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集中資源 合力攻堅深度貧困

張文 發布時間:2020-07-28 14:37:00來源: 人民日報

  四川7個(ge) 未摘帽縣位於(yu) 涼山州

  集中資源 合力攻堅深度貧困(經濟新方位·聚焦52個(ge) 未摘帽縣)

  本報記者 張 文

  巍巍涼山,白雲(yun) 縹緲。前不久,好消息從(cong) “雲(yun) 上的村莊”傳(chuan) 來——位於(yu) 海拔1400米懸崖上的阿土列爾村告別懸崖和天梯,從(cong) 高山上陸續搬進縣城新居。“好多遊客找我做導遊,要去懸崖上的村子看看,還要買(mai) 我家的核桃。”村民莫色子哈今年收入過萬(wan) 元沒問題。

  目前,四川最後7個(ge) 貧困縣待摘帽,全部集中在涼山彝族自治州,總計300個(ge) 貧困村、17.8萬(wan) 餘(yu) 名貧困戶。為(wei) 徹底終結困擾涼山大地千百年的深度貧困,四川集中資源、合力攻堅,各縣采取了哪些舉(ju) 措?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jue) ?記者進行了調研。

  交通條件製約

  產(chan) 品走出去難

  規模種養(yang) 、對接市場,降低成本風險

  【案例】“種出來還得賣出去才行。”走進金陽縣山江鄉(xiang) 老寨子村,村民殷登開家種植的10餘(yu) 畝(mu) 花椒和小麥迎風搖曳。“小麥畝(mu) 產(chan) 能上千斤,花椒每畝(mu) 能打200多斤。”如今縣裏有物流補貼,農(nong) 產(chan) 品能賣個(ge) 好價(jia) 錢了。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致富,交通物流保障必不可少。老寨子山高路遠,距離縣城70多公裏山路,開車需要兩(liang) 個(ge) 多小時。高企的物流成本,曾讓村民望山興(xing) 歎——雇車拉進城賣,算上油費,幾乎要折本。

  【挑戰】受交通製約,涼山州農(nong) 牧產(chan) 品“走出去”物流成本高。部分貧困村產(chan) 業(ye) 規劃處於(yu) 起步階段,貧困戶從(cong) 事種植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呈現分散化、風險大、成本高等特征。

  【舉(ju) 措】目前,金陽縣已出台獎補方案,整合涉農(nong) 資金4500萬(wan) 元,對9月底前能見效的貧困戶實施每戶總額不超過3000元的產(chan) 業(ye) 扶貧獎補,鼓勵具有一定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短平快的種植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短平快的產(chan) 業(ye) 見效快、風險小,更適合當前。摘帽後,可通過組建合作社等長遠機製鞏固脫貧成果。”該縣扶貧移民局負責人表示。

  助力對接市場,降低脫貧風險,金陽縣引導種養(yang) 戶與(yu) 縣農(nong) 投公司、專(zhuan) 合組織、批發市場等簽訂購銷合同,以銷售定種養(yang) ,緩解“賣難”。目前,全縣簽訂蔬菜供銷單1500畝(mu) 、生態養(yang) 殖單80.78萬(wan) 頭(隻),今年還鼓勵社會(hui) 各界認購貧困戶農(nong) 產(chan) 品達1.1億(yi) 元。

  在布拖縣,馬鈴薯、黑綿羊等特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正規模化推進。“一鄉(xiang) 一業(ye) 、一村一品,實現各鄉(xiang) 鎮甚至各村產(chan) 業(ye) 的規模效益,增加在相關(guan) 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中的議價(jia) 權。”該縣扶貧開發局局長沈金文表示,通過扶持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全縣僅(jin) 糧食作物種植麵積便能達到38萬(wan) 畝(mu) 以上,年產(chan) 量能達到10萬(wan) 噸以上。

  目前,布拖全縣190個(ge) 村都成立了集體(ti) 經濟性質的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大幅增長。近日,3600畝(mu) 高原藍莓產(chan) 業(ye) 扶貧增收項目正在拖覺鎮加快建設。“建成後,通過集體(ti) 經濟帶動,貧困戶以土地入股或者參加田園勞作,就能實現穩定增收。”拖覺鎮鎮長金星貴說。

  搬遷任務較重

  項目多工期緊

  加快基建、做好配套,搬得出能致富

  【案例】“老鄉(xiang) ,你們(men) 挖的這條排水溝沒弄平整,到時候雨水要倒灌進屋子裏的!”近日,中建二局駐涼山州農(nong) 房巡檢組成員高良忠走進越西縣鐵西鄉(xiang) 阿支吾村,該村易地扶貧搬遷的新居聚居點即將完工,正進行排水、防火等設施複檢。

  “樹挪死,人挪活”,讓生存在高山地帶和地質災害易發地區的群眾(zhong) 脫貧,易地扶貧搬遷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之一。為(wei) 確保貧困群眾(zhong) “搬得進,住得下”,建設單位紛紛派出工程人員支援。目前,高良忠已在涼山檢修了數百處新居聚居點:“建設進度要加快,房屋質量也不能馬虎。”

  【挑戰】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占全省總數的25.7%,任務重、工程多、壓力大。例如,越西縣目前共規劃130個(ge) 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涉及搬遷群眾(zhong) 近2.2萬(wan) 人。與(yu) 之相配套的教育、醫療、水電等任務較重。“規劃項目多、工期緊,同時盯著質量和進度,一線幹部壓力很大。”該縣扶貧開發局負責人表示。

  【舉(ju) 措】單元樓、柏油路、綠化帶、太陽能路燈……越西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城北感恩社區,共安置17個(ge) 鄉(xiang) 鎮38個(ge) 村高海拔地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1421戶6660人。目前全部搬遷入住。其餘(yu) 129個(ge) 安置點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3517戶15154人,采取原村易地安置和跨鄉(xiang) 跨村的方式安置。

  “對於(yu) 大部分老百姓來說,教育是最關(guan) 鍵的。”城北感恩社區黨(dang) 支部專(zhuan) 職副書(shu) 記羅保才說,從(cong) 高山到縣城周邊集中居住,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孩子們(men) 的學習(xi) 條件有了更大提升。目前已配套小學1所,幼兒(er) 園2所,在社區2公裏範圍內(nei) 還有3所中學,100%滿足搬遷群眾(zhong) 子女就近入學。社區還設立了1所醫療服務站,配備5名醫務工作者,醫療衛生基本需求有保障。

  美姑縣易地扶貧搬遷共惠及10694戶53223人,205個(ge) 安置點主要分布在牛牛壩鄉(xiang) 等4個(ge) 鄉(xiang) 。“以產(chan) 業(ye) 扶持、勞務就業(ye) 、公益崗位安置、低保兜底為(wei) 抓手,采取一戶一策方式。”該縣主要負責人介紹,全縣統籌整合各類幫扶資金3600萬(wan) 元,在各鄉(xiang) 鎮設立100萬(wan) 元返貧風險基金,同步推進防止返貧和穩定脫貧工作。

  在美姑縣灑庫鄉(xiang) ,新居聚居點距離鄉(xiang) 鎮場鎮較近,形成了大鄰裏服務圈,為(wei) 搬遷群眾(zhong) 提供吃、穿、住、行、樂(le) 等一體(ti) 化服務。“病有鄉(xiang) 衛生院可醫、學有鄉(xiang) 中心小學可讀,依靠集鎮資源解決(jue) 居住配套。”該鄉(xiang) 綜合幫扶工作隊隊長牟長申介紹。

  責任有待壓實

  作風亟須改進

  重點摸排、嚴(yan) 格監督,整治基層組織渙散

  【案例】4月,喜德縣魯基鄉(xiang) 大埂村原村委會(hui) 主任吉伍克哈被移送檢察機關(guan) 依法審查起訴:利用職務便利,非法占有使用大埂村村民低保補助資金,數額較大,已涉嫌貪汙罪。喜德縣還曾經發生過村支書(shu) 弄虛作假截留補助資金、銀行員工侵占扶貧資金、鄉(xiang) 鎮幹部虛報冒領並克扣孤兒(er) 補助金等事件。“教育不夠、監管不力、執行不嚴(yan) ,導致亂(luan) 象頻發。”該縣縣委一名主要領導曾表示,不良風氣影響了脫貧攻堅的進程和黨(dang) 的形象。

  【挑戰】近年來,貪汙、挪用扶貧資金的亂(luan) 象在涼山州時有發生。摘帽在即,少數幹部出現動力不足或懈怠情緒。

  【舉(ju) 措】為(wei) 解決(jue) 資金撥付“跑冒滴漏”,四川出台政策,將各類補助資金直接發到社保卡,各類資金的經辦銀行機構“點對點、一項項”發送提醒短信,徹底解決(jue) 一戶多卡、多頭發放等問題。目前,涼山的扶貧補貼項目已全部通過社保卡實施陽光發放,貧困戶“一人一卡”。

  前不久,涼山州委組織部開展基層組織集中整頓提升。重點對尚未退出的300個(ge) 貧困村“兩(liang) 委”班子進行全覆蓋摸排,整頓班子不團結、不理事等6個(ge) 方麵問題。集中整治軟弱渙散基層黨(dang) 組織455個(ge) ,撤換不勝任不盡職的軟弱渙散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116名。實施優(you) 秀農(nong) 民工回引培養(yang) 工程,回引培養(yang) 優(you) 秀農(nong) 民工村幹部5077名,為(wei) 每村儲(chu) 備2名以上後備力量。今年,該州已調整撤換不稱職、不勝任的鄉(xiang) 鎮主要領導50名、駐村第一書(shu) 記70名、駐村工作隊員226名。

  為(wei) 整頓作風,貧困縣也有探索:普格縣堅持幫扶力量全員下沉一線,重點盯住住房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等工作,督促幫扶責任人走村入戶,同時加強追蹤問效問責,縣級聯鄉(xiang) 領導、鄉(xiang) 鎮黨(dang) 委、幫扶單位“三捆綁”的月考月評製度。該縣規定,對連續2個(ge) 月未完成當月任務的鄉(xiang) (鎮)和聯係幫扶單位,年度目標績效考核不得評定為(wei) 先進等次,幫扶單位負責人、聯鄉(xiang) 領導年度內(nei) 不得評先評優(you) ,情節嚴(yan) 重的將由縣委進行約談提醒和批評教育。

  目前,為(wei) 了壓緊壓實全員責任,普格縣已派出兩(liang) 名縣級領導兼任鄉(xiang) 黨(dang) 委第一書(shu) 記,把貧困村劃為(wei) 三類,逐級明確攻堅責任,實行每月綜合排名通報製度。

  對幫扶力量的履職情況、工作成效等,昭覺縣持續不定期督促檢查。縣委督查考核部門負責人介紹,通過督促檢查,將履職不力的駐村第一書(shu) 記調整為(wei) 駐村工作隊員,由派員單位派出得力的班子副職脫產(chan) 替換;不稱職的駐村工作隊員,由派員單位派出得力的中層幹部脫產(chan) 替換。被調整的第一書(shu) 記、駐村工作隊員繼續駐村開展工作;對履職不力的幫扶責任人取消年度評先評優(you) 資格,扣減年度目標考核獎,並移交紀委調查核實處理。

  喜德縣紀委常委沈誌強介紹,當地製定主要部門惠農(nong) 資金一覽表,張貼在鄉(xiang) 政府公示欄和各村主幹道,讓群眾(zhong) 知曉每筆惠農(nong) 資金情況,同時對群眾(zhong) 該得卻沒有得到的惠農(nong) 補貼逐一立案;通過電視台、微信公眾(zhong) 號等宣傳(chuan) 相關(guan) 政策和舉(ju) 報方式,暢通舉(ju) 報途徑。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