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回望白衣閃耀榮光的日子

趙星月 發布時間:2020-07-28 11:13:00來源: 健康報

  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機關(guan) 黨(dang) 委近日聯合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醫院黨(dang) 委共同開展“黨(dang) 旗高高飄揚 白衣閃耀榮光”主題黨(dang) 日活動。國家衛生健康委黨(dang) 組成員、副主任曾益新出席活動並講話。中央組織部、中央文明辦、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工委有關(guan) 司局負責同誌出席活動。

  曾益新指出,此次活動全方位展現了委直屬機關(guan) 抗疫鬥爭(zheng) 波瀾壯闊的曆程,生動呈現了委直屬機關(guan) 各級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在疫情防控鬥爭(zheng) 中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展示了廣大醫務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征的英勇風采。委直屬機關(guan) 各級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經受住了抗疫鬥爭(zheng) 考驗。下一步,要認真總結和推廣疫情防控中發揮黨(dang) 建工作引領作用的寶貴經驗,築牢維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的堅固防線。

  “奇跡發生了”

  “作為(wei) 派出隊員最早、派出批次最多的援鄂抗疫醫療隊,我們(men) 始終與(yu) 武漢同呼吸、共命運,和患者同悲喜、共奮鬥,用不懈堅守和忠誠履職在疫情防控一線構築起最堅固的戰鬥堡壘。”中日友好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副院長周軍(jun) 介紹,接到援鄂抗疫命令後,該院黨(dang) 委迅速部署,僅(jin) 2天時間,全院共有2000餘(yu) 名醫務人員報名參戰。按照優(you) 中選優(you) 的原則,自1月23日起,該院先後組建6批164人醫療隊(其中黨(dang) 員70人)赴鄂,承擔起患者數量大、重症病例多、感染風險高的武漢同濟中法新城分院重症病區和方艙醫院的醫療救治以及臨(lin) 床科研攻關(guan) 工作。

  被問及臨(lin) 行前的情形,中日友好醫院援鄂抗疫醫療隊黨(dang) 員代表、中醫婦科護士長王倩如直言,自己並無顧慮,“我曾參與(yu) 過2003年抗擊SARS,此次援鄂正是需要具備抗疫經驗的護理人員”。

  在重症病區連續作戰的73天裏,他們(men) 經曆了太多有驚無險的瞬間。

  某日深夜,由王倩如照護的一名重症患者突發嚴(yan) 重呃逆,呼吸機不停報警,血氧飽和度驟降。即便當即用藥,藥效發揮還需一段時間,情急之下,學中醫出身的她靈機一動,“試試中醫穴位按壓法!”

  患者全身插滿管路,王倩如無從(cong) 下手,隻好“直奔”患者眉間的攢竹穴。

  “奇跡發生了!心率刷刷刷降下來,血氧刷刷刷升上去!”王倩如回憶那一幕,欣喜之情溢於(yu) 言表。

  經過反複按壓,患者呃逆狀況緩解。可沒過多久,帶著呼吸機的患者吃力地比畫著要寫(xie) 字。

  接過患者遞來的紙條,王倩如哭笑不得。紙條上赫然寫(xie) 著:揉。

  “我的手法奏效了,太有成就感了!無論中醫還是西醫,總是能夠幫助患者脫離險境!”說起這段經曆,王倩如難掩自豪。

  “回到患者床旁”

  2月7日,奔赴武漢的途中,吳東(dong) 反複告誡自己:“一定要好好幹,不能丟(diu) 協和人的臉。”

  吳東(dong) 是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nei) 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主任助理。在他的抗疫記憶中,一次成功的施救,猶如生命之光,點亮了他和隊友們(men) 後續戰鬥的信心……

  “肺泡出血造成窒息!”沒有時間猶豫,吳東(dong) 和隊友們(men) 立刻衝(chong) 過去搶救。

  吳東(dong) 回憶:“我的護目鏡全是水霧,連患者的臉都看不清楚。我隻好在原地跳,上下甩頭,讓護目鏡上的水霧形成水柱緩緩流下,露出一條狹窄的縫隙。依靠這條縫隙透過的一絲(si) 微光,我進行了氣管插管、心肺複蘇,終於(yu) 把患者從(cong) 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然而搶救中,吳東(dong) 零距離接觸了患者的氣道分泌物。

  “隨後幾天,我心神不寧,萬(wan) 一自己防護不到位被感染,萬(wan) 一連累了隊友……好在這名患者核酸檢測陰性,這才鬆了一口氣。遵循科學規律,回到患者床旁,回歸醫療本質,是我在武漢前線的一點感悟。”吳東(dong) 說。

  北京協和醫院先後派出4批186名隊員馳援武漢。該院護理部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主任吳欣娟表示:“醫療隊建立了6個(ge) 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每個(ge) 支部就是一個(ge) 堡壘,每名黨(dang) 員就是一麵旗幟。在黨(dang) 支部的引領下,在黨(dang) 員的感召下,41名隊員火線入黨(dang) 。”

  “是逆行者,不是孤行軍(jun) ”

  “1月26日18時58分,機艙門開啟的那一刻,武漢的寂靜讓我們(men) 感受到戰時的緊張。”回想起抵達武漢的當晚,北京醫院援鄂抗疫醫療隊黨(dang) 員代表、D02病房護士長董凡百感交集。

  “黑壓壓的城市,街道冷冷清清,人都不敢大喘氣。”北京醫院援鄂抗疫醫療隊隊長、院長王建業(ye) 同樣感慨。

  麵對未知的疫情,隊員們(men) 毫無遲疑。接下來的48小時,醫療隊奮不顧身投入到隔離病房改造、駐地防疫設置等工作中。

  每天確診病例上千,大量重症患者湧向醫院,這對每位隊員的體(ti) 力和精神都是極大的考驗。對此,王建業(ye) 提出兩(liang) 個(ge) “發揮”和五個(ge) “關(guan) 注”: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發揮醫療隊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關(guan) 注隊員們(men) 的工作、身體(ti) 、生活、心理和家庭。

  而後的日日夜夜,護目鏡下的眼神,默契的手勢,口罩裏的呐喊聲,成為(wei) 隊員們(men) 常用的交流方式。在完成首次救治任務後,醫療隊沒有停歇,及時總結工作經驗、梳理工作流程、完善防控細則,在黨(dang) 支部會(hui) 議上充分交流,為(wei) 抗疫任務的持續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北京醫院黨(dang) 委向所有隊員家屬所在單位寄去了慰問信。“一方麵,感謝家屬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麵,我們(men) 隊員裏,有的夫妻雙方都是醫務工作者,有的配偶在公安係統工作,考慮到隊員家裏還有孩子,我們(men) 建議配偶單位盡量不要再派這位同誌到前線去了。別小看這一舉(ju) 動,讓前線醫護吃下一顆定心丸,讓隊員們(men) 意識到自己是逆行者,不是孤行軍(jun) 。”王建業(ye) 說。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