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幸福基地”話小康

唐珂 劉淼 發布時間:2020-09-28 11:04:00來源: 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在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不到清晨5點,天已經透亮起來。

  42歲的沙仁金早早起床,吃好早飯,騎上摩托車趕往柳河縣康華牧業(ye) 禽肉加工廠,開始一天的工作。沙仁金是柳河縣孤山子鎮的貧困戶。幾年前,他因一場大病幾乎喪(sang) 失了勞動能力,隻能賦閑在家,沒有了收入來源。治病花去的6萬(wan) 多元費用更是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去年,柳河縣康華牧業(ye) 有限責任公司的禽肉加工廠建成,開始麵向附近村莊招工,身體(ti) 羸弱的沙仁金成為(wei) 了康華牧業(ye) 禽肉加工廠的一名員工,在車間做一些入庫、守庫、貼標簽等輕便工作,這一幹就是兩(liang) 年。

  “真沒想到,我這年紀和身體(ti) 狀況,還能在家門口打工賺錢。”從(cong) 公司財務人員手中接過4600元的工資收入後,沙仁金嘴角泛起微笑,暖意融進心田。

  康華牧業(ye) 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cong) 事肉食製品、水產(chan) 品、土畜產(chan) 品加工與(yu) 貯藏,雞孵化,家禽、大牲畜養(yang) 殖及其出口業(ye) 務。在康華牧業(ye) 的禽肉加工廠裏,像沙仁金這樣的貧困戶還有很多。加工廠固定用工十餘(yu) 人,季節性用工四五十人,根據務工內(nei) 容和強度不同,每人每月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貧困戶們(men) 都說,這裏是他們(men) 擺脫貧困走進小康生活的“幸福基地”。

  李國洪是沙仁金的工友。李國洪家住梅河口市艾家村,距離加工廠有近20分鍾車程。每天早上,她都會(hui) 為(wei) 癱瘓在床的丈夫準備好一天的飯菜,把家裏家外收拾妥當後,再乘班車上班。李國洪的丈夫在9年間經曆多次手術,已經完全喪(sang) 失了勞動能力。為(wei) 給丈夫治病,家裏欠下許多債(zhai) 務。20多歲的兒(er) 子遠赴新加坡務工,家裏全靠她支撐起來。“加工廠成立後,我擔心報不上名,沒想到廠裏主動找到我,現在工作也不累,還有精力照顧家裏。”李國洪在車間裏從(cong) 事肉雞加工的工作,每月有近5000元的收入,加上政府補貼,現在已經還清了債(zhai) 務。“打算讓兒(er) 子趕緊回國來,最好也能在加工廠裏幹,我們(men) 全家一起奔小康。”車間裏,李國洪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在貧困戶“幸福基地”的背後,是農(nong) 行通化分行不斷供給的金融資源。去年,康華牧業(ye) 有限公司擴展市場,亟需周轉資金。得知康華牧業(ye) 吸收貧困戶就業(ye) 計劃後,農(nong) 行通化市分行積極與(yu) 其開展資金需求對接服務,及時為(wei) 其發放了短期流動資金貸款1000萬(wan) 元,解決(jue) 企業(ye) 流動資金短缺問題,助力企業(ye) 發展和幫扶脫貧。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企業(ye) 資金流暫時出現困難,農(nong) 行通化市分行又迅速為(wei) 企業(ye) 發放貸款5000萬(wan) 元。據了解,這筆貸款是當地首筆央行專(zhuan) 項再貸款,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間康華牧業(ye) 的持續生產(chan) 經營,不僅(jin) 支持了當地肉產(chan) 品供應,更為(wei) 貧困戶就業(ye) 提供了保障。

  近年來,農(nong) 行通化市分行持續加大金融精準扶貧力度,緊抓產(chan) 業(ye) 扶貧,發揮產(chan) 業(ye) 帶動優(you) 勢,讓信貸資金及時流向能帶動就業(ye) 或吸納貧困戶就業(ye) 的企業(ye) 。該行聚焦“一縣一特色產(chan) 業(ye) ”布局,通過支持重點項目、優(you) 質項目建設,帶動貧困戶就業(ye) ,實現從(cong) “輸血”到“造血”的轉變。金融“貸”動產(chan) 業(ye) ,項目帶動扶貧。幾年來,該行重點支持了畜牧業(ye) 、人參、葡萄酒、中藥材等特色產(chan) 業(ye) ,並與(yu) 部分小微企業(ye) 簽訂了貧困戶幫扶協議書(shu) ,切實促進就業(ye) 崗位增加,已帶動200餘(yu) 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