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湖南護士黃岡回來又援非 兩萬餘字“日記”記錄戰疫曆程

周瑾容 肖薇薇 發布時間:2020-06-23 09:2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沙6月22日電 (通訊員 周瑾容 肖薇薇)“中國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那麽(me) 多醫護人員請戰到疫情最嚴(yan) 重的地方去?同樣一個(ge) 問題在不同場合被問過三次。我用自己在黃岡(gang) 抗疫的親(qin) 身經曆跟他交流中國醫護精神。我說,我們(men) 沒有時間考慮和猶豫去還是不去,這是我們(men) 的責任和使命,不計報酬、不論生死!”

  這是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ICU護士長、副主任護師徐芙蓉在津巴布韋寫(xie) 下的一段感觸。這四個(ge) 多月,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她,用兩(liang) 萬(wan) 餘(yu) 字寫(xie) 下了30多篇《芙蓉日記》。“這段戰疫的經曆,每一天都難忘又珍貴。”

  在黃岡(gang) ,擔任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湖南專(zhuan) 屬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的徐芙蓉,常常忙碌到全身虛脫、深夜失眠。“我在腦海裏梳理要讓ICU正常運轉需要做的護理工作。既然來了,就想發揮自己最大的能量,將這場戰疫打勝,早日回家。”

  在津巴布韋和赤道幾內(nei) 亞(ya) ,作為(wei) 護理專(zhuan) 家,徐芙蓉主要承擔介紹和督導新冠肺炎患者的護理工作,和隊友們(men) 一道進行防控知識指導、培訓。“我們(men) 還送上中國傳(chuan) 統中藥做成的疫時香囊作為(wei) 禮物,受到津方人員的喜愛。”

  因為(wei) 工作太忙,或者條件有限,徐芙蓉的“日記”並沒有做到天天記。在黃岡(gang) 的日記都是手寫(xie) 的,有時候記在本子上,有時候隨手記在便簽上。而在非洲工作時,改為(wei) 記“電子日記”,保存得也更為(wei) 齊全。

  專(zhuan) 家組在非洲大陸馳行3600公裏,指導醫院和防疫機構改善分診流程、優(you) 化診療方案,開展救治和防控培訓;在電台、網絡講述抗疫故事,向當地民眾(zhong) 普及預防知識、深入隔離病房與(yu) 臨(lin) 床醫務人員討論病例;向政府高層提交12000字的《國家疫情防控建議書(shu) 》。

  徐芙蓉寫(xie) 道,“今天上午,赤道幾內(nei) 亞(ya) 總理奧巴馬會(hui) 見了我們(men) 中國抗疫醫療專(zhuan) 家組……當他說到中國抗疫專(zhuan) 家組的到來,是赤幾疫情至暗時刻的那道希望之光,將指引他們(men) 走向抗疫的勝利時,我深深地被感動了,同時也感到責任的重大和任務的艱巨。”

  日記中,徐芙蓉記錄下醫護人員義(yi) 無反顧、無怨無悔日以繼夜的奮戰,築起牢不可破的健康防線,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但其實,戰疫曆程的這133天裏,徐芙蓉在家僅(jin) 僅(jin) 隻待了四天。

  6月22日,徐芙蓉九歲的女兒(er) 曹予馨手捧為(wei) 媽媽畫的畫作《最美芙蓉花》,早早地來到機場等待媽媽的出現,見麵緊緊擁抱在了一起。“媽媽,你和芙蓉花一樣,有一股清麗(li) 淡雅之質。”(完)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