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抗癌廚房”刷屏!炒菜1元、紅燒2元...飄著人間煙火味

發布時間:2020-08-21 17:06:00來源: 央視財經微信公眾號

  每天早中晚飯點的時候

  南昌市青山湖區學院路旁的

  一個(ge) 小巷子都會(hui) 升起陣陣炊煙

  兩(liang) 米寬的小巷

  左右擺放了大約30個(ge) 爐灶

  炒菜一元、紅燒兩(liang) 元、燉湯三元

  病人或家屬從(cong) 附近的菜市場買(mai) 菜

  拿到這裏加工

  大家把這裏叫做“抗癌廚房”

  汪德平罹患鼻咽癌已經十年

  患病前

  他是做裝修的一把好手

  如今生病花銷大

  他常常因為(wei) 不能幹活而自責

  每次妻子李小琳都會(hui) 細細寬慰

  “發財什麽(me) 的

  我們(men) 不想那個(ge) 事

  就是身體(ti) 好就可以了”

  李小琳說

  董啟玲的女兒(er) 今年36歲

  去年查出癌症時已經到了晚期

  60多歲的董啟玲

  承擔起了照顧女兒(er) 的任務

  董啟玲的女兒(er) 已經

  在死亡關(guan) 裏打幾個(ge) 滾

  已經花了六十多萬(wan)

  母親(qin) 唯一做得到的

  就是女兒(er) 想吃什麽(me)

  盡量做給她吃

  萬(wan) 佐成今年67歲

  2003年的一天上午

  一位骨癌患兒(er) 想吃媽媽做的菜

  母親(qin) 找到了萬(wan) 佐成的油條攤

  想借爐灶給孩子做頓飯

  老萬(wan) 沒有遲疑,答應了

  20多年前

  萬(wan) 佐成的父親(qin) 罹患癌症去世

  當時沒能照顧好父親(qin)

  是萬(wan) 佐成最大的遺憾

  “吃的方麵感到遺憾

  沒有給他吃得好

  沒有人在家裏服侍他

  老家在鄉(xiang) 下,條件不好

  如果解決(jue) 了這一日三餐

  病人沒有遺憾

  家屬也沒有遺憾”

  之後

  來這裏做飯的人越來越多

  萬(wan) 佐成夫妻倆(lia)

  又增加了幾套餐具和爐灶

  “飯總是要吃的”

  是萬(wan) 佐成的妻子熊庚香

  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從(cong) 2003年至今

  “抗癌廚房”裏的爐火沒有熄滅過

  就算是年三十

  他們(men) 也是到兒(er) 女家

  吃完頓團圓飯後又回到這裏

  “停了這些人怎麽(me) 辦呢?

  他們(men) 要問到我們(men) 吃飯

  我們(men) 心裏受不了啊

  我跟這些人親(qin) 密了

  放不下這些人

  他們(men) 也離不開我們(men) ”

  萬(wan) 佐成說

  這些年

  萬(wan) 佐成見過太多生死離別

  有病人對他說

  要回家去了,跟他打個(ge) 招呼

  見他最後一麵

  當時萬(wan) 佐成眼淚都出來了

  走了後大約三四天

  家屬打電話告訴他病人走了

  萬(wan) 佐成感到心酸

  永遠記得這些

  夜幕降臨(lin)

  萬(wan) 佐成洗刷好炊具

  把四個(ge) 煤球爐留好了火

  夜裏的廚房也不會(hui) 關(guan) 門

  等待著那些需要做菜的人們(men)

  癌症往往會(hui) 摧毀一個(ge) 人、一個(ge) 家庭

  但正因為(wei) 抗癌路上有很多溫暖的人

  才讓人更覺得人間美好

  有了抗癌的勇氣

  對萬(wan) 佐成和熊庚香夫婦

  說聲謝謝!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