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成效顯現 推動可持續發展銀行業如何發力?
一直以來,作為(wei) 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綠色發展在各個(ge) 領域得到積極踐行。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的今年,綠色發展的成效從(cong) 數據中顯現出來。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9月19日召開的2020中國金融學會(hui) 綠色金融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年會(hui) 暨中國綠色金融論壇上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綠色貸款餘(yu) 額已經超過11萬(wan) 億(yi) 元,居世界第一位,綠色債(zhai) 券存量規模1.2萬(wan) 億(yi) 元,居世界第二位。
在我國以銀行業(ye) 為(wei) 主導的金融體(ti) 係中,各家銀行是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主力軍(jun) 。從(cong) 日常經營中倡導綠色理念到加入赤道銀行,從(cong) 綠色金融創新探索到助力重點區域綠色發展,為(wei) 應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綠色理念開始為(wei) 更多的銀行以更為(wei) 深入的方式所實踐。與(yu) 此同時,在政策助推下,各家銀行對綠色債(zhai) 券發行探索進一步深入,而隨著綠色金融的深入發展,各家銀行也逐漸在財富管理、消費業(ye) 務等領域嚐試綠色布局。未來,如何在助力生態與(yu) 社會(hui) 發展可持續性的同時,保持綠色金融發展的可持續性,也成為(wei) 需要各家銀行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課題。
綠色理念不斷深入
在9月22日的世界無車日,由北京綠色交易所、微眾(zhong) 銀行及北京綠普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美麗(li) 中國 我是行動者”綠色出行普惠平台成都/瀘州啟動會(hui) 同步舉(ju) 行。據了解,該平台結合微眾(zhong) 銀行區塊鏈社會(hui) 治理框架“善度”,通過綠能量和碳積分對減排用戶進行獎勵。
“我們(men) 很榮幸參與(yu) 到平台的建設中,通過區塊鏈技術將多方連接在一起,通過數據安全可信交換來提升多方協作的效率。未來,我們(men) 將繼續支持綠色出行,用科技助力環保,讓我們(men) 的生活處處有綠水青山。” 該行分布式商業(ye) 科技發展部副總經理、微眾(zhong) 銀行區塊鏈負責人範瑞彬表示。
這場最近開展的活動,是綠色理念不斷深入銀行業(ye) 以及中國社會(hui) 的一幅真實寫(xie) 照。進入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顯示出綠色發展的重要性。“無論是野生動物等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還是應對氣候變化,均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內(nei) 容。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與(yu) 健康,才是從(cong) 源頭預防新型病毒傳(chuan) 染病疫情暴發的根本之道。”興(xing) 業(ye) 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
今年以來,銀行係的綠色布局也有所加強。隨著重慶農(nong) 商行、綿陽市商業(ye) 銀行的陸續加入,我國的第4、第5家赤道銀行陸續誕生。
同時,各家銀行在綠色金融方麵的探索持續深入。在“兩(liang) 山”理念的發源地浙江,建行浙江分行積極推進綠色新興(xing) 融資工具創新,加大綠色重點項目信貸投放力度,全力推進“融資”與(yu) “融智”相結合的金融服務。其創新注冊(ce) 的“綠色金通”服務品牌,積極探索創新環境權益類貸款和個(ge) 人金融服務模式,持續在綠色工作機製和管理模式上開拓創新。
綠色發展的理念也在重點區域的建設中落地生根。4月3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會(hui) 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hui) 等12個(ge) 部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深化落實金融支持政策推進先行先試的若幹舉(ju) 措》。
銀行也在其中積極助力。“可鼓勵示範區內(nei) 金融機構開展‘綠票通’業(ye) 務,該業(ye) 務即金融機構為(wei) 符合特定標準的綠色企業(ye) 辦理商業(ye) 匯票(包括銀票和商票)貼現,並由金融機構向人民銀行申請,由人民銀行以優(you) 惠的資金價(jia) 格進行票據再貼現,以有效為(wei) 綠色中小企業(ye) 降低融資成本,目前已在興(xing) 業(ye) 銀行等機構落地實施。” 興(xing) 業(ye) 研究首席綠色金融分析師錢立華表示。
綠色債(zhai) 券發行提速
在各家銀行發力綠色金融的過程中,綠色債(zhai) 券作為(wei) 提供支持的“備糧”,得到了快速的發展。4月15日,華夏銀行以商業(ye) 銀行金融債(zhai) 有史以來最低發行利率成功發行2020年第一期綠色金融債(zhai) 券,發行金額100億(yi) 元,獲得2.91倍超額認購,發行利率為(wei) 2.08%。
7月29日,國開行在上海成功通過多市場發行3年期100億(yi) 元首單“應對氣候變化”專(zhuan) 題“債(zhai) 券通”綠色金融債(zhai) 券,發行利率2.4984%,所募集資金將用於(yu) 低碳運輸等綠色項目。
8月18日,建行綠色債(zhai) 券在納斯達克迪拜成功上市,本次綠色債(zhai) 券發行包括3年期5億(yi) 美元和5年期7億(yi) 美元,募集資金擬專(zhuan) 項用於(yu) 清潔交通類項目。
而在這三隻綠色債(zhai) 券發行的背後,也體(ti) 現出該領域當前國際化的特色——
華夏銀行邀請安永開展發行前鑒證。建行債(zhai) 券於(yu) 發行前已獲得安永的第三方認證、氣候債(zhai) 券倡議組織認證以及香港品質保證局的發行前認證。國開行方麵,以工銀歐洲、匯豐(feng) 銀行、德意誌銀行、浦發銀行新加坡分行、東(dong) 方匯理、瑞穗銀行等機構為(wei) 代表的跨境協調人,積極協調境外投資人認購,境外訂單量超過40億(yi) 元。
在政策的進一步支持下,銀行發力綠色債(zhai) 券將更加如虎添翼。“從(cong) 目前我國的綠色金融市場發展和監管趨勢來看,綠色債(zhai) 券市場製度體(ti) 係正日趨完善,同時配套的激勵約束措施也在不斷豐(feng) 富。”錢立華認為(wei) 。
7月21日,人民銀行發布《銀行業(ye) 存款類金融機構綠色金融業(ye) 績評價(jia) 方案(征求意見稿)》。“其中,將原綠色信貸業(ye) 績評價(jia) 升級為(wei) 綠色金融業(ye) 績評價(jia) ,同樣,也將綠色債(zhai) 券業(ye) 務納入銀行綠色金融業(ye) 績評價(jia) 考核的業(ye) 務範圍,並明確‘考核結果納入央行金融機構評級’,未來不僅(jin) 可能會(hui) 影響銀行業(ye) 金融機構的MPA考核,還可能影響存款保險費率。”錢立華表示,隨著銀行綠色債(zhai) 券投資被納入金融監管統計和考核範圍,商業(ye) 銀行應該開始重視綠色債(zhai) 券投資。
未來,銀行應該如何進一步發力該領域?世經未來谘詢公司認為(wei) ,首先,應篩選相關(guan) 行業(ye) 有債(zhai) 務融資需求且環保意識較高的客戶,引入ESG等新業(ye) 務概念,為(wei) 其設計綠色債(zhai) 券業(ye) 務綜合性解決(jue) 方案。其次,要培養(yang) 或引進一批既熟悉金融又了解可持續發展產(chan) 業(ye) 的複合型人才,推動綠色債(zhai) 券業(ye) 務人才專(zhuan) 業(ye) 化,走特色鮮明的綠色銀行人才培養(yang) 、建設發展之路。再次,除在內(nei) 部開展跨部門合作外,還應適時引入具備較高水準的第三方認證、資產(chan) 證券化等專(zhuan) 業(ye) 機構參與(yu) 項目,共同推動綠色債(zhai) 券等投行業(ye) 務發展。
綠色產(chan) 品日漸多元化
伴隨著綠色金融的持續發展,各家銀行的綠色產(chan) 品也日漸琳琅滿目。近期,多家銀行係理財子公司推出ESG理財產(chan) 品。9月16日,興(xing) 業(ye) 銀行理財子公司興(xing) 銀理財推出首隻ESG理財產(chan) 品——“興(xing) 銀ESG美麗(li) 中國”,麵向興(xing) 業(ye) 銀行私人銀行客戶專(zhuan) 屬發售。
據介紹,該產(chan) 品重點考慮環境(E)因素、社會(hui) (S)因素和公司治理(G)等方麵的表現,通過ESG“標準篩選”“負麵篩選”等多個(ge) 策略,優(you) 先選擇在ESG方麵表現優(you) 異的市場主體(ti) ,同時規避在可持續發展責任、法律責任、內(nei) 外部道德責任履行等方麵表現不良的“黑名單”企業(ye) ,為(wei) 投資者主動“掃雷”。與(yu) 此同時,市麵上已有中銀理財、農(nong) 銀理財、建信理財等銀行係理財子公司推出的其他ESG理財產(chan) 品。
而最早在該領域“吃螃蟹”的華夏銀行,目前共發行ESG主題理財產(chan) 品20款,也是發行ESG主題產(chan) 品最多的銀行機構,其中,固定收益類產(chan) 品11款,混合類產(chan) 品9款,累計募集金額超過100億(yi) 元。特別是,ESG主題理財產(chan) 品表現不俗。其中,“中證華夏銀行ESG指數”4月份正式上線以來走勢穩健,截至8月末,指數較發布時上漲22.38%。
“ESG投資理念既能推動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也能在有效防控產(chan) 品投資風險的同時實現產(chan) 品投資收益的提升。在國內(nei) 經濟持續轉型升級、資管行業(ye) 回歸本源背景下,銀行理財引入ESG投資理念,將有助於(yu) 銀行與(yu) 理財子公司的差異化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和治理效益的有機統一,相信未來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機構加入踐行ESG投資理念的大軍(jun) 當中。” 普益標準研究員王偉(wei) 預測。
除了綠色理財產(chan) 品外,其他類型的綠色產(chan) 品也值得關(guan) 注。在近期加快構建“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要求下,擴大內(nei) 需,培養(yang) 新型消費的重要性凸顯。在這一背景下,綠色消費信貸的未來可期。那麽(me) ,銀行下一步應該如何開發這一領域呢?
錢立華建議,首先,零售業(ye) 務部門需加強對綠色消費信貸的重視,建立起相關(guan) 發展的體(ti) 製和機製。其次,應對準國家重點支持的目標市場,並根據國際經驗最具發展潛力的目標市場,積極進行綠色消費信貸產(chan) 品創新。在已推出的綠色信用卡、綠色汽車消費貸、綠色光伏貸等綠色消費信貸產(chan) 品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與(yu) 設計以及規模化發展,讓綠色消費貸滲入社會(hui) 各個(ge) 領域,使綠色消費貸更具吸引力與(yu) 實際意義(yi) ,提高居民綠色消費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