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 全球教育專家共同探索新常態下課程教學模式
中新網上海11月9日(記者陳靜)當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人們(men) 的生活進入新常態,在此背景下,未來的課程如何滿足未來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應該如何把握教育新常態下的課程發展趨勢?
記者9日獲悉,在線上線下舉(ju) 行的第18屆上海國際課程論壇上,來自美國、英國、芬蘭(lan) 等多國和地區知名專(zhuan) 家深入對話,為(wei) 後疫情時代設置課程與(yu) 開展教學提供前瞻性思考。
英國布萊頓大學Ivor Goodson教授指出,麵對社會(hui) 的巨大不確定性,人們(men) 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場和理性選擇理論來解決(jue) “新常態”時代出現的課程與(yu) 教學問題,當務之急需要專(zhuan) 業(ye) 人員合作打造新學習(xi) 模式,提供解決(jue) 方案。美國亞(ya) 利桑那州立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Punya Mishra教授認為(wei) ,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以技術為(wei) 媒介的學習(xi) 將成為(wei) 教學的一大關(guan) 鍵。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黨(dang) 委書(shu) 記王牧華教授認為(wei) ,未來,課程開發應當整合校內(nei) 外和國內(nei) 外優(you) 質資源,在共建、共享、共發展原則引導下,以學生多元化、個(ge) 性化發展為(wei) 導向,積極構建有利於(yu) 學生個(ge) 性和創新發展的資源平台,搭建整體(ti) 貫通、個(ge) 性多樣、可選擇、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
強調學生應當成為(wei) 課程與(yu) 教學改革參與(yu) 者與(yu) 擁有者,是美國堪薩斯大學教育學院傑出教授兼澳大利亞(ya) 墨爾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Yong Zhao的觀點。這位學者從(cong) 學生視角出發,提出了鼓勵和支持學生自我決(jue) 策與(yu) 自我服務的具體(ti) 策略,為(wei) 新常態課程教學發展提供新思路。
據透露,論壇上,華東(dong) 師範大學課程與(yu) 教學研究所正式成為(wei)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係學校網絡國際中心(UNESCO ASPnet)的學術指導機構。華東(dong) 師範大學課程與(yu) 教學研究所的陳霜葉教授對記者直言了疫情中在線教育出現的“照搬課程表”“互動不足”與(yu) “欠缺學習(xi) 自主性”等課程教學問題。她認為(wei) ,這是傳(chuan) 統課堂麵授教學中隱藏的規訓與(yu) 監控方式在虛擬學習(xi) 空間上的慣性延續或衝(chong) 突。
陳霜葉教授指出,若要在線教育模式更多、更好地融入線下課程、課堂與(yu) 教學,新的混合教育製度就需要超越技術的視角,重構製度中的規訓與(yu) 監控機製,以更專(zhuan) 業(ye) 地課程與(yu) 教學設計給學生和學習(xi) 賦權。美國雪城大學教育學院Jing Lei教授也提及了混合學習(xi) 。這位學者介紹了美國K-12學校目前的做法,並分享了有效的策略和麵臨(lin) 的挑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