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縣深化河湖長製 打好閩江流域碧水保衛戰
閩清縣位於(yu) 閩江下遊起始段,涉及閩江段長度約19公裏,143條大小支流貫穿全境,特別是梅溪閩清河段對閩江下遊水質有著重要影響。
近年來,閩清縣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以全麵推行河湖長製為(wei) 抓手,切實加強閩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堅持實施“係統治水”“智慧治水”“精準治水”和“協同治水”的“四位一體(ti) ”治水模式,徹底根治河道汙染,全麵提升河道水環境,推動河湖長製落細落實,閩江流域河暢水清。
構建共管格局,推動“係統治水”
全麵壓實壓緊各級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實現“政府主導牽頭、部門共同參與(yu) 、層層壓力傳(chuan) 遞、人人職責明確”的治水管理體(ti) 係。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充分結合閩清實際,先後印發《閩清縣全麵推行河長製實施方案》《閩清縣全麵推行湖長製的實施意見》,出台《閩清縣河道專(zhuan) 管員隊伍建設管理指導意見》等7個(ge) 規章製度。建立縣、鄉(xiang) 、村三級河湖長製體(ti) 係,確認縣級、鄉(xiang) 鎮級河長62人,村級河段長507人,聘請河道專(zhuan) 管員110人。在各鄉(xiang) 鎮主要轄區、重點河段設置河長公示牌及河長製宣傳(chuan) 牌206塊,標明河流概況、管護目標、河長職責、監督電話等,將“河長製”責任落實到“神經最末梢”。二是配備“河道警長”。以縣公安局為(wei) 執法主體(ti) ,建立以縣鄉(xiang) 兩(liang) 級河道警長負責製為(wei) 核心的河道警長責任體(ti) 係。由縣公安局局長擔任縣級河道警長,縣公安局分管領導擔任縣級副河道警長,同時兼任閩江流域、梅溪流域、敖江流域的流域河道警長,各派出所所長擔任本轄區鄉(xiang) 鎮級河道警長。通過強化與(yu) 政府職能部門、鄉(xiang) 鎮的協作配合,打造行政執法加警政執法加屬地合力治水的“行政執法聯合體(ti) ”,依法從(cong) 嚴(yan) 從(cong) 快打擊河道管理和保護工作中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wei) ,為(wei) 全麵實行河湖長製保駕護航。三是建立考評機製。充分發揮河長在河湖管護中第一責任人的作用,按照縣級河長一月一巡河,鄉(xiang) 鎮級河長一周一巡河要求,將每月5日確定為(wei) 縣級河長巡河日,每周周一確定為(wei) 鄉(xiang) 鎮級河長巡河日。建立河湖長製工作考評製度,製定河湖長年度考核考評和獎懲辦法,逐級開展年度考核,將考核結果與(yu) 生態補償(chang) 、以獎代補等掛鉤,並納入政府績效考評。根據不同河湖實際情況,明確考核的目標、主體(ti) 、範圍和程序,實行精準的差別化績效考核。
深化改革創新,探索“智慧治水”
積極探索創新“信息管河模式”,依托大數據、互聯網為(wei) 管河護河裝上“順風耳、千裏眼”,實現“空間可視化、河流動態化、管理信息化”目標。一是實行“網格管理”。在全省率先開發完成河長製管理信息係統,可通過手機APP便捷查詢、管理域內(nei) 各河流信息,打造縣域治水“智慧大腦”。將縣、鎮、村三級治水機構專(zhuan) 項工作、人員動態都納入網格管理,日常巡查、治汙整改、任務執行的“一舉(ju) 一動”都在平台上呈現,基本實現“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及時反饋”的管河目標。二是建立“水係名錄”。閩清域內(nei) 143條河流的水文信息、高清地圖在河長製管理信息係統裏實現全覆蓋,設置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係統修複4大功能模塊,直接鏈接50平方公裏以上河流監測點的高清航拍視頻,隨時曝光各類河道亂(luan) 象,為(wei) “一河一檔一策”“一湖一檔一策”的治水模式提供信息、技術支撐平台。三是推進“鷹眼巡邏”。加大各鄉(xiang) 鎮和各河流水清監控力度,完成全縣185路河道高清視頻監控,實現河道視頻監控全覆蓋,突破縣級部門工作人員不足、徒步巡查河道低效的瓶頸,大大提升河湖監管水平,增加部門聯動性,實現在辦公室即可“網上巡河”“網絡曬河”。
堅決(jue) 防汙治汙,強化“精準治水”
“一源一策”開展水源地汙染排查整治,對閩江流域沿線排汙口汙水排放開展專(zhuan) 項治理,下大力度切斷閩江汙染源。一是全麵開展畜禽養(yang) 殖業(ye) 汙染治理。建立全縣29家規模生豬養(yang) 殖場廢水在線監管係統,實現養(yang) 殖廢水24小時不間斷監管。全力推廣畜禽養(yang) 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體(ti) 係,目前全縣畜禽養(yang) 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規模養(yang) 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結合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和“六清”行動,持續開展農(nong) 村養(yang) 殖整治,全麵完成4574戶農(nong) 村三格化糞池新建改造任務,打造美麗(li) 新農(nong) 村。開展閩江養(yang) 殖網箱攻堅整治,推動生態創建持續提檔升級,全力轉變江麵發展方式,截至目前共拆除廢舊與(yu) 空網箱310箱15500平方米,涉及49戶,其中10戶全部退養(yang) 。二是切實提高生活汙水治理水平。2020年投入7015萬(wan) 元資金用於(yu) 完善鄉(xiang) 鎮汙水處理站及管網接駁工程,推動入河排汙口整治,全力消除生活汙水直排問題。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立、治”工作,深入開展水源地環境問題清理整治,完成新飲用水水源地——葫蘆門水庫建設,實現“雙水源”供水。協調推進完成27個(ge) 閩江排放口整治工作,有效鞏固閩清段閩江流域水環境安全。三是嚴(yan) 厲打擊涉河亂(luan) 象。以河湖“清四亂(luan) ”“清河行動”、河道阻洪障礙物專(zhuan) 項清理行動等為(wei) 抓手,積極對接公檢法等司法部門,嚴(yan) 厲加擊亂(luan) 占、亂(luan) 采、亂(luan) 堆、亂(luan) 建等水事違法行為(wei) ,有效保障河道健康生態。2019年以來累計清理高杆作物222.9噸、河道垃圾104.6噸、阻水建築物88.8立方米,清理河道長度243.1公裏,立案查處涉水違法案件16起,罰款金額379萬(wan) 元,嚴(yan) 厲打擊1起嚴(yan) 重汙染水環境的非法電鍍點。
整合各方力量,實現“協同治水”
整合各方資源、發動各方力量,形成治水合力。一是與(yu) 專(zhuan) 業(ye) 院所合作。與(yu) 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簽訂河湖長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借助專(zhuan) 業(ye) 院所技術力量,在“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複、河道岸線管理與(yu) 保護、河湖養(yang) 護與(yu) 管理”等重點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二是聘請第三方機構。聘請第三方水質檢測機構福建拓普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定期對閩清28處交界斷麵、河道水利功能區、大中型水庫監測點位等進行采樣檢測。對水質出現下降的斷麵,及時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開展聯合溯源排查,製定水質達標整治措施,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以目標倒逼責任,以督查倒逼落實,確保水質穩固提升。三是借助社會(hui) 力量。運用微信群、第三方監察,借助“企業(ye) 河長”“民間河長”“企業(ye) 湖長”“民間湖長”“社會(hui) 監督員”“河道誌願者”“巾幗護水崗”等社會(hui) 力量,對河流保護管理效果進行監督和評價(jia) 。聯合福建商學院“河小禹”社會(hui) 實踐隊,共同組建青年誌願者護河隊,以“共青團員義(yi) 務星期六”為(wei) 契機,組織開展清潔家園、誌願服務、政策宣傳(chuan) 等項活動,走上街頭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宣傳(chuan) 河長製。四是發動人大代表。建立人大政協定期調研監督、專(zhuan) 題問詢製度,聘請20名縣人大代表作為(wei) 河長製人大代表監督員,實行16個(ge) 鄉(xiang) 鎮監督全覆蓋,今年來,共通過現場走訪、執法檢查、召開問詢會(hui) 等方式開展聯動監督26次,提升河湖長製工作成效。
近三年以來,閩江流域碧水保衛戰取得良好成效。閩清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麵水質達標率均為(wei) 100%;小流域考核斷麵Ⅰ~Ⅲ類水質比例達100%;鄉(xiang) 鎮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wei) 100%;河湖長製工作連續三年績效考核全市排名第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