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最新研究:較大傾角小行星撞擊造成墨西哥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孫自法 發布時間:2020-05-27 14:1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自然科研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在線發表一篇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約在6600萬(wan) 年前形成的墨西哥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是由一次較大傾(qing) 角(與(yu) 水平麵夾角45度到60度之間)的小行星撞擊造成。

  形成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小行星撞擊曾對地球環境帶來毀滅性影響,被普遍認為(wei) 與(yu) 同時期發生的物種大滅絕事件有關(guan) 。不過,希克蘇魯伯撞擊軌跡一直存在爭(zheng) 議,也備受學界關(guan) 注。

  最新研究論文通訊作者、英國倫(lun) 敦帝國理工學院行星科學家加雷斯·柯林斯(Gareth Collins)和同事,利用一個(ge) 模型模擬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形成,以確定小行星飛來的方向和撞擊角度。他們(men) 利用3D數值模擬分析了4種不同的撞擊角度:90度、60度、45度、30度,基於(yu) 這些數據和地球物理觀測結果,認為(wei) 該隕石坑是由來自東(dong) 北方向的一次傾(qing) 角較大(與(yu) 水平麵夾角45度至60度)的撞擊造成的。

  論文作者指出,這一撞擊角度使得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拋射物質幾乎呈對稱分布,撞擊物每單位質量釋放的會(hui) 導致氣候變化的氣體(ti) ,也多於(yu) 另外幾種測試情景。(完)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