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動畫《繼園台七號》在港首映 電影製作耗時七年
【解說】10月25日,香港著名導演楊凡獲得第76屆威尼斯影展最佳劇本獎的動畫電影《繼園台七號》(導演版)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首映。當日下午,楊凡聯同張艾嘉、林德信等一眾(zhong) 聲音演員現身電影節,與(yu) 觀眾(zhong) 分享製作點滴。
【解說】《繼園台七號》由楊凡導演的3個(ge) 短篇小說改編,故事背景是60年代的香港,講述了一個(ge) 由台灣漂泊到香港的虞太太及女兒(er) 同時愛上英文補習(xi) 老師的故事。電影製作耗時7年,故事透過手繪動畫及中西合璧的配樂(le) 呈現。楊凡表示,為(wei) 了更好展現細節,需要將畫麵手工在宣紙上畫出,再一幅幅導入計算機渲染。
【同期】《繼園台七號》(導演版)導演 楊凡
因為(wei) 我們(men) 首先劇本寫(xie) 出來,之後要去找工作人員是很困難的事情。因為(wei) 我們(men) 這個(ge) 片子,有個(ge) 很特別的一點,它全是手繪的,景物也都是很寫(xie) 實的,這是非常難做的一件事情。然後我們(men) 每一個(ge) 圖片,都是用鉛筆畫在宣紙上,然後把它掃描進計算機渲染。但是另外一個(ge) 更特別的是,整個(ge) 片子我們(men) 先畫了一個(ge) 3D的人物,所有的動作,因為(wei) 3D的話,你可以控製他們(men) 每一個(ge) 動作,每一滴眼淚滴在什麽(me) 時候,什麽(me) 時候開始流,這都可以控製。但是我自己覺得,3D就沒有一個(ge) 想象的空間,所以我們(men) 最後還是用2D手繪畫出來。
【解說】在影片裏聲演虞太太的張艾嘉表示,她從(cong) 進入電影圈開始就很重視聲音表演,認為(wei) 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演繹方式。在飾演的過程中,張艾嘉認為(wei) 對角色及身處環境的想象是非常重要的。
【同期】《繼園台七號》(導演版)虞太太聲演者 張艾嘉
我們(men) 不管我們(men) 一個(ge) 人在講話,還是我們(men) 有對手和我們(men) 講話,其實都是某一種的交流,那個(ge) 交流就是你自己的想象空間的交流,就好像比如我昨天做一個(ge) 朗讀,我在一個(ge) 人朗讀的時候,這些人物我都會(hui) 想象他們(men) 的長相,他們(men) 身處的環境如何,他是在森林裏,森林又是什麽(me) 樣子,有沒有動物,有沒有鳥,我自己要想的,然後這個(ge) 人聲音是不是輕飄飄的,這個(ge) 人的聲音是沉重的,這些東(dong) 西都要我們(men) 自己去想。
【解說】張艾嘉亦盛讚楊凡的敬業(ye) 和認真,並感激楊凡對她的信任。
【同期】《繼園台七號》(導演版)虞太太聲演者 張艾嘉
那一段是楊凡導演非常注重的,所以他好小心一直盯著,你要這樣這樣做,你知道他平時一定要進錄音室做指揮家的,趙薇配音的時候他就有在裏麵指揮,但他對著我也不太好意思指揮,他就隔著玻璃在看著,聽著,其實他對我有某一種的信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