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銘記偉大勝利 推進偉大事業

馬愛平 張強 發布時間:2020-10-29 19:00:00來源: 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馬愛平 張 強

  “70年前,由中華優(you) 秀兒(er) 女組成的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舉(ju) 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yi) 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發揚偉(wei) 大的愛國主義(yi) 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yi) 精神,同朝鮮人民和軍(jun) 隊一道,曆經兩(liang) 年零9個(ge) 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偉(wei) 大勝利。”

  10月2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hui) 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隆重舉(ju) 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會(hui) 上發表重要講話。

  “我認真聆聽了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深受教育。講話使我提氣凝神,讓我堅定信念,促我奮力工作。抗美援朝的偉(wei) 大勝利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曆史巨變,再次證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英明偉(wei) 大。我將更加堅定自覺地與(yu) 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黨(dang) 組成員劉常青深受鼓舞。

  偉(wei) 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向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重要裏程碑

  習(xi) 近平指出,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偉(wei) 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yu) 世界東(dong) 方的宣言書(shu) ,是中華民族走向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重要裏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yi) 。

  “參加抗美援朝戰爭(zheng) ,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不懼困難、不怕犧牲,堅決(jue) 捍衛國家安全與(yu) 發展利益,維護世界和平正義(yi) 的戰略抉擇。我們(men) 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輝煌戰績,奠定了我國作為(wei) 東(dong) 方大國的重要地位,塑造了加快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有利環境。”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技戰略研究智庫副主任、研究員朱啟超說。

  習(xi) 近平強調,今天,我們(men) 正站在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點上,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勝利在望,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前景光明。前進道路不會(hui) 一帆風順。我們(men) 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艱辛曆程和偉(wei) 大勝利,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知難而進、堅韌向前。

  “麵對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men) 仍然麵臨(lin) 霸權主義(yi) 的訛詐、封鎖和極限施壓,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就是讓敵對勢力知道,中華民族是嚇不倒、壓不垮的。”劉常青說。

  偉(wei) 大精神,曆久彌新,必須永續傳(chuan) 承、世代發揚

  習(xi) 近平強調,偉(wei) 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曆久彌新,必須永續傳(chuan) 承、世代發揚。

  海軍(jun) 軍(jun) 醫大學副教授陶欣欣說:“總書(shu) 記為(wei) 我們(men) 新時代革命軍(jun) 人傳(chuan) 承和發揚抗美援朝精神指明了方向。麵對當前國內(nei) 外複雜嚴(yan) 峻形勢的挑戰,人民軍(jun) 隊必須做好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穩定器’和‘守護神’。這就要求每一名革命軍(jun) 人都要堅決(jue) 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苦練殺敵本領,在本職崗位上為(wei) 實現強軍(jun) 目標努力奮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確保能夠打敗一切膽敢來犯之敵。”

  “總書(shu) 記的講話,深深地激勵和感染著我們(men) 廣大農(nong) 業(ye) 科技工作者,我們(men) 將繼承和發揚偉(wei) 大的愛國主義(yi) 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yi) 精神,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中國人手中的囑托,以老一輩科學家為(wei) 楷模,獻身農(nong) 業(ye) 科技事業(ye) ,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men) 的光榮使命,以紮實的工作和豐(feng) 碩的成果維護和支撐國家糧食安全,努力為(wei) 我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設作出應有貢獻。”遼寧省農(nong) 科院黨(dang) 組書(shu) 記、院長隋國民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上千展品,講述艱苦卓絕的抗美援朝戰爭(zheng)

  黃繼光犧牲處挖出的爆破筒、邱少雲(yun) 用過的槍和穿過的衣服碎片、上甘嶺戰役中被炸斷的電話線……一件件文物,靜靜地講述著70年前那場艱苦卓絕的戰爭(zheng) 。

  “銘記偉(wei) 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yi) ——紀念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自10月25日10時在軍(jun) 事博物館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開放,展覽至2021年2月底。

  整個(ge) 展覽麵積約3300平方米,主展線長近500米,展出照片542張、文物1600餘(yu) 件,其中一級文物81件,首次對外展出文物824件。

  在一幅作戰圖片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炮兵第八師作戰參謀張漢傑久久駐足。“那時,我們(men) 為(wei) 國勇敢戰鬥,渴了就吃把雪,在零下25攝氏度的冰天雪地裏浴血奮戰。我懷念老戰友們(men) ,他們(men) 在那麽(me) 艱難困苦的情況下為(wei) 國犧牲了,他們(men) 永遠活在我們(men) 心中。”張漢傑老人聲音哽咽。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5日電)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