。

  豐(feng) 巢科技首席營銷官李文青說,每天快遞員派件高峰集中在上午9時至11時之間,一般在10時到達峰值。按照12個(ge) 小時內(nei) 免費來看,用戶最晚到晚上23點仍可免費取件。“如果過了這個(ge) 時間沒有取,很可能會(hui) 影響次日派件高峰時快遞員的正常投遞。”

  對於(yu) 豐(feng) 巢選擇在近期推出收費政策,也有觀點認為(wei) ,這與(yu) 其發展階段和盈利要求有關(guan) 。

  根據《2019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2019年中國快遞行業(ye) 箱遞率超10%。這意味著,每10個(ge) 包裹就有一個(ge) 放在快遞櫃。其中,豐(feng) 巢快遞櫃的市場份額為(wei) 44%。超時收費政策公布後不久,順豐(feng) 公司宣布豐(feng) 巢擬與(yu) 中郵智遞進行股權重組。業(ye) 內(nei) 預計,重組後豐(feng) 巢在快遞櫃市場份額將提升至七成左右。但在目前,快遞櫃行業(ye) 整體(ti) 仍處於(yu) 持續虧(kui) 損狀態,盈利需求較為(wei) 迫切。

  於(yu) 法有據但於(yu) 情不通

  無論超時收費的初衷如何,在不少消費者看來,豐(feng) 巢此舉(ju) 屬於(yu) “先斬後奏”,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山東(dong) 青島市民林龍說,現在不少快遞員不打招呼就把快遞放進快遞櫃,等收到手機提示時,快遞員已經離開了小區。“我在購物時已經支付了快遞費,為(wei) 什麽(me) 還要額外付費?”

  還有觀點認為(wei) ,快遞櫃超時收費雖然提升了使用效率,但12個(ge) 小時的時限有待商榷。對此,有小區向豐(feng) 巢提出,要求將免費時長延到24小時,並在快遞櫃上張貼醒目提示,快遞員必須經客戶同意後才能將快遞投入櫃內(nei) 。

  事實上,對於(yu) 快遞櫃投遞的選擇權和知情權,相關(guan) 部門已有規定。2019年6月20日,交通運輸部發布《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其中規定快遞員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征得收件人同意。

  中國政法大學傳(chuan) 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wei) ,按照《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快遞櫃企業(ye) 在一定期限內(nei) 免費提供服務,超過期限後提供增值服務,超時收費並不違反相關(guan) 法律。但包裹是否通過快遞櫃投遞,快遞員應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

  對於(yu) 使用快遞櫃,快遞員的態度也很複雜。一方麵,快遞櫃確實增加了投送效率。有快遞網店負責人表示,與(yu) 送件上門相比,把包裹直接送到快遞櫃可以提升70%的送件量。因此,在對用戶收費之前,豐(feng) 巢就已經開始對快遞小哥收取每件0.2到0.5元錢的費用。

  另一方麵,在對用戶延時收費後,快遞員的工作量反倒增加了不少。“以前可以往快遞櫃裏一放了之,但現在送件之前必須跟每一個(ge) 用戶溝通。”有快遞員表示。

  末端能否打通“梗阻”?

  2019年,中國快遞業(ye) 業(ye) 務量累計完成635.2億(yi) 件。隨著快遞業(ye) 務量的增長,快遞末端的“最後100米”難題日益凸顯,對快遞櫃超期收費遭遇的爭(zheng) 議,就是矛盾的突出表現。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隨著快遞末端服務設施建設加強,在快遞“最後100米”服務領域,已形成了“快遞員上門+智能快件箱+服務站”3種模式共存共生的情況,給用戶帶來更多選擇。但在此過程中,如何協調好快遞櫃、快遞公司、用戶、小區物業(ye) 等各方的利益關(guan) 係至關(guan) 重要,否則反倒會(hui) 加劇末端的“梗阻”。

  目前,在快遞行業(ye) 的末端配送環節,其基礎設施、資源配套等方麵正進一步推進。

  商務部辦公廳與(yu) 國家郵政局辦公室日前聯合下發通知,要求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推進電子商務與(yu) 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通知指出,各地要明確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的公共屬性,將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納入公共服務設施相關(guan) 規劃,提供用地保障、財政補貼等配套措施。

  也有專(zhuan) 家建議,在加強快遞末端服務設施建設的同時,要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權和知情權。為(wei) 此,行業(ye) 間可以建立數據互通共享平台,加速快遞櫃運營企業(ye) 與(yu) 電商和物流企業(ye) 數據有效共享,確保用戶信息安全和物流末端作業(ye) 效率同步得到有效提升。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