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向縱深推進

侯建斌 發布時間:2020-07-31 07:52:00來源: 法製日報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國的公共衛生體(ti) 係經受住了史無前例的疫情重大考驗,特別是疾病預防控製機構和隊伍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關(guan) 鍵作用。但也讓我們(men) 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公共衛生體(ti) 係依然薄弱,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能力依然不足,體(ti) 製機製改革存在短板。加強公共衛生體(ti) 係建設,確保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不留白、不缺位,成為(wei) 當下的一道必答題。

  作為(wei) 新中國成立以來傳(chuan) 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既是一場大考,也是對我國深化醫改成果的一次特殊檢閱。

  “我國的公共衛生體(ti) 係、醫療服務體(ti) 係、醫療保障體(ti) 係、藥品供應保障體(ti) 係都經受住了考驗。”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shu) 處副主任王賀勝日前透露,實踐證明,醫改方向正確、路徑清晰、措施得力、成效顯著。

  當前,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已經到了一個(ge) 重要節點和關(guan) 鍵時刻。正是在此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的《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醫改任務》)格外引人關(guan) 注。文件涵蓋加強公共衛生體(ti) 係建設、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深化醫療保障製度改革、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ti) 係等內(nei) 容。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醫改任務》特別強調,統籌推進深化醫改與(yu) 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相關(guan) 工作,把預防為(wei) 主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對進一步深化醫改提出了具體(ti) 工作要求。可以說,今年的醫改工作部署重點突出、任務明確、特點明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加強公共衛生體(ti) 係建設

  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多年來建立的公共衛生體(ti) 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問題。特別是與(yu) 疫情初期暴發式需求相比,發熱門診的收治、傳(chuan) 染病救治的床位、重要醫療設備以及醫療物資等在短期內(nei) 都出現一定的短缺。

  “在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我國的公共衛生體(ti) 係經受住了史無前例的疫情重大考驗,特別是疾病預防控製機構和隊伍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關(guan) 鍵作用。”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濤坦言,但也讓我們(men) 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公共衛生體(ti) 係依然薄弱,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能力依然不足,體(ti) 製機製改革存在短板。

  加強公共衛生體(ti) 係建設,確保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不留白、不缺位,成為(wei) 當下的一道必答題。在《醫改任務》中,“加強公共衛生體(ti) 係建設”同樣被擺在突出位置。

  代濤指出,將加強公共衛生體(ti) 係建設作為(wei) 今年深化醫改的第一項重點任務,進一步體(ti) 現了國家對公共衛生工作的高度重視,尊重衛生健康事業(ye) 發展規律。

  如何加強公共衛生體(ti) 係建設?在王賀勝看來,要按照“平戰結合”原則,以提升傳(chuan) 染病防治能力,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製為(wei) 重點,優(you) 化重大疫情救治體(ti) 係。同時,圍繞提高評估監測敏感性準確性、加強疫情分析研判、健全應對預案體(ti) 係、強化人員能力儲(chu) 備等,提高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現和處置能力。

  值得關(guan) 注的是,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出現在《醫改任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研究員江宇說,堅持預防為(wei) 主方針、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既是持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必然要求,也是從(cong) 根本上降低人民群眾(zhong) 疾病負擔和醫療費用負擔、維護人民健康的必由之路。

  “《醫改任務》還對慢性病、職業(ye) 病、地方病的防控和改善生產(chan) 生活環境、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進行了安排。”江宇說,這些舉(ju) 措既有利於(yu) 在常態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也有利於(yu) 堅持醫改的正確方向,把更多資源引向公共衛生、疾病預防、健康促進環節。

  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新一輪醫改以來,公立醫院改革已從(cong) 單向推動轉向全麵綜合改革,“以藥養(yang) 醫”為(wei) 核心的舊機製基本破除。

  “近十年公立醫院改革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效,在保障人民身體(ti) 健康,尤其是在重大疫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緊急醫學救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衛生健康委體(ti) 製改革司司長梁萬(wan) 年指出,實踐證明,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的公立醫院改革發展原則是正確的,也充分彰顯出公立醫院作為(wei) 醫療服務主體(ti) 的作用,公立醫院的醫務人員是保護人民身體(ti) 健康的主力軍(jun) 、是醫改的主力軍(jun) 。

  江宇指出,公立醫院要真正實現公益性,就是要靠建製度,即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ye) 特點的薪酬和編製製度,落實政府財政對公立醫院的投入責任,健全麵向公益性的公立醫院和醫務人員績效考核機製等,這些都是對公立醫院長期形成體(ti) 製機製的根本轉變,是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推進難度很大。

  為(wei) 此,《醫改任務》在總結前期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公立醫院運行的關(guan) 鍵體(ti) 製機製,提出健全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績效考核機製、建立和完善醫療服務價(jia) 格動態調整機製等一係列製度性安排。

  江宇說,《醫改任務》對廣大醫務人員和群眾(zhong) 十分關(guan) 心的落實鄉(xiang) 村醫生補助政策、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對受疫情影響的醫療機構予以扶持等也作了具體(ti) 部署,及時回應了群眾(zhong) 關(guan) 切。

  如何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梁萬(wan) 年透露,要圍繞重大疾病的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加強公立醫院防治能力建設,尤其是分層分級分流的救治體(ti) 係建設,同時要注重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政策的協同性,促進公立醫院發揮公共衛生的職能,建立相應的督促、激勵、約束機製。

  同時,要強化公立醫院的內(nei) 部管理,尤其是要強化公立醫院全麵質量管理、成本控製製度設計和現代醫院管理相關(guan) 政策措施的落地,推動公立醫院的集約式發展,用好每一分錢,包括政府投入、醫保投入及個(ge) 人繳費,並運用大數據技術,實時監控公立醫院的運行狀態。

  梁萬(wan) 年強調,要繼續深化公立醫院的外部體(ti) 製改革,給公立醫院的發展增加新的動能,持續深化公立醫院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及薪酬、人事、編製製度改革。

  緊緊扭住“三醫聯動”牛鼻子

  醫療保障製度改革、藥品供應保障體(ti) 係建設是深化醫改的重要內(nei) 容,在實現醫改目標中處於(yu) 重要地位。但目前“三醫聯動”的改革合力和疊加效應發揮得還不夠充分。

  為(wei) 此,《醫改任務》提出,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藥品耗材采購政策、加強藥品耗材使用監管等多項措施。要求有序擴大國家組織集中采購和使用藥品品種範圍,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試點;逐步建立完善藥品信息化追溯機製,實現疫苗以及國家組織集中采購和使用藥品“一物一碼”。

  《醫改任務》強調,要加強醫保基金管理,健全監管機製。開展基於(yu) 大數據的醫保智能監控,推廣視頻監控、人臉識別等技術應用,探索實行省級集中監控。推進“互聯網+醫療保障”,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平台,並做好與(yu) 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的對接。

  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jun) 說,結合《醫改任務》,國家醫保局將在深化醫療保障製度改革中重點做好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強醫保基金管理等工作,同時抓好打贏醫保扶貧攻堅戰、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推進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優(you) 化公共管理服務、推進醫療服務價(jia) 格改革等重點任務。

  代濤說,醫保製度改革是“三醫聯動”的牛鼻子, 是關(guan) 鍵環節,通過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可以推動醫療服務體(ti) 係改革,通過降低虛高藥價(jia) 、調整醫保目錄和集中招標采購等可以促進醫藥創新,有助於(yu) 醫療機構、藥品保障體(ti) 係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能。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