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設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讓電1小時 得12元紅包
“讓電”1小時
得12元紅包
本報訊 9月26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hui) 主辦、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協辦的能源互聯網形態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高端研討會(hui) 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cong) 會(hui) 上了解到,國網浙江電力已提出構想——建設能源互聯網形態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到2030年,率先在浙江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
那麽(me) 這個(ge) 高彈性電網對於(yu) 普通用電居民來說究竟是怎麽(me) 個(ge) “彈”法呢?
今夏,浙江用電負荷七破新高,國網浙江電力組織實施了電網企業(ye) 建平台、政府給資金補貼的“百萬(wan) 用戶參與(yu) 、百萬(wan) 千瓦響應”需求響應行動,廣泛發動工業(ye) 企業(ye) 、商業(ye) 樓宇、大數據中心和居民用戶等,在用電高峰“讓電”、低穀“用電”。
9月下旬,杭州餘(yu) 杭和睦村附近企業(ye) 用電增加,一連數日,附近變壓器接近供電能力上限。9月24日,當地供電公司果斷向用戶發出“讓電”邀約。上午10點,和睦村村民姚誌高通過“網上國網”APP響應邀約,關(guan) 閉熱水器、洗衣機和燒水壺1個(ge) 小時,讓電2千瓦時,事後還收獲了12元補貼紅包。據統計,周圍12個(ge) 小區的920戶居民響應了這次邀約,共讓出1500千瓦負荷空間,避免了一次潛在的電網運行風險。
今年夏天除了居民用戶有了用電新體(ti) 驗 ,企業(ye) 也紛紛收到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的需求側(ce) 響應“邀約紅包”。
浙江用電存在峰穀差大,且尖峰時間短的特點。2019年,浙江最大峰穀差達3436萬(wan) 千瓦,而統調尖峰負荷95%以上累計時間為(wei) 27小時。為(wei) 了一年中的27小時尖峰用電,就需要數台百萬(wan) 千瓦的發電機組和相關(guan) 配套設施給予保障,但這些設施的利用率不足。如果能把負荷側(ce) 資源喚醒,把尖峰時刻的用電需求“騰挪”到低穀時段,拉平負荷曲線,降負荷而不少用電,電網的利用效率將大大提高。
目前,國網浙江電力初步完成了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的概念設計和框架體(ti) 係構建,製定了彈性指數、效能指數、互聯指數三大維度指數構成的高彈性電網發展指標體(ti)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