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黑龍江省副省長孫東生:推動冰雪供給“越過山海關”

王姝 發布時間:2020-05-25 09:00:00來源: 新京報

  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還有不到兩(liang) 年時間。黑龍江省將如何推進冬奧會(hui) 提出的“3億(yi) 人上冰雪”這一目標?今年3月份,綏芬河口岸首個(ge) 輸入病例入境,此後一個(ge) 月間入境人數2000多人,目前輸入疫情控製得怎麽(me) 樣?

  圍繞這些問題,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副省長孫東(dong) 生接受了新京報記者專(zhuan) 訪。

  談抗擊疫情

  國門第一道關(guan) 卡急需固本強基

  新京報:3月下旬以來,黑龍江綏芬河口岸一直在戰疫,目前輸入疫情控製得怎麽(me) 樣了?遇到了哪些問題?

  孫東(dong) 生:從(cong) 3月21日至4月8日,綏芬河口岸累計入境2497人,其中確診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409人,占全國境外輸入病例的約四分之一,目前已無新增病例,總體(ti) 形勢趨於(yu) 平穩。

  在應對境外輸入疫情過程中,黑龍江麵臨(lin) 的壓力和挑戰都比較大。作為(wei) 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者,我感到邊境口岸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還存在一些亟待改進的問題。例如從(cong) 公共衛生角度看,黑龍江省現有邊境口岸18個(ge) ,多數口岸和口岸城市的基礎設施不到位不達標,衛生檢疫防疫資源和力量更是嚴(yan) 重不足。口岸國門第一道關(guan) 卡的底子“薄”,急需固本強基。

  新京報:具體(ti) 到綏芬河的情況呢?

  孫東(dong) 生:綏芬河是一個(ge) 常住人口僅(jin) 7萬(wan) 的邊境小城,符合防疫要求的隔離賓館隻有15個(ge) 923間房,以每天入境180人14天為(wei) 一個(ge) 隔離周期計算,需要2500多個(ge) 房間;按照收治500名患者測算,還需要為(wei) 醫護人員、後勤人員、轉運人員、公安幹警準備1500個(ge) 房間,極大超出了城市的供給能力。救治能力也很缺乏,綏芬河市傳(chuan) 染病醫院僅(jin) 有的16間留觀病房無法滿足需要;3家公立醫院等級最高為(wei) 二甲,床位總數591張,市人民醫院改造為(wei) 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後,其餘(yu) 兩(liang) 家醫院僅(jin) 剩177張床位,難以滿足其他患者的就醫需求。

  新京報:還發現了其他問題嗎?

  孫東(dong) 生:從(cong) 國家安全角度看,專(zhuan) 業(ye) 人才極度缺乏,衛生檢疫檢測專(zhuan) 業(ye) 力量更是薄弱,海關(guan) 一線的采樣專(zhuan) 業(ye) 人員、流調專(zhuan) 業(ye) 人員、實驗室專(zhuan) 業(ye) 檢測人員,等等,都不能滿足需求。這次抗疫過程中,綏芬河核酸檢測能力最初每天隻有96人份,口岸通關(guan) 環節最長采樣時間達24小時,得到國家和省的支援後,滿負荷狀態下的檢測能力僅(jin) 達到400人份。

  新京報:那麽(me) 這些問題怎麽(me) 辦?有哪些建議?

  孫東(dong) 生:要對邊境口岸注入“大”的戰略資本。對於(yu) 處在經濟發達都市圈內(nei) 的口岸,可進行“近親(qin) 聯姻”,將口岸與(yu) 附近城市的應對處置資源統籌起來,實現資源整合和共享。對短板和矛盾突出的欠發達地區邊境口岸,應著眼未來的戰略需要,從(cong) 國家層麵安排一定規模的資金,重點對老舊口岸進行現代化特別是信息化改造,推進衛生檢疫防疫設施建設,建成一個(ge) 完整的閉合的應急處置能力鏈條,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寧可平時“十室九空”,也不能戰時“望床興(xing) 歎”。

  同時,建議全國人大進行深入調研,對邊境口岸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和處置專(zhuan) 門製定一部法律法規,該細化的細化,該填補的填補,從(cong) 立法層麵提升應對處置能力,從(cong) 而實現長久穩邊固邊興(xing) 邊的目標。以綏芬河為(wei) 例,按照“大口岸大城市大功能”的模式加大建設力度,就可以形成“大大的綏芬河小小的牡丹江”的邊境口岸發展格局。建議全國人大對此開展調研論證。

  談冰雪運動

  讓冰雪運動省份與(yu) 全國省份對接

  新京報:黑龍江是冰雪大省,但是一些冰雪運動項目,比如冰球,給人感覺都是小眾(zhong) 項目,冰雪運動群眾(zhong) 參與(yu) 度怎麽(me) 樣?

  孫東(dong) 生:其實,小冰球裏麵有著大未來。一個(ge) 熱愛運動,特別是冬季冰雪運動的民族肯定是充滿活力的、時尚的和健康的。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籌辦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倡導全民健身,使全社會(hui) 充滿活力、向上向善”。冬季項目因其獨特的魅力,速度、力量、耐力與(yu) 藝術完美結合,成為(wei) 國際上廣受歡迎的運動選項,同時,冬季項目有助於(yu) 激活人體(ti) 自身調節和環境適應能力,使其成為(wei) 不可替代的運動項目。我國也是冬奧會(hui) 的籌備國家,冬季項目正成為(wei) 時尚選擇,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與(yu) 到冰雪運動中來,冷資源已經邁向“熱經濟”。但同時也應看到,冰雪服務有效供給不足、群眾(zhong) 參與(yu) 度不夠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新京報:影響群眾(zhong) 參與(yu) 度的關(guan) 鍵原因是什麽(me) ?

  孫東(dong) 生:冰雪運動在歐美國家比較流行,在國內(nei) 則相對“小眾(zhong) ”,除了地形地理、曆史積澱、文化傳(chuan) 統等因素影響之外,主要原因是冰雪供給也就是供給側(ce) 出現了“三個(ge) 失衡”。

  比如高端供給與(yu) 大眾(zhong) 供給的比例失衡,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yu) 數據中心“全國冰雪運動參與(yu) 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場地建設不足成為(wei) 冰雪運動發展的重要短板,東(dong) 北、西北、華北和南方地區因“場所太遠”導致“無錢無閑”者不能參加冰雪運動的比例分別為(wei) 43.9%、67.2%、76.5%,但動輒幾十萬(wan) 元的南極冰雪旅遊人數卻九年暴漲40倍,“有錢有閑”人成為(wei) 主力軍(jun) 。

  還有冰雪產(chan) 業(ye) 與(yu) 冰雪事業(ye) 的發展失衡,由於(yu) 地理因素限製,加之人工成本因素,導致“北強南弱”,南方地區冰雪運動普及率較低,僅(jin) 為(wei) 18%,不到東(dong) 北地區的一半;冰運動和雪運動的結構失衡,因為(wei) 一次性投資較大,運營成本和維護費用居高不下,“雪運動”成本高昂,滑雪的門票價(jia) 格是室內(nei) 滑冰的5倍,導致了“冰強雪弱”局麵,更多的人選擇負擔相對較輕的“冰”。

  新京報:申辦冬奧會(hui) 提出了“3億(yi) 人上冰雪”的目標,眼下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還有不到兩(liang) 年時間,如何解決(jue) 這“三個(ge) 失衡”呢?

  孫東(dong) 生:從(cong) 供給側(ce) 入手,圍繞“玩得起玩得好”,重塑冰雪運動供給結構。比如“北強南弱”問題,其實隨著製冰造雪技術的改進,目前冬季項目場地和運營成本大幅度降低,加上高鐵的發展交通條件的改進,便利性明顯增強,這些都為(wei) 冬季項目普及創造了條件,冰雪運動已經突破了傳(chuan) 統冬季項目的地域限製。所以在冰雪資源供給上,可以加強“南展西擴東(dong) 進”戰略的實施,讓東(dong) 北等傳(chuan) 統冰雪運動省份與(yu) 全國特別是南方省份對接,推動冰雪供給“越過山海關(guan) 實現東(dong) 南飛”。高端供給與(yu) 大眾(zhong) 供給失衡問題,可以以“半小時冰雪休閑健身圈”為(wei) 核心,優(you) 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大群眾(zhong) 性普惠冰雪的供給力度。

  推動冰雪運動普及需要加強統籌引導,合理規劃製定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支持政策,以產(chan) 業(ye) 發展激活冰雪項目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近年來,黑龍江舉(ju) 辦了學生冬季運動會(hui) 、冬令營、中俄學生冰雪嘉年華等活動,還與(yu) 國家體(ti) 育總局連續五年舉(ju) 辦了全國少年未來之星冬季陽光體(ti) 育大會(hui) ,這些活動在校園裏培育出一批批冰雪運動的“粉絲(si) ”,帶動了更多的成年人走上冰雪。所以要讓更多的人愛上冰雪運動,可以從(cong) 校園冰雪運動入手,推動冰雪項目進校園建立聯賽機製,以競技引領群眾(zhong) 廣泛參與(yu) 。在2022年冬奧會(hui) 的帶動引領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倡導的3億(yi) 人上冰雪目標一定能實現,更重要的是還將在推進健康中國的建設中發揮應有作用。

  從(cong) 供給側(ce) 入手,圍繞“玩得起玩得好”,重塑冰雪運動供給結構。——孫東(dong) 生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