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最高法發布長江流域司法保護白皮書

劉子陽 趙婕 發布時間:2020-09-28 09:25:00來源: 法治日報

  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江蘇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shu) 顯示,2016年1月以來,長江流域各級人民法院貫徹落實最嚴(yan) 格製度、最嚴(yan) 密法治要求,依法審理各類環境資源刑事案件80356件,民事案件287119件,行政案件122215件,公益訴訟案件4944件以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訴訟案件91件。

  近年來,人民法院持續推進環境司法專(zhuan) 門機構和歸口審理機製建設,截至2020年6月,長江流域各級人民法院因地製宜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483個(ge) 、合議庭(團隊)468個(ge) ,人民法庭(巡回法庭)252個(ge) ,實現了對流域重點區域的全覆蓋。長江流域19家高級人民法院中,有17家實行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二合一”或“三合一”歸口審理模式。

  白皮書(shu) 顯示,長江流域各級人民法院積極探索創新符合流域生態環境特點和環境司法規律的審理、裁判和執行方式,遵循恢複性司法要求,不斷完善責任方式和執行手段。充分發揮環境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訴訟在維護國家利益、環境公共利益方麵的特殊作用。不斷健全完善訴訟規則,保障社會(hui) 組織的環境公益訴權,注重發揮檢察機關(guan) 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督促履職作用,探索預防性公益訴訟,引入專(zhuan) 家輔助人、專(zhuan) 家陪審員製度,建立健全環境公益訴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訴訟專(zhuan) 項資金的管理使用、審計監督及責任追究製度,確保生態環境及時有效修複。

  白皮書(shu) 指出,各級人民法院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精準對接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積極提供環境司法服務保障。在最高法指導下,長江經濟帶11省市和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簽訂《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沿江法院圍繞上中下遊不同特點分別簽訂司法協作協議,長江全流域以及重點區域的司法協作模式已經初步形成。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