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侗族姑娘吳鳳英:以樂築夢 助力侗鄉兒童走出大山

瞿宏倫 發布時間:2020-10-26 14:41: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貴州從(cong) 江10月26日電 題:侗族姑娘吳鳳英:以樂(le) 築夢 助力侗鄉(xiang) 兒(er) 童走出大山

  作者 瞿宏倫(lun)

  在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cong) 江縣高增鄉(xiang) ,有一支名為(wei) 貴州從(cong) 江雲(yun) 上侗寨小歌隊,歌隊由16名平均年齡在9歲的侗族孩子組成。

  自2014年成立以來,歌隊的高光時刻是2019年參加了中央電視台的文化音樂(le) 節目《經典詠流傳(chuan) 》。歌隊的老師吳鳳英說,讓孩子們(men) 一起唱歌,最初隻是陪伴他們(men) 的一種方式。

  今年39歲的吳鳳英出生在從(cong) 江縣高增鄉(xiang) ,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侗家姑娘。為(wei) 了維持生活,曾在外奔波務工。

  “媽媽你再不回來陪我的話,我的童年就沒你了。”在一次通話中年幼的女兒(er) 對她說了這番話,正在務工的吳鳳英聽後難受得流出了眼淚....。。吳鳳英年少時父親(qin) 就離開了人世,從(cong) 小就缺少父愛陪伴的她,能深刻體(ti) 會(hui) 女兒(er) 的感受,於(yu) 是下定決(jue) 心返回家鄉(xiang) 就業(ye) 並陪伴女兒(er) 。

  回到家鄉(xiang) 後,吳鳳英發現很多孩子跟女兒(er) 一樣,想念在外的父母,吳鳳英決(jue) 定,帶上孩子們(men) 一起唱歌,建立合唱團,既能陪伴女兒(er) ,也能照顧其他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

  但建立合唱團的困難是她不曾預料的,首先就是資金來源。回到家鄉(xiang) 的吳鳳英沒有穩定工作和經濟來源,她在寨子租了房子改建裝修成民宿,通過經營民宿,雖然有了收入,但要付房租和員工工資,依舊是入不敷出,吳鳳英隻能繼續就近務工賺錢。

  除了缺少資金,還有村民和家長的不信任,家長們(men) 都紛紛對建立合唱團的想法提出了質疑。“很多家長都說孩子來到我這裏以後隻會(hui) 唱歌和玩耍,這樣會(hui) 影響學習(xi) 。”吳鳳英告訴記者。

  隨著時間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家長看到了吳鳳英對孩子們(men) 無私的奉獻,而孩子們(men) 變得開朗,家長們(men) 慢慢改變了想法。

  “小歌隊的成員課餘(yu) 時間會(hui) 來到我家,我們(men) 圍坐在一起唱侗族大歌,偶爾也會(hui) 唱一些耳熟能詳的兒(er) 歌。”吳鳳英說,和孩子們(men) 在一起的時刻是最幸福的,平時除了唱歌還會(hui) 輔導他們(men) 寫(xie) 作業(ye) ,周末也會(hui) 設置一些手工體(ti) 驗項目,盡可能讓他們(men) 接觸到更多的事物。

  吳鳳英介紹,在一次文化記錄的項目中,一個(ge) 平時性格內(nei) 向的小女孩,在分享會(hui) 上,很自信地向大家分享了她從(cong) 爺爺奶奶處聽到的關(guan) 於(yu) 侗族大歌的民間故事。

  “這讓我很驚喜!”吳鳳英說,這也許就是陪伴和交流的力量,能讓這些從(cong) 小就生活在侗寨的孩子變得更加開朗和自信。

  合唱團最開始沒有固定的場地訓練,直到2018年吳鳳英的“雲(yun) 上民宿”正式開業(ye) ,才有了固定訓練地點。之後參加合唱團的孩子也越來越多,這裏也成為(wei) 了兒(er) 童的樂(le) 園。

  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的瑰寶,也是侗族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名片”。合唱團成立後,吳鳳英積極向外界推廣合唱團,除了參與(yu) 村寨的演出,還參加對外演出,傳(chuan) 播本地民族文化,並兩(liang) 度登上中央電視台的舞台。

  2019年11月,她帶領貴州從(cong) 江雲(yun) 上侗寨小歌隊登上了中央電視台文化音樂(le) 節目《經典詠流傳(chuan) 》,吳鳳英和節目組一起選擇古詩詞和編曲創作,最後選擇了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在編曲中,吳鳳英建議融入侗族的樂(le) 器和描述了侗寨勞動場景和豐(feng) 收畫麵的童謠《青蛙歌》,最終成功演繹了作品《稻香豐(feng) 年》,並受到觀眾(zhong) 的喜愛。“這是我們(men) 對美好生活向往,也體(ti) 現了積極向上的農(nong) 村發展現狀。”

  “對於(yu) 孩子們(men) 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生活和經濟上的問題,恰恰是他們(men) 心理上陪伴的需求,而合唱團正是孩子們(men) 心靈歸宿的地方。”吳鳳英說,今後除了音樂(le) ,她還會(hui) 引入其他課程,與(yu) 孩子們(men) 一起學習(xi) ,讓他們(men) 學有所獲,最終靠自己的能力走出大山,看到更加廣闊的天地。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