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熱解讀丨“小巷總理”有多重要?總書記這樣說

發布時間:2020-05-27 14:13:00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熱解讀|5月24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湖北代表團審議。

  審議現場有這樣一個(ge) 細節。

  此次向總書(shu) 記匯報的禹誠代表是武漢市第二輕工業(ye) 學校的教師。她向總書(shu) 記講述了疫情期間在社區做誌願者的經曆,並圍繞改善社區服務水平和社區服務功能、社區人員儲(chu) 備和隊伍建設等問題提出建議。

  總書(shu) 記關(guan) 心地詢問禹誠服務的社區共有多少確診病人。禹誠代表回答31人,並向總書(shu) 記匯報在3月下旬該社區就已經是無疫情小區,同時在這次的武漢市全員核酸檢測中,該社區居民檢測結果全部為(wei) 陰性。總書(shu) 記聽後十分欣慰。

  習(xi) 近平在後來的講話中強調,要“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加強社區精準防控”,“健全疾控機構與(yu) 城鄉(xiang) 社區聯動工作機製,加強鄉(xiang) 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病預防控製職責,夯實聯防聯控的基層基礎”。

  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群眾(zhong) 大事小事都在社區。總書(shu) 記對社區工作一直十分關(guan) 心,今年在武漢調研時還特別點讚社區工作者是臨(lin) 時的“小巷總理”。

  戰“疫”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充分彰顯,基層治理正是一個(ge) 生動注腳。

  在湖北團,習(xi) 近平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說:“這一次疫情,考驗我們(men) 基層的治理體(ti) 係、治理能力水平。進一步凸顯我們(men) 的街道、社區、鄉(xiang) 鎮、村基層組織的作用。疫情防控主要靠兩(liang) 個(ge) ,一個(ge) 就是一線救治,醫護人員的作用;一個(ge) 就是封控,社區、鄉(xiang) 村這個(ge) 作用,都發揮得很好。看看我們(men) 在基層治理方麵有哪些成績可以總結,鞏固提高,還有哪些不足需要完善。”

  大疫如大考,治理見真章。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民情民意的“晴雨表”。人員排查、走訪摸底、體(ti) 溫測量、數據報送……“小巷總理”的工作事無巨細,有的還主動承擔起為(wei) 居民買(mai) 菜、送快遞、倒垃圾等工作。

  總書(shu) 記充分肯定“小巷總理”和基層組織的作用。戰“疫”過程中,他多次點讚社區工作者,並對社區工作進行具體(ti) 部署。

  2月上旬,在疫情防控工作最艱難、最緊要關(guan) 頭,習(xi) 近平來到社區工作者中間。戴口罩,卷袖子,量體(ti) 溫,在北京市朝陽區安貞街道安華裏社區居委會(hui) ,他身體(ti) 力行,配合社區工作。

  “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習(xi) 近平要求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使所有社區成為(wei) 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一個(ge) 月後,武漢東(dong) 湖新城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拉把折疊椅,總書(shu) 記坐下來,同在場的基層工作者們(men) 麵對麵交談。“社區在這次保衛戰、阻擊戰中立下了大功。”他由衷稱讚。

  4月8日,武漢解封。在給武漢東(dong) 湖新城社區全體(ti) 社區工作者的回信中,總書(shu) 記再次肯定城鄉(xiang) 廣大社區工作者在疫情防控鬥爭(zheng) 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並鼓勵他們(men) “抓細抓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用心用情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再立新功。

  此時,距離他赴武漢考察回京還不到一個(ge) 月。

  為(wei) 了守住外防輸入、內(nei) 防擴散的防線,廣大社區工作者全力以赴、不怕繁難,為(wei) 疫情防控作出了巨大貢獻。

  參加審議時,習(xi) 近平對當前湖北疫情防控情況的最新數據信手拈來:“現在在院治療的還有7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還有297例,武漢市以外其他市州3月5日起無新增的確診病例……”

  他鄭重提醒大家:“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鬥大的風”,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決(jue) 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

  習(xi) 近平這句警示,也是對農(nong) 村、社區等基層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視。

  疫情大考為(wei) 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按下“快進鍵”。

  “每一次災難過後,我們(men) 就應該變得更加聰明。”在審議現場,習(xi) 近平連講八個(ge) “機製”:

  ——創新醫防協同機製;

  ——健全疾控機構與(yu) 城鄉(xiang) 社區聯動工作機製;

  ——改進不明原因疾病和異常健康事件監測機製;

  ——建立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製;

  ——健全多渠道監測預警機製;

  ——建立適應現代化疾控體(ti) 係的人才培養(yang) 使用機製;

  ——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製;

  ——健全權責明確、程序規範、執行有力的疫情防控執法機製。

  既從(cong) 細處著手,完善城鄉(xiang) 基層治理體(ti) 係,又從(cong) 長遠謀劃,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這正是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yi)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