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威力有動力 促轉型促發展
“與(yu) 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時相比,黨(dang) 委、政府主要領導對生態環境保護更加重視、認識更加深入。”這是本次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人員的普遍感受。
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進駐以來,許多督察人員聽到了黨(dang) 政“一把手”主動談及生態環保,談及轉型發展,談及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如何推動地方整改,從(cong) 而起到促轉型、謀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我們(men) 的跟組記者也對多位地方黨(dang) 政“一把手”進行專(zhuan) 訪,聽到了他們(men) 的真實聲音。
談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認識:是全麵體(ti) 檢也是思想洗禮
多位被采訪的“一把手”都談到了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認識。
他們(men) 認為(wei) 督察是全麵體(ti) 檢——
北京市海澱區委書(shu) 記於(yu) 軍(jun) 表示,督察不僅(jin) 是對海澱區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北京一係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大考,也是對過去3年多來所做工作的檢視。
浙江省舟山市委書(shu) 記俞東(dong) 來認為(wei) 督察是對地方樹牢“四個(ge) 意識”、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的一次“政治體(ti) 檢”。
在督察組進駐央企時,四川省華鎣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王山表示,個(ge) 別央企出現的問題,也暴露了屬地管理的問題,“下一步,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對督察組指出的問題要加強監管,舉(ju) 一反三,對可能出現問題的企業(ye) 逐一排查。要動真碰硬,做好問題整改的跟蹤和督辦。”
他們(men) 認為(wei) 督察是思想觀念的洗禮——
“督察不僅(jin) 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起到強有力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更對地方黨(dang) 委政府在思想認識、發展理念以及治理能力方麵產(chan) 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北京市海澱區委書(shu) 記於(yu) 軍(jun) 強調。
“督察既是一次政治站位上的提升,又是一次思想觀念上的洗禮,對我們(men) 深入領會(hui) 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信心,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天津市北辰區委書(shu) 記馮(feng) 衛華認為(wei) ,督察促進北辰區進一步統一思想,把綠色發展理念貫徹到具體(ti) 工作中。
“2017年參加督察時,一位幹部認為(wei) 多建設幾個(ge) 綠化帶、公園,就是抓環保了。”一位督察人員說,“生態環境意識和理念認識不夠深入。”而現在,“一把手”們(men) 對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七大戰役”侃侃而談,對地方如何抓好生態環保中心工作如數家珍。
他們(men) 更認為(wei) 督察是重大契機——
北京市朝陽區委書(shu) 記王灝認為(wei)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不僅(jin) 是對地方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履行環保主體(ti) 責任進行的全麵檢驗和有力鞭策,更是指導、幫助地方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水平的重大契機。
“台州是製造之都,在發展過程當中尤其是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諸多方麵,還存在不足及薄弱環節。”浙江省台州市委書(shu) 記李躍旗把督察視為(wei) 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一次有力指導。
談督察助力高質量發展:是強勢動能更是轉型機遇
我們(men) 的記者跟隨督察組行走在多個(ge) 城市之間,聽到領導幹部關(guan) 於(yu) “高質量發展”的聲音不絕於(yu) 耳。顯然,在“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的大背景下,以犧牲環境換經濟效益的老路已走不通了。金山銀山根植於(yu) 綠水青山,借助督察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地方真正下定決(jue) 心走上提升創新能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道路。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督政”顯示強大威力,地方抓整改同時迎來發展機遇。從(cong) 一隅看全國,高質量發展已成大勢所趨,趨勢所在正是機遇所在。
北京市朝陽區委書(shu) 記王灝感受到“督察真正轉變了地方發展思路”。朝陽區從(cong) 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出發,進一步轉變發展思路,以減量發展倒逼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3年多來,區級累計投入354.1億(yi) 元用於(yu) 生態環境建設。同時,嚴(yan) 格遵守新增產(chan) 業(ye) 禁限目錄和工業(ye) 汙染行業(ye) 、生產(chan) 工藝調整退出目錄,改造低端產(chan) 業(ye) ,提升產(chan) 業(ye) 層級。
的確,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對黨(dang) 政“一把手”思想認識觸動較深。“2017年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指出的問題客觀公正、一針見血。從(cong) 我個(ge) 人來講,思想深處受到很大觸動。”天津市北辰區委書(shu) 記馮(feng) 衛華認為(wei) ,“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就要充分發揮‘關(guan) 鍵少數’的示範帶動作用。黨(dang) 委書(shu) 記作為(wei) 一個(ge) 地區領導班子的‘領頭雁’,必須堅持‘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掛帥出征、親(qin) 力親(qin) 為(wei) 。”
天津市北辰區在完成上一輪督察整改任務同時,不止步於(yu) 落實督察反饋意見,而是舉(ju) 一反三,堅決(jue) 淘汰落後產(chan) 能,積極引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推動產(chan) 業(ye) 向高端轉型。
而在浙江省舟山市委書(shu) 記俞東(dong) 來看來,督察使地方更加注重依法嚴(yan) 格落實環境標準、提高環境準入門檻,以更加完善的行業(ye) 環境標準引領體(ti) 係、更加規範的行業(ye) 環境管理體(ti) 係、責任更全麵壓實的環境治理體(ti) 係,推進企業(ye) 創新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
台州市委書(shu) 記李躍旗表示:“我們(men) 希望通過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把脈問診’,倒逼台州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水平的生態環境保護,從(cong) 而更好地助力整個(ge) 台州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當然,在具體(ti) 執行上,多位“一把手”也談到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如“責任與(yu) 壓力在向縣(市、區)和部門傳(chuan) 導中依然存在‘上緊下鬆’現象,縣(市、區)部分班子成員對生態環保認識還不夠到位,基層生態環保隊伍建設仍舊薄弱,生態環保工作長效機製還不健全等”。因此,不斷壓實地方黨(dang) 委政府落實“一崗雙責、黨(dang) 政同責”,真正將生態環境保護的認識落實到基層謀發展的“最後一公裏”,仍要不斷推動、久久為(wei) 功。
談督察解決(jue) 地方難題:是強大推力也帶來發展契機
“如果不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強力推進,恐怕現在有些問題也解決(jue) 不了。”在記者專(zhuan) 訪時,多位“一把手”有相同的感受,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推進地方解決(jue) 了很多難啃的“硬骨頭”。
2018年7月初,浙江省舟山市在接到上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後,5天時間,舟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密集召開3次會(hui) 議,研究部署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相關(guan) 事宜。
“所有整改項目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就是舟山普陀區蝦峙鎮河泥漕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非法填海項目。”公開信息顯示,這一船廠在未取得海域使用權的情況下,私自填海對船排進行了擴建,2014年被區海洋漁業(ye) 部門立案查處。但一直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的船廠在東(dong) 拚西湊交了罰款後,再無力承擔100多萬(wan) 元的項目整改、海域修複費用,一直未恢複海域原狀,被列入中央環保督察重點整改項目。
船廠連年虧(kui) 損,根本承擔不起海域修複費用;原先海域是什麽(me) 樣、怎樣才算恢複原狀?這些實際情況讓當地幹部產(chan) 生畏難情緒,村裏老百姓也不理解、不支持。
麵對困難,普陀區委、區政府統籌抓督導,成立協調小組,先後8次召開會(hui) 議推進整改工作;鎮、村具體(ti) 抓落實,組建工作專(zhuan) 班,協助開展整改的各項工作。此外,船廠也積極配合。2018年9月,河泥漕船廠違法圍填海項目根據違法圍填海項目整改驗收流程,通過層層把關(guan) ,成為(wei) 舟山市最先完成的整改任務。
不負青山,方得金山。
“工業(ye) 滲坑和汙泥處理曾是靜海的短板之一,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指出這些問題後,靜海區不遺餘(yu) 力地進行整改。”天津靜海區委書(shu) 記藺雪峰說,“現在,靜海區還不斷促進全產(chan) 業(ye) 鏈的完善,不搞‘一刀切’式關(guan) 停,實現了經濟效益增長。”
在浙江台州,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以來,台州市各級黨(dang) 政“一把手”高度重視解決(jue) 生態環境問題,溫嶺造船修船行業(ye) 整治等一批曆史遺留“老大難”問題得到了解決(jue) ,也給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騰出了發展空間。
如今,走在溫嶺的一處海岸邊,一艘艘巨大的船舶矗立在岸上。工作人員介紹說,昔日“髒亂(luan) 差”的船舶修造場景,如今經過整治,已成為(wei) 海天之間亮麗(li) 的“風景線”,“我們(men) 痛下決(jue) 心完成整改,並借機向綠色製造進行轉型。對此,我們(men) 要感謝督察組。”在船舶修造現場,一位當地負責人發出肺腑之言。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走到哪,就把督政的強大作用發揮到哪。隨著督察工作不斷深入,一批生態環境“老大難”問題得到解決(jue) ;一批違法違規項目得到叫停、整改;一批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加快落地;一批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綠色發展……真正取得了“中央肯定、地方支持、百姓點讚、解決(jue) 問題”的效果。
“督察使我們(men) 更加深刻地認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內(nei) 涵,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是最大的優(you) 勢,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zheng) 力。”這是地方黨(dang) 政“一把手”的共同心聲。
中國環境報記者李茹玉 秦超 童克難 王珊 鄒祖銘 於(yu) 天昊,執筆人張春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