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成渝共建雙城生態圈

張春燕 發布時間:2020-05-27 13:34: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被寫(xie) 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六次會(hui) 議給成渝地區“畫”了一個(ge) 圈。會(hui) 上指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隨著成渝地區在經濟、文旅等多個(ge) 領域的頻頻牽手互動,越來越多的緊密合作紛至遝來。那麽(me) ,兩(liang) 地在生態環境領域將如何加強協作,共同深化汙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麵的聯防聯控機製?

  “雲(yun) 簽”協議,合作更有力

  同處四川盆地,成渝兩(liang) 地山水相連,生態環境休戚相關(guan) 。

  “早在2018年,我們(men) 就和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簽訂《共同推進長江上遊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協議》,在水汙染聯防聯治、大氣汙染聯防聯控等方麵建立了8項機製,加強了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控,有力促進了兩(liang) 省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波告訴記者。

  4月1日,一次別具特色的“雲(yun) 簽”以視頻會(hui) 議的方式,讓重慶和四川的環保合作之手更有力地握在一起。

  “我們(men) 首次召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聯席會(hui) 議,並簽約《深化川渝兩(liang) 地大氣汙染聯合防治協議》《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白名單’合作機製》《聯合執法工作機製》等一份協議和兩(liang) 項合作機製。”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餘(yu) 國東(dong) 說。

  成渝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是雙城經濟圈重要組成部分。建立生態環境共建共治共享機製,共同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對兩(liang) 地意義(yi) 重大。

  協同防治,一份協議管好兩(liang) 地空氣

  基於(yu) “雲(yun) 簽”協議,兩(liang) 地主要將加強幾大方麵的合作。

  一份協議管好兩(liang) 地空氣。在5月召開的四川省兩(liang) 會(hui) 中,就有四川省人大代表建議,“統一兩(liang) 地排放標準,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工作體(ti) 係。”在《深化川渝兩(liang) 地大氣汙染聯合防治協議》中強調了這一點,即建立完善川渝兩(liang) 地大氣汙染防治協作機製,突出PM2.5和臭氧汙染協同防控,成渝地區優(you) 良天數增加、PM2.5濃度下降是重點,兩(liang) 地要在大氣汙染防治的能力和水平上共同發力。

  雙方還將組建深化川渝兩(liang) 地大氣汙染聯合防治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解決(jue) 兩(liang) 地大氣汙染聯防聯控聯治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建議共建並完善信息共享、預警預報、環評會(hui) 商、聯合執法工作機製。

  與(yu) 此同時,雙方還將聯合開展大氣汙染防治科研攻關(guan) ,通過專(zhuan) 家庫和技術支持團隊,開展區域大氣汙染成因、溯源和防治對策等重大問題研究,推進大氣汙染聯防聯控的科學決(jue) 策。

  建立“白名單”共同防治危險廢物轉移風險。根據雙方在《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白名單”合作機製》中達成的共識,審批程序將進一步簡化。廢鉛蓄電池、廢熒光燈管、廢線路板這3類危險廢物,將作為(wei) 先期跨省市轉移數量、批次較多的種類,進入跨省市轉移“白名單”中。之後,雙方將視危險廢物數量和種類變化適時調整名單。

  此次簽訂的《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白名單”合作機製》是對2018年四川、重慶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機製的延伸和細化。這一機製建立後,川渝之間可以就近共享危險廢物處置資源,大大提高行政管理部門的審批效率,從(cong) 而為(wei) 企業(ye) 節約時間和成本。

  開展聯合執法跨界行動。《聯合執法工作機製》提出建立川渝兩(liang) 地生態環境保護聯合執法工作協調小組,通過聯合執法跨界打擊違法行為(wei) 。重慶市、四川省將輪流組織執法,雙方緊密配合,針對交界處汙染問題開展交叉及現場執法。

  未來深化合作,推動兩(liang) 地生態環境不斷向好

  下一步,川渝兩(liang) 地還將在4個(ge) 方麵有更緊密的合作,持續推動兩(liang) 地生態環境不斷向好。

  深化生態共建。兩(liang) 地將共同推進長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等流域水汙染防治,組織實施跨界流域聯合巡河督導;加強區域生態廊道銜接,共同打造長江、嘉陵江、烏(wu) 江、岷江、涪江、沱江流域“兩(liang) 岸青山萬(wan) 裏林帶”生態廊道;推動建立健全長江流域生態補償(chang) 機製,讓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更加牢固。

  深化汙染共治。跨界河流兩(liang) 地河長聯合“巡河”將進一步常態化,兩(liang) 地將聯手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建立長江經濟帶上遊省市危險廢物聯防聯控機製,開展跨省級生態環境聯合執法,落實跨界突發環境事件協作處置機製。

  深化機製共商。兩(liang) 地將協同完善重點工作推進機製,構建決(jue) 策層、協調層、執行層上下貫通的三級運作模式;建立重點任務調度清單,每月溝通協作、跟蹤任務進展,不定期磋商相關(guan) 工作,共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深化環境共管。兩(liang) 地將協同編製成渝地區國土空間和自然資源資產(chan) 保護使用規劃、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區域大氣汙染防治規劃等專(zhuan) 項規劃,強化生態環境政策協同,形成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工作合力,實現一張負麵清單管兩(liang) 地。

  記者獲悉,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開幕當天,兩(liang) 地在重慶市召開川渝兩(liang) 地規劃自然資源及林業(ye) 草原工作座談會(hui) 。會(hui) 上,川渝雙方簽訂了《深化規劃和自然資源領域合作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協議》和《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協議》。在深入推進川渝兩(liang) 地生態環境合作的道路上,雙方的手再次緊握在一起。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