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三叉戟》:有一種熱愛,無懼歲月

發布時間:2020-06-23 09:5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劇列

  《三叉戟》:有一種熱愛,無懼歲月

  ----------------

  《三叉戟》有一張海報,定格了抓捕過程中3位主人公的奔跑瞬間。藏不住的皺紋,勒不住的肚腩,都在鏡頭前一覽無餘(yu) 。

  號稱“沒有破不了的案子”的 “三叉戟”曾是一個(ge) 警界傳(chuan) 奇,如果不是老夏退休前最後一次執行任務時犧牲,早已退居二線的他們(men) ,也許沒機會(hui) 再次集結,重返一線了。一次辦案中因為(wei) 誤殺線人引發的誤會(hui) 、爭(zheng) 吵、猜疑,阻隔了他們(men) 20多年,而撮合哥兒(er) 幾個(ge) 和好如初,是老夏作為(wei) 老大哥一直以來的心願。

  從(cong) 開篇起,《三叉戟》的鏡頭就在20年的時空裏穿梭,當年的意氣風發定格為(wei) 辦公桌上那張集體(ti) 三等功合照,“三叉戟”也熬成了被尊為(wei) “師傅”的“老三位”:昔日經偵(zhen) 高手“大背頭”崔鐵軍(jun) ,成了挎著工具包修門換燈泡的後勤師傅;令犯罪分子聞風喪(sang) 膽的刑警“大棍子”徐國柱,“主動下沉”為(wei) 整天巡街的派出所民警;預審專(zhuan) 家“大噴子”潘江海則輾轉各種場合試水,隨時準備轉行。

  20年的落差,可以講的故事很多。有出人意料的反轉,有卷土重來的熱血,粗礪的寫(xie) 實風格、接地氣的生活質感,加上時不時抖出來的喜劇包袱,讓這部公安劇有了不同以往的格局和氣質。

  為(wei) 了早日抓住殺害老夏的毒販,“三叉戟”不約而同想出各種借口,混進案情分析會(hui) 場旁聽,躍躍欲試已見端倪。為(wei) 了老夏的心願,各種不情願還是聚會(hui) 小飯館,一場尬聊升級為(wei) 直接攤牌互懟。和小流氓的胡同拳腳較量之後,他們(men) 重新站到一起,老將出馬已經勢不可當。

  一番死纏爛打進了專(zhuan) 案組,一切卻並不順利,主管領導不放心,年輕同事不服氣,局麵怎麽(me) 打開?一段無人機拍下的錄像直接鎖定殺人毒販,一次直攻七寸的審訊讓嫌疑人瞬間撂底兒(er) ,立下軍(jun) 令狀3天裏真的拿下目標嫌疑人,“三把火”燒出了“薑還是老的辣”的實力,3位警察大叔總算在專(zhuan) 案組挺直了腰杆:傳(chuan) 說中的“三叉戟”可不是吃素的。

  真正證明自己寶刀不老,接下來路還很長。

  公安劇一路發展至今,憑借情節的驚險、人性的溫度常看常新,也經曆過退出“黃金檔”的10年低穀,近年來高調重回觀眾(zhong) 視野,或與(yu) “流量”明星結合,或以女性視角切入,或打懸疑文藝牌,相比這些流行玩法,《三叉戟》卻自信地選擇“正麵剛”。

  三個(ge) 女人一台戲,三個(ge) 男人又何嚐不是?陳建斌、董勇、郝平三位實力戲骨同台飆戲,是《三叉戟》如此硬核的一個(ge) 重要原因,他們(men) 和三個(ge) 角色之間在年齡、氣質上高度契合,“好漢不提當年勇”的酸楚,尤其被演出了經由歲月磨礪而自帶的人生況味。

  年輕時一個(ge) 箭步便能翻身越過的矮牆,現在看了都心虛;大街上追嫌疑人,沒幾步就氣喘籲籲;三個(ge) 對付一個(ge) ,好容易製服了,老哥兒(er) 仨也在地上滾作一團。心理年齡和實際體(ti) 能不匹配,經常腦子在10層了,腳才跨兩(liang) 步,而臉上永遠寫(xie) 著“不甘心”。

  不過執行任務時,歲數偶爾也有優(you) 勢。比如假扮在茶樓喝下午茶的大叔,退休前想跑路的企業(ye) 老板,去洗浴中心找樂(le) 的老混混。“咱們(men) 總比剛畢業(ye) 的生瓜蛋子強吧”,是他們(men) 自我安慰的特效藥。實在逼急了,先露一手,然後一句“小子,你還嫩點”直接懟回去。

  通過老哥兒(er) 仨聯手破獲巨額金融大案的核心故事,《三叉戟》穿插多起不同類型案件,經緯交織。案件本身並不驚心動魄,劇中著墨最多的還是人性的碰撞。白描式的生活化處理,不但沒有稀釋劇情的濃度,反而給了人物更豐(feng) 富的維度。

  跟著劇情深入,你會(hui) 發現“三叉戟”各有各的弱點。“大背頭”是“三叉戟”的主心骨兒(er) ,可有時辦案心切,受了委屈回家居然鑽老婆懷裏求安慰;“大棍子”直率勇敢,生活中卻是個(ge) 認死理的“老頑固”,一點就著;“大噴子”是審訊的一把好手,擅長心理戰,但愛抹稀泥、泡病號。這些不完美,讓“三叉戟”取長補短,同時也讓他們(men) 在破案過程中磕絆不斷,甚至辦公室裏直接上演“動作片”。吵吵鬧鬧,分分合合,老小孩一樣不管不顧耍脾氣,流露出的卻是20年生死兄弟之間才有的真性情。

  “三叉戟”有著丈夫和父親(qin) 的身份,同時肩負著光榮和夢想,也經曆著前浪和後浪的碰撞。常規破案手法與(yu) 新型犯罪技術的對壘升級、傳(chuan) 統觀念與(yu) 現代意識的思想碰撞、父母與(yu) 孩子的矛盾衝(chong) 突,中年危機、職場困惑,幾乎所有當下的社會(hui) 問題,他們(men) 都和普通人一樣需要麵對,但危險來臨(lin) ,多年的職業(ye) 使命和責任感會(hui) 讓他們(men) 本能地去做一名人民警察該做的事,那一瞬間你會(hui) 發現,這3個(ge) “老男人”有點讓人熱淚盈眶了。

  被女兒(er) 問道為(wei) 什麽(me) 要當警察時,“大噴子”嘴上說著因為(wei) 威風,心裏卻猛然想起“當警察是我的理想啊”。雖然理想很豐(feng) 滿,現實很骨感,可那一刻,他轉行的計劃已經擱淺了。

  劇中多次出現的那張集體(ti) 三等功的合照,原來是遺憾當時沒機會(hui) 上台領獎,表彰會(hui) 後哥兒(er) 幾個(ge) 請人偷偷拍的。因為(wei) 破獲洗錢大案榮立集體(ti) 二等功,“老三位”終於(yu) 如願以償(chang) 站在領獎台上,還帶著徒弟。

  有一種熱愛,無懼歲月。“這次可能是我們(men) 最後一次上一線辦案了”,帶著這種緊迫感,“三叉戟”職業(ye) 生涯的“最後一搏”,一開始就充滿著英雄主義(yi) 色彩。生活的經年打磨中,我們(men) 或多或少都會(hui) 放棄一些東(dong) 西,對於(yu) 使命的執著和堅守,對於(yu) 生命最本真自我的追尋,很多時候顯得異常奢侈。從(cong) 這種意義(yi) 上說,初心未改、理想不滅,讓3個(ge) 老警察自帶光芒。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