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鼇太穿越背離戶外精神 本可避免的悲劇為何一再發生

發布時間:2020-09-28 09:3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一名19歲男子獨自“鼇太穿越”時遇難。令人扼腕的是這起悲劇本可避免,隻要這名男子在被相關(guan) 部門勸返後,沒有躲開檢查點偷偷地從(cong) 其他地方獨自進山。

  “鼇太線”是驢友們(men) 的稱謂,即縱貫秦嶺兩(liang) 個(ge) 主峰鼇山與(yu) 太白山拔仙台之間的一條主脈線路。“鼇太穿越”有多危險?從(cong) 《中國鼇太穿越事故調查報告》可知,在2012年至2017年夏季不足5年的時間裏已累計失蹤、死亡驢友多達46人;也因此,陝西官方在2018年發布了禁止“鼇太穿越”的公告。但可惜的是:執意要去的人,鮮有聽勸者。對於(yu) 這部分驢友,我們(men) 不禁要發出連串的疑問:

  為(wei) 什麽(me) 要誤解戶外精神?

  在搜索引擎輸入“鼇太穿越”,會(hui) 看到一些驢友的經曆分享。閱讀這些文章就會(hui) 發現,這些在鼇太線沒有被禁止穿越之前成功穿越的驢友,無一例外都在出發前做足了準備工作,包括探險技能的掌握、有效的探險出行工具、體(ti) 能蓄積等多個(ge) 方麵。但即便如此,仍有铩羽而歸者,更何況那些盲目跟風、誤解戶外精神的人?

  戶外精神包含的內(nei) 容很多,其中“健康、理智、安全”是三個(ge) 重要的元素。戶外運動的首要任務是促進參與(yu) 者的安全健康,但若把它當競賽進行盲目攀比,為(wei) 了追求成就感或刺激感而缺乏理智地走入戶外,甚至忽略了自己身體(ti) 的承受力,憑感覺而不是憑知識與(yu) 豐(feng) 富的戶外經驗進行相應的活動,那就是對戶外精神的最大誤解。每個(ge) 驢友心中都有詩歌和遠方,但沒有正確理解戶外精神的人,也許出發前的計劃是成就一個(ge) 冒險故事,最後卻隻能收獲一個(ge) 冒失的事故。“鼇太穿越”已經背離了戶外精神,這是用很多悲劇換來的一個(ge) 常識。

為(wei) 什麽(me) 就是“不聽勸”?

  老話說:聽人勸,吃飽飯。但就是有人對有關(guan) 部門做出的禁令置之不理,就是有人非要去穿越那些仍然處於(yu) 原生態的區域,帶著“倒黴事不會(hui) 發生在我身上”的僥(jiao) 幸心理。對於(yu) 這些不聽勸的驢友,不少網友建議應該由冒險者自行承擔相關(guan) 的施救費用,如此既能給擅自戶外冒險者一次警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們(men) 戶外冒險的成本。這個(ge) 建議雖然有“氣話”的成分,但卻不無道理。這些不聽勸的人,也許可以為(wei) 了他們(men) 心中所謂的“冒險精神”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但每當他們(men) 陷入險境時,總會(hui) 有救援人員義(yi) 無反顧地身入險地施予援手。如果因為(wei) 你的“不聽勸”而造成了救援之人的犧牲,憑什麽(me) 你的任性魯莽要讓別人拿寶貴的生命去買(mai) 單?這是一種對公共資源的浪費,更是對他人生命的漠視!

  為(wei) 什麽(me) 要進行“非法”行為(wei) ?

  在這份禁止“鼇太穿越”的公告裏,明確了穿越行為(wei) 屬於(yu) “非法活動”,會(hui) 被處罰甚至追究刑事責任。禁止“鼇太穿越”,既是出於(yu) 對試圖穿越者人身安全的考慮,也是為(wei) 了給當地的珍稀動植物維持一個(ge) 不被打擾的自然環境。早幾年便有網友發文歎息:縱觀這麽(me) 多年“鼇太穿越”,那些營地與(yu) 接待站已被崇尚自然的驢友們(men) 變成了一個(ge) 個(ge) 垃圾場,本來就稀少的樹木被砍燒,還有遍地的廢氣罐、焚燒垃圾的殘留物、殘壞的手杖。那些執意非法穿越鼇太的人們(men) ,難道這就是你們(men) 的追求?

  這幾年,為(wei) 了自拍、為(wei) 了看風景、為(wei) 了冒險刺激而丟(diu) 掉性命的新聞屢有傳(chuan) 出。教訓已經足夠深刻,警鍾始終都在長鳴。守住珍愛生命和理性探險的底線,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家人、對社會(hui) 的負責。但願這一次的慘痛教訓,能夠讓那些盲目冒險的人們(men) 停下冒失的腳步。想要征服大自然,不如先征服自己,讓可以避免的悲劇別再發生。(文|趙靜)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