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2020·指尖城市】李鐵:中國的智慧城市發展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彭婧如 發布時間:2020-10-29 18:2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29日電 (彭婧如)提到智慧城市,很多人直觀感受到的是“一碼就醫”“刷臉乘車”“智能交通”等應用,智慧城市究竟該如何定義(yi) ?主要涉及哪些方麵?中國的智慧城市發展目前處於(yu) 什麽(me) 水平?

  帶著這些問題,中新網采訪了獨立經濟學家,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原首席經濟學家李鐵。

  中新網:當前,智慧城市很受關(guan) 注,由於(yu) 直觀感受的偏差,很多人對智慧城市的理解不同,業(ye) 界目前對智慧城市有哪些定義(yi) ?

  李鐵:自從(cong) 進行智慧城市研究以來,我們(men) 經常會(hui) 遇到不同方麵對智慧城市理解的差異。國際上許多國家介紹智慧城市經驗的時候,大多從(cong) 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角度,充分利用建築和家庭的智能化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的某一項應用作為(wei) 智慧城市的樣板和經驗。

  國內(nei) 城市政府熱衷於(yu) 建立雲(yun) 平台和大數據中心,關(guan) 注政府掌控的數據應用是否可以通過雲(yun) 平台的建設,提高運營效率。許多IT企業(ye) 自己也都根據自己的業(ye) 務範疇建立了智慧城市部門,更多地是希望把自己的業(ye) 務與(yu) 政府的雲(yun) 平台、大數據中心有效結合,增加企業(ye) 的業(ye) 務範圍和銷售業(ye) 績。

  目前在全球對於(yu) 智慧城市並沒有統一標準的定義(yi) 。但建立在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基礎上的城市應用,可以稱之為(wei) 智慧城市。

  中新網:您如何定義(yi) 智慧城市?

  李鐵:就我個(ge) 人的觀點來說,更多的是站在市場的角度認識智慧城市,也就是說按照市場的需求發展起來的各種基於(yu) 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技術,在城市不同領域的應用,都可以稱為(wei) 智慧城市。

  隻有針對城市社會(hui) 和居民的市場化需求產(chan) 生的智慧應用,才可以在需求的刺激和競爭(zheng) 條件下,推動技術的更新,使得城市的智慧化不斷完善和提高,進而與(yu) 城市政府治理的公共服務相結合,形成真正係統化的智慧城市。

  中新網:給您印象最深的智慧城市應用是什麽(me) ?

  李鐵:如果從(cong) 智慧的角度看城市應用,最大的智慧城市內(nei) 容就是無現金支付,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

  去年我赴日本參加G20期間舉(ju) 辦的世界未來城市大會(hui) ,有日本的官員在會(hui) 議致辭時表示,日本要在智慧城市的規劃內(nei) ,明確在2025年實現無現金支付。顯然日本已經認識到無現金支付在智慧城市的作用。

  大會(hui) 發言中,當我介紹中國的城市以及部分鄉(xiang) 村,已經完全實現了無現金支付,並分享了中國經驗的時候,全場愕然。15分鍾的發言中,我也介紹了外賣、網約車,以及各種公共服務繳費的經驗,所有參會(hui) 的代表仿佛在聽一種不可思議的故事,而恰恰這個(ge) 智慧城市的故事在中國已經得以實現。

  中新網:為(wei) 什麽(me) 說無現金支付是最大的智慧城市內(nei) 容?

  李鐵:為(wei) 何說無現金支付是中國最大的智慧城市應用場景和基礎,是因為(wei) 這種支付方式奠定了城市中任何涉及與(yu) 個(ge) 人有關(guan) 的商業(ye) 活動中的智慧基礎。

  因為(wei) 有了無現金支付,我們(men) 所有的購物和消費都簡單明了方便,各種涉及個(ge) 人的公共服務和公用事業(ye) 服務也可以開始實現一碼通。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我們(men) 才有了共享單車、網約車和外賣等互聯網應用方式,才有了各種新的互聯網平台的研發和應用。原來不方便的城市現在變的越來越方便了。

  我曾經去過歐洲和日韓智慧城市實踐得比較好的地方,無非就是政府提供的共享單車,這個(ge) 發展路徑已經遠遠被中國超越了。

  中新網:在老百姓看不到的地方,智慧城市都有哪些進展?

  李鐵:一個(ge) 城市的智慧應用體(ti) 現在多種方麵。我們(men) 能夠直接接觸到的就是網絡、手機信息、城市公共區域近乎無死角的交通視頻監控等。其實在天上和地下以及建築空間內(nei) 部,還可以有無數個(ge) 工程、環境以及管道的感應檢測係統。

  這種智慧的應用,雖然不完全是麵向個(ge) 人的,但是相對於(yu) 城市管理來說,卻十分重要。例如,對於(yu) 環境汙染的監測體(ti) 係已經做到了智慧化的水平。而對於(yu) 城市地下管道設施的監控和建築內(nei) 部管道設施的感應監測係統,可以在工程風險防控和突發事件預防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北鬥的定位係統也是可以根據地表各種數據目標的變化,建立了可應用的智慧檢測體(ti) 係,並引導交通、工程和地質以及產(chan) 業(ye) 的空間變化。還有就是根據數據體(ti) 係建立的城市規劃編製體(ti) 係,可以從(cong) 數據圖中體(ti) 現出城市的變化。

  畢竟人的行為(wei) 與(yu) 數據是通過網絡和手機聯係在一起的,我們(men) 可以根據數據軌跡的變化來判斷人的行為(wei) 軌跡。在這次疫情防控過程中,健康碼就是根據大數據的軌跡建立的,在抗疫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種例子已不勝枚舉(ju) 。

  中新網:中國的智慧城市發展目前處於(yu) 什麽(me) 水平?

  李鐵:從(cong) 世界範圍來看,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nei) 的智慧城市仍然處於(yu) 碎片化階段,這是智慧城市發展的必然階段。每個(ge) 碎片化的係統化過程,就意味著某一種智慧手段在城市的應用正逐步完善,並可以向其他領域逐步延伸。

  比如在韓國,城市的交通治理和治安管理,可以通過智慧控製中心來管理,但是也隻是在極少數的新城才能實現。柏林的智慧城市基礎,是全市幾百個(ge) 攝像頭。而在中國,視覺感應係統在一個(ge) 城市的廣泛應用,已經達到數萬(wan) 甚至到數十萬(wan) 個(ge) ,根據這種視覺感應係統的建設的城市治理中心,在處理交通案件和治安案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所以我們(men) 說智慧交通領域,中國目前是最好的,不僅(jin) 僅(jin) 有了基於(yu) 互聯網以及手機信令的導航係統,還有北鬥的參與(yu) 。雖然我們(men) 是後發國家,但是發展的速度遠遠超過發達國家,而且還在繼續地進行各種應用的探索。

  因此,可以說基於(yu) 互聯網和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的各種智慧城市的應用,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中新網: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能走在前列的原因是什麽(me) ?

  李鐵:原因在於(yu) 世界範圍內(nei) ,基於(yu) 互聯網和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產(chan) 生的智慧應用,中國是最為(wei) 普及的國家。許多智慧應用的模式,由於(yu) 利益結構固化和價(jia) 值觀等原因,在發達國家很難進行推廣。

  例如,城市感應係統的建立,很多發達國家的推行遭遇市民阻力多,而在中國這個(ge) 重視群體(ti) 價(jia) 值一定程度上大於(yu) 個(ge) 人價(jia) 值的文明體(ti) 係,對於(yu) 這種智慧係統的應用以及在城市的推廣沒有太大障礙。

  無現金支付在中國的推廣也是因為(wei) 金融係統的國有化,沒有形成在城市內(nei) 部嚴(yan) 重固化的利益集團。而且,無現金支付在中國的推廣和應用中幾乎沒有遇到更強烈的製度阻礙,顯然這也是發達國家無法參照和借鑒的。

  網約車和共享單車的發展雖然有利益團體(ti) 衝(chong) 突,但網約車一定程度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讓居民打車更方便,目前網約車已經越過了最困難的瓶頸期,進入良性發展階段。這樣的例子在中國不勝枚舉(ju) ,所以說中國的智慧城市在世界上已經處於(yu) 絕對領先的水平。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