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教科書式自救”是安全教育的典範

丁慎毅 發布時間:2020-07-10 09:24: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7月8日,高考考試第二日,雲(yun) 南昆明東(dong) 川區發生4.2級地震。由於(yu) 之前對地震逃生做過相關(guan) 培訓及演練,在東(dong) 川明月中學監考老師的有序組織下,考試在7分鍾後恢複正常。與(yu) 此同時,正在上課的湯丹中學的學生們(men) 不約而同地迅速鑽到課桌下避震,並在短時間內(nei) 有序離開教室,及時疏散到廣場上。

  無獨有偶。7月7日上午,家住江西餘(yu) 姚鳳山街道的成思億(yi) 小朋友家中起火,大人不在,年僅(jin) 9歲的成思億(yi) 小朋友用“彎腰低姿摸牆捂口鼻”的逃生九字訣,帶領8歲的弟弟和妹妹順利逃出火場,被網友讚為(wei) “教科書(shu) 式逃離火場”。

  近年來,各地類似的“教科書(shu) 式自救”事例越來越多。去年在浙江溫州,兩(liang) 名8歲的小朋友被困在小區電梯裏,不僅(jin) 沒有慌張,反而鎮定自若把每層樓的電梯按鈕都按亮,並且打電話報警求助,兩(liang) 名孩子在被困27分鍾後脫險。今年6月30日,湖北襄陽一名5歲男孩在和爺爺奶奶走散後,跑向一輛警用摩托車招手求救,並準確告訴民警媽媽的手機號。民警介紹,孩子走失後,沒有慌張,也沒有告訴其他陌生人,能夠冷靜找到警察,堪稱“教科書(shu) 式自救”。

  調查表明,安全事故已經成為(wei) 14歲以下少年兒(er) 童的第一死因。自1996年起,我國確定每年3月最後一周的星期一為(wei) 全國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日”。在此背景下,全社會(hui) 對安全教育特別是對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不過,一些地方和學校的安全教育課程仍然存在搞形式、走過場等問題,有的采取應試教育的思維和方式搞安全教育,出一份卷子,設置一些有關(guan) 安全教育的題目讓學生“填填空、畫畫鉤”了事。有鑒於(yu) 此,學校安全教育必須常抓不懈。

  “教科書(shu) 式自救”是安全教育的典範,是一門必修課,需要家庭、學校重視與(yu) 引導。對於(yu) 家庭來說,應引導孩子自小就接受安全知識的熏陶,掌握自救等基本技能。對於(yu) 學校來說,必須把應急教育訓練納入必修課,完善教育體(ti) 係,編寫(xie) 教育教材,推進應急教育演練係統化、常態化。

  逃生自救知識、技能技巧並非與(yu) 生俱來,需要日常學習(xi) 、實戰演練。如果沒有平時的安全教育、逃生技能教育、生存技能培養(yang) ,在發生火災、地震等事故災難時,很多人無法做到冷靜應對,往往驚慌失措,很容易選擇錯誤的逃生自救方式方法,結果不但沒能成功自救,反而丟(diu) 掉性命,或給消防救援增加負擔。比如,在高樓發生火災時,有人錯誤地選擇跳樓的方式自救或是乘坐電梯逃跑等。

  生存最基本的意義(yi) 是能夠救人和自救,掌握安全知識和逃生自救技能應當成為(wei) 孩子的基本素質。政府、社會(hui) 、學校都應當以9歲孩子帶著弟弟妹妹火場逃生自救為(wei) 樣本,高度重視公民安全教育,並加強日常安全教育。在此基礎上,可以考慮將逃生自救知識納入大中小學生素質教育體(ti) 係,對大中小學生逃生自救知識技能進行專(zhuan) 門培訓和考核,切實提高包括大中小學生在內(nei) 的全民逃生自救技能,有效減少因逃生自救技能缺失造成的人員傷(shang) 亡。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