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2月初120元現在550元 誰把論文查重變成了生意?

王心禾 發布時間:2020-06-23 09:46:00來源: 檢察日報

  誰把論文查重變成了生意

  “2月初120元,現在550元,翻倍地漲”“買(mai) 的時候480元,剛買(mai) 完就漲到580元”;除了頻頻漲價(jia) ,購買(mai) 後若沒有及時使用,漲價(jia) 後還得補差價(jia) ;要想快點拿到查重報告,則需付額外加急費……臨(lin) 近畢業(ye) ,知網碩士學位論文查重服務價(jia) 格漲勢“凶猛”。對此,知網法務部回應,“知網會(hui) 根據高校的具體(ti) 需求,無償(chang) 為(wei) 高校研究生院提供檢測服務;網售查重服務並未獲得知網授權,知網不對個(ge) 人提供業(ye) 務;如果查重額度不夠,高校可以申請追加。”記者調查發現,有的高校提供限次免費查重服務,有的高校不提供,但均有論文重複率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將延期畢業(ye) (6月22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

  抄襲、剽竊、篡改他人學術成果的事件屢屢爆出,2016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學校預防與(yu) 處理學術不端行為(wei) 辦法》,據此高校普遍采取對畢業(ye) 生學位論文進行查重。論文重複率這個(ge) 量化數字,由此成了高校治理學術不端行為(wei) 的具體(ti) 抓手。站在畢業(ye) 生角度,論文重複率不僅(jin) 涉及學術道德評價(jia) ,還關(guan) 係到自己能不能拿到學位,所以,論文查重實際上成了高校畢業(ye) 生普遍的、絕對的剛需。

  動輒幾百,加急的上千,需要查重多次的畢業(ye) 生,網上直喊負擔重。這筆不小的開支該不該由學生出?按知網說法,隻要建立合作關(guan) 係的高校,知網均免費提供“和畢業(ye) 生數量掛鉤”的查重額度,如果不夠用,高校可申請追加。也就是說,但凡和知網建立合作的高校,在正常情況下,其畢業(ye) 生均可以享受一定次數的免費查重。按道理,如果能給學生提供免費查重,高校沒有理由、也沒有依據收這筆查重費;假如查重額度不夠用,學生提出來,高校可以申請追加。

  那麽(me) ,是什麽(me) 把查重推成了商品?又是什麽(me) 加劇了查重需求,讓查重成了一個(ge) 價(jia) 位不斷飆升的的熱品?記者的調查給出一個(ge) 答案——高校內(nei) 部部分人倒賣知網賬號,電商利用高校教師知網賬號對學生提供有償(chang) 的查重服務,並和後者分成。如果這一情況屬實,相當於(yu) ,部分高校內(nei) 部人員,包括教師,把可以免費提供給學生查重的知網資源,作為(wei) 私有資源,拿到市場上交易盈利,讓原本夠用的查重額度變成不夠用,甚至緊缺,讓免費變成有償(chang) ,甚至高價(jia) 。

  接下來的問題是,對於(yu) 占有知網資源的高校來說,知網賬號是不是高校工作人員的私有資源,該不該給學生用?這屬於(yu) 高校自治範圍,還是高校必須提供給學生的服務?這個(ge) 問題應該與(yu) 知網、高校二者達成的合作協議內(nei) 容有關(guan) ——如果“高校和學生將學位論文收錄進知網論文數據庫”作為(wei) 知網“免費給研究生院提供查重服務”的對等條件,那麽(me) ,作為(wei) 論文作者,免費享有且不限次數享有知網論文查重服務,應當是成立的。

  知網查重費飆升亂(luan) 象,應引起有關(guan) 部門重視。高校作為(wei) 學生權益維護和保障的主體(ti) ,應當加強內(nei) 部管理,對學生合法權益,應保盡保,對利用內(nei) 部免費學術資源謀取不當利益的行為(wei) ,有責任調查核實。

  學術不端治理的初衷在於(yu) 端正科研作風,提升學術誠信,如果科研環境淨化伊始,高校資源池先汙化了,那按下葫蘆又起瓢的治理怪圈,何時才會(hui) 消失呢?

  王心禾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