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33位藝術家參展“亞洲數字藝術展” 作品融合虛擬與現實

發布時間:2020-09-29 20: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 張素)今年的“亞(ya) 洲數字藝術展”以“世界處理器”為(wei) 主題,匯聚來自11個(ge) 國家和地區的33位藝術家與(yu) 32件頂尖數字藝術作品,其中有10件作品是在展覽中首發。

  記者29日從(cong) 展出場館華熙·五棵鬆北京時代美術館獲悉這一消息。此次展覽屬於(yu) 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係列活動,公眾(zhong) 可通過展覽公眾(zhong) 號及相關(guan) 網絡購票平台購票觀展。展覽預計展出至11月22日,每日從(cong) 早十點持續開放至晚十點。

  其中,中國藝術家邱誌傑的《技術史地圖》、王之綱的《骷髏幻戲圖》、陳抱陽的《VR·眼動山海經·旅行指南》等作品是以數字藝術方式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進行解讀。德國藝術家英格·甘特帶來自己跨越數十年創作的代表作《世界處理器》,有觀眾(zhong) 參展後稱“讓我重新產(chan) 生了地球環境的思考”。

  在華熙集團董事長趙燕看來,這些作品融合了人工智能、虛擬與(yu) 現實技術、腦科學、生態藝術、沉浸式空間等。她還介紹說,展覽打造了以“展覽即遊戲”為(wei) 理念的文化科技融合平台。

  2020北京國際設計周以“民生之維”為(wei) 主題拉開序幕,旨在促進創意設計與(yu) 城市建設、文化發展、生活美學深度融合。趙燕在受訪時說,城市建築一定要為(wei) 人承載、為(wei) 人服務。她舉(ju) 例說,2006年剛接手五棵鬆奧運場館運營時,她所主張的基本理念就是充分發揮建築的最大價(jia) 值。因此,他們(men) 在五棵鬆體(ti) 育館建設期追加了5億(yi) 元人民幣的投資,將單一功能體(ti) 育館變成綜合性場館。

  “得有東(dong) 西裝進這個(ge) 建築裏,它才會(hui) 有魂,否則建築就是一個(ge) 空殼。”趙燕說,2012年以後華熙LIVE又不斷豐(feng) 富內(nei) 容並向外擴展,打造城市年輕人5小時生活方式全新體(ti) 驗地。北京市商務局近日發布北京第一批“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這個(ge) 商圈與(yu) 東(dong) 城區簋街、朝陽區霄雲(yun) 美食街、昌平區龍域中心西區商業(ye) 街等共同上榜。

  談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chong) 擊,趙燕認為(wei) “既是危機也是契機”。她舉(ju) 例說,主打網紅親(qin) 子遊樂(le) 概念的“七彩時空滑道”就以開放式建築形態滿足時下大眾(zhong) 對露天環境的要求。如今他們(men) 瞄準場景式消費、開放式街區和沉浸式體(ti) 驗等轉變趨勢繼續擴容,計劃增設跳樓機、電子科技等娛樂(le) 體(ti) 驗業(ye) 態。相繼在重慶、成都等城市落地的華熙LIVE也在複製“文體(ti) +”邏輯的同時,根據當地年輕人的喜好和習(xi) 慣設定內(nei) 容,

  “隻要一進入這個(ge) 城市綜合體(ti) 中,就能夠拋棄一些煩惱,獲得一些幸福感。這將是未來城市綜合商業(ye) 體(ti) 的發展方向。”她說。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