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廢城市”建設試點迎來了幫扶組
“如何建設‘無廢城市’,如何將這一創新的城市發展理念、先進的城市管理思想落地,需要有專(zhuan) 業(ye) 人員來解讀政策、規劃方案和提供技術指導。”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生態環境修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溫勇對記者說。
自2019年5月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以來,生態環境部針對“11+5”個(ge) 試點城市和地區,組建了7個(ge) 技術幫扶工作組,實施精準幫扶,旨在從(cong) 國家層麵指導地方做好試點建設工作。其中,溫勇承擔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第六幫扶組的技術幫扶任務。
2019年6月至2020年年初,溫勇帶領工作組奔赴海南省三亞(ya) 市、山東(dong) 省威海市、福建省光澤縣三地,半年時間裏已開展了三輪次的技術幫扶工作。
搭建平台,將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
據了解,“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第六幫扶組由來自生態環境部直屬科研院所、國內(nei) 多家高等院校及相關(guan) 行業(ye) 的專(zhuan) 家組成。基於(yu) 三亞(ya) 市、威海市和光澤縣三地不同的地域特色、產(chan) 業(ye) 特征和基礎條件,開展針對性的調研和現場指導。
通過定期召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推進會(hui) ,在幫扶組的協助下,以地方黨(dang) 委政府為(wei) 責任主體(ti) 、多部門共同參與(yu) 試點建設的工作機製不斷完善。“建設‘無廢城市’是一項創新性工作,一開始有些管理部門認識不清、理解不深。通過幫扶組的政策解讀、問題診斷和跟蹤評估,逐步理順相關(guan) 部門管理職責,各地形成了分工明確、統籌協調的運行機製。”溫勇說。
2019年9月,在現場調研了山東(dong) 省威海市成山頭水域之後,幫扶組提出了建設全國第一個(ge) “無廢航道”的建議。
據了解,成山頭水域總麵積達4651平方公裏,“這裏雖然海域麵積不大,但每年來往的貨運船、客運船達十幾萬(wan) 艘,許多船隻在這裏或補給,或靠岸維修,由此產(chan) 生的海洋固廢問題比較突出。”溫勇手指著地圖對記者說。
針對這一問題,幫扶組建議海事部門牽頭,並邀請相關(guan) 領域專(zhuan) 家為(wei) 成山頭水域設計“無廢航道”建設方案及考核指標。威海市人民政府發布了《威海市船舶汙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監管聯單製度(試行)》,建立了生態環境、海事、住房和城鄉(xiang) 、交通運輸等多部門聯合監管機製,實現對船舶汙染物的閉環管理。“在政府多部門的配合下,今年還未出現重大海上偷排事件。”溫勇說。
變廢為(wei) 寶,打通資源可循環產(chan) 業(ye) 鏈
“從(cong) 城市層麵,將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串聯起來,上遊的廢物,可以成為(wei) 下遊的再生資源。將廢物變為(wei) ‘城市礦產(chan) ’,既能從(cong) 源頭減量,又能解決(jue) 城市資源緊缺問題。”溫勇說。
福建省光澤縣是全國“無廢城市”試點建設中典型的農(nong) 業(ye) 縣代表。通過分析調研,來自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等專(zhuan) 家提出,可以依托光澤縣龍頭企業(ye) 資金、技術、資源優(you) 勢,打造具有農(nong) 業(ye) 縣域特色的“無廢產(chan) 業(ye) 鏈”。
光澤縣的聖農(nong) 集團是中國南方規模最大的肉雞食品加工企業(ye) 。幫扶組在對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鏈進行評估後,根據上下遊情況,建議企業(ye) 以調結構、補短板為(wei) 突破口,積極探索一條規模化養(yang) 殖的廢棄物綜合利用循環產(chan) 業(ye) 鏈,打造“無廢聖農(nong) ”模式。
通過“雞糞幹燥—燃燒—熱能收集—發電—尾氣淨化”工藝,建設生物質發電廠,破解雞糞治理難題,並為(wei) 周邊企業(ye) 生產(chan) 提供電力和熱能。
目前,企業(ye) 年處理雞糞達27.4萬(wan) 噸,年發電量1.68 億(yi) 千瓦時,年可減排COD12.9萬(wan) 噸、氨氮2500噸。
除此之外,幫扶組還協助企業(ye) 遴選了生物製藥單位,深挖雞血、雞毛等固體(ti) 廢棄物的附屬品價(jia) 值,逐步實現企業(ye) 廢物全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量身定製,打造一個(ge) 樣板、創造一個(ge) 模式、樹立一個(ge) 榜樣
“‘無廢城市’建設沒有先例可循,要打造一個(ge) 樣板、創造一個(ge) 模式、樹立一個(ge) 榜樣。”在談到如何實施精準幫扶時,溫勇這樣對記者說。
海南省三亞(ya) 市作為(wei) 國際熱帶海濱旅遊城市,生活垃圾、快遞包裝物等產(chan) 生量隨旅遊人口增幅的變化較大。針對這一特點,幫扶組提議建立從(cong) 入島到離島的“無廢城市”模式,借助旅遊產(chan) 業(ye) 傳(chuan) 播生態文明的旅遊文化和“無廢城市”理念。
幫扶組建議細化三亞(ya) 市“無廢酒店”“無廢旅遊景區”“無廢機場”實施方案。例如三亞(ya) 市鳳凰國際機場,推出“無紙化”便捷乘機服務,並會(hui) 同航空公司探索減少一次性餐具等塑料製品的可行舉(ju) 措。
“從(cong) 旅遊產(chan) 業(ye) 入手,通過把控機場、酒店、景區等關(guan) 口,宣傳(chuan) ‘無廢城市’理念,對固體(ti) 廢物的產(chan) 生和流向等信息進行調查,做細做精,從(cong) 而帶動整個(ge) 三亞(ya) 市‘無廢城市’細胞工程建設。”溫勇說。
為(wei) 有效推動三亞(ya) 市、威海市和光澤縣的“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第六幫扶組一直在努力著。“雖然三個(ge) 城市有著不同的地域特點和創建模式,但管理思路上存在共性。”溫勇表示,下一步,將建立三地政府層麵的互動機製。組織開展三地政府互訪和實地考察活動,相互交流“無廢城市”管理理念。
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幫扶工作以來,溫勇最大的體(ti) 會(hui) 是,從(cong) 政府管理部門到企業(ye) 生產(chan) 者,再到普通市民,大家對“無廢城市”的認知度提高了,從(cong) 生活垃圾分類到限製使用塑料袋,“無廢”理念已逐漸融入到城市發展體(ti) 係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