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中長期境外資本保持淨流入態勢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嚴(yan) 重衝(chong) 擊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國家外匯管理局9月25日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稱,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製,穩外貿、穩外資等政策措施積極推進,經濟發展穩定恢複,有效促進了我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報告》還顯示,上半年,我國中長期境外資本保持淨流入態勢,外國來華直接投資繼續呈現淨流入,人民幣資產(chan) 更受境外投資者青睞。
展望下半年,《報告》強調,我國經濟穩步恢複,改革開放繼續深化,加快形成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仍是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堅實基礎。
上半年經常賬戶小幅順差 非儲(chu) 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小幅逆差
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總體(ti) 呈現經常賬戶小幅順差、非儲(chu) 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小幅逆差的平衡格局;外匯儲(chu) 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儲(chu) 備餘(yu) 額維持在3萬(wan) 億(yi) 美元以上
具體(ti) 看,上半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765億(yi) 美元,同比增加26%,與(yu) GDP之比為(wei) 1.2%,繼續處於(yu) 合理區間,在疫情背景下表現出較強的穩定性和韌性;非儲(chu) 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292億(yi) 美元,顯著低於(yu) 流出壓力較大的2015至2016年時期,總體(ti) 仍處於(yu) 基本平衡狀態。截至2020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chu) 備餘(yu) 額31123億(yi) 美元,較2019年末增加44億(yi) 美元。
“當前,我國經常賬戶基本平衡的格局業(ye) 已形成,不會(hui) 輕易發生改變。”《報告》認為(wei) ,我國經常賬戶保持基本平衡具有長期基礎。首先,相對較高的儲(chu) 蓄率和逐步趨穩的投資率,是我國經常賬戶保持基本平衡的結構性支撐因素。其次,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有助於(yu) 貨物貿易發展提質增效。再次,我國具有較完整的現代工業(ye) 體(ti) 係,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中的地位總體(ti) 穩固。
境外投資者繼續投資中國市場和配置人民幣資產(chan)
“我國經濟複蘇早、對外開放持續推進、人民幣資產(chan) 收益相對較好,外資中長期投資中國市場和增持人民幣資產(chan) 的信心和趨勢沒有改變。”據《報告》介紹,上半年境外投資者繼續投資中國市場和配置人民幣資產(chan) ,直接投資和債(zhai) 務證券順差規模分別為(wei) 210億(yi) 美元和184億(yi) 美元,近年來總體(ti) 穩定。其中債(zhai) 券證券六成為(wei) 境外央行持有,屬於(yu) 中長期穩健型投資,近年來穩定增長。
一方麵,上半年外國來華直接投資682億(yi) 美元。其中,製造業(ye) 吸收來華直接投資占整個(ge) 非金融部門的22%,是吸引來華直接投資最多的行業(ye) 。
另一方麵,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複蘇形勢向好,是二季度全球首個(ge) 實現經濟增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ti) ,人民幣資產(chan) 更受境外投資者青睞,上半年境外投資者合計淨增持我國債(zhai) 券和股票729億(yi) 美元。截至2020年6月末,境外投資者持有境內(nei) 債(zhai) 券和股票規模為(wei) 7375億(yi) 美元,較2015年末增長2.2倍。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投資者持倉(cang) 主體(ti) 結構基本穩定。2016年以來,股票持倉(cang) 主體(ti) 中,境外非銀行金融部門為(wei) 主力且占比逐步上升;債(zhai) 權持倉(cang) 主體(ti) 中,以境外政府和央行為(wei) 主的結構保持穩定,“壓艙石”作用顯著。
我國外債(zhai) 平穩增長 企業(ye) 跨境融資更便利
“2020年6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zhai) 餘(yu) 額21324億(yi) 美元,較2019年末增長751億(yi) 美元,增幅為(wei) 3.7%。外債(zhai) 平穩增長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體(ti) 現了中國經濟持續對外開放、外債(zhai) 便利化政策的效果以及國際投資者對我國市場的認可。”《報告》指出,當前,外債(zhai) 規模合理,結構持續優(you) 化,主要安全性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內(nei) ,外債(zhai) 風險總體(ti) 可控。
從(cong) 我國外債(zhai) 增長特點看,債(zhai) 券和貨幣存款餘(yu) 額增加是其主要表現形式。對此,《報告》解釋稱,在全球負利率環境下,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複,債(zhai) 券市場持續開放,人民幣債(zhai) 券受到外國投資者青睞。此外,隨著中美利差持續走闊,非居民在境內(nei) 銀行存款規模增加。
上半年,為(wei) 支持實體(ti) 經濟發展、推動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人民銀行和外匯局持續推進跨境融資便利化改革:一是提高境內(nei) 機構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為(wei) 企業(ye) 到境外融資提供更大空間;二是擴大外債(zhai) 便利化額度試點範圍,切實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利用境外資金;三是開展一次性外債(zhai) 登記試點,節約企業(ye) 成本。這些措施使企業(ye) 跨境融資更便利。二季度以來,外債(zhai) 便利化改革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企業(ye) 部門外債(zhai) 穩中有升。
國內(nei) 經濟基本麵將繼續發揮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的根本性作用
展望下半年,《報告》強調,國內(nei) 經濟基本麵將繼續發揮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的根本性作用。一是我國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製,經濟穩定恢複,向好態勢持續發展。二是我國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三是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並且保持基本穩定。《報告》也預計,經常賬戶差額將會(hui) 保持在合理均衡的區間,跨境資本流動有望維持總體(ti) 平穩。
關(guan) 於(yu) 下一步重點工作,《報告》指出,一方麵,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提升跨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統籌支持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例如,繼續擴大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推動服務貿易付匯稅務備案電子化;探索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管理改革,繼續穩步擴大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和互聯互通。
另一方麵,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打好外匯領域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維護外匯市場穩定和國家經濟金融安全。例如,強化跨境資金流動雙向監測,加強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市場化調控外匯市場順周期行為(wei) ;完善外匯市場監管,保護外匯消費者和投資者合法權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