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拜托了冰箱》洞察青年群體多元生活

楊蓮潔 發布時間:2020-06-23 09:46:00來源: 新京報

  以冰箱為(wei) 載體(ti) ,張若昀、郭麒麟、白敬亭、鄭爽等展示熒屏下的另一麵

  《拜托了冰箱》洞察青年群體(ti) 多元生活

  作家林清玄說過,通過喜好的食物,可以看出一個(ge) 人的性格。現代生活裏和食物關(guan) 係最近的家用電器就是冰箱。《拜托了冰箱》這檔已經出品到第六季的長壽綜藝,巧妙抓住了這個(ge) 切入點,以冰箱為(wei) 媒,洞察當代青年群體(ti) 多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節目從(cong) 真實的生活出發,探討年輕人真正關(guan) 心的話題,並引領他們(men) 去發現身邊已經存在的美好。

  觀照現實,呈現青年群體(ti) 多元樣本

  冰箱儲(chu) 藏食物也儲(chu) 藏愛,存放麵膜也存放生活,是為(wei) 數不多的真實記錄我們(men) 生活方式的物件。《拜托了冰箱》打開不同的冰箱,看到的其實是當代青年群體(ti) 不同的生活體(ti) 驗,真實而不做作。每個(ge) 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找到陪伴和共鳴。

  張若昀有兩(liang) 個(ge) 冰箱,裏麵既有自己喜歡吃的鹽池灘羊肉和各種醬料,也有當時懷孕的妻子唐藝昕常吃的花生核桃和新鮮蔬菜,甚至還有給寵物犬準備的雞胸肉。他兩(liang) 個(ge) 冰箱的兩(liang) 種風格相輔相成,代表了婚姻生活中年輕一代的和諧相處。

  白敬亭冰箱裏存放著低糖低脂食物,從(cong) 全麥吐司、雞胸肉到零卡路裏果凍零食,展現了一個(ge) 追求健康生活的年輕人的自律和堅持。

  郭麒麟冰箱裏有午餐肉、速食麵等方便食品,也有長毛的紅辣椒、發黴的豆包和各種過期醬料,都是他搬出來自己住那一年(2017)買(mai) 的。他平時不做飯,主要靠點外賣和師弟馮(feng) 照洋偶爾上門投喂。比起內(nei) 容貧乏的冰箱,他的外賣單豐(feng) 富多彩,彰顯了在生活品質上的不妥協。這二者,共同構成當代城市獨居青年的生活樣本。

  貼近生活,引發年輕觀眾(zhong) 共鳴

  《拜托了冰箱》沒有跟風時下流行話題,而是落腳到真實生活本身,從(cong) 令人感到輕鬆愉悅的日常美食出發,自然而然地發散到年輕人感興(xing) 趣的話題——從(cong) 北漂生活到代際關(guan) 係,節目裏嘉賓觀點的碰撞引發了年輕觀眾(zhong) 強烈的情感共鳴。他們(men) 也因此主動去探討、反思和重新發現,那些在快節奏工作中被忽略的美好。

  陳喬(qiao) 恩是明星也是北漂青年。“有了房子會(hui) 覺得這是我的家。”陳喬(qiao) 恩的經曆,讓很多年輕人感同身受。麵對火爆的網絡購物節,郭麒麟每次必下單,覺得不買(mai) 就吃虧(kui) 了。張若昀則不受誘惑,有需要再挑個(ge) 價(jia) 格合適的買(mai) 。兩(liang) 種不同的網購態度,在觀眾(zhong) 裏引發了熱議。

  代際關(guan) 係是每個(ge) 人必須要麵對的問題。鄭爽和爸爸一起做辣白菜,白敬亭的媽媽為(wei) 他改健康餐食譜,節目裏郭敬明用“沙漏”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guan) 係——人的前半生是沙子往下漏的過程,父母會(hui) 管你;到了一定年齡沙漏反過來,子女會(hui) 關(guan) 心父母有沒有按時吃藥運動;當最後一粒沙流盡,這段緣分就終結了。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