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拓展東融合作 廣西梧州全方位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發布時間:2020-11-26 19:04:00來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從(cong) 營商環境到交通基礎設施,再到產(chan) 業(ye) 項目,廣西梧州全方位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梧州市全麵推進綜合交通項目建設,打通交通大動脈,構建東(dong) 融大通道,為(wei) 實施東(dong) 融戰略提供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同時,創新招才引智製度和方法,更好發揮廣西東(dong) 融樞紐門戶作用,助推廣西與(yu) 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

  在產(chan) 業(ye) 方麵,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要求,加速產(chan) 業(ye) 集聚,建設產(chan) 業(ye) 集群。

  滔滔西江水,滾滾東(dong) 融潮。廣西梧州市是西江黃金水道上的龍頭城市,廣西地表水的80%從(cong) 這裏匯集流向粵港澳大灣區。

  站在90多米高的廣西西江船閘運營調度中心俯瞰,氣勢宏偉(wei) 的長洲水利樞紐工程盡收眼底,一艘艘3000噸以上運裝砂石、水泥的大船列隊通過船閘,駛往粵港澳大灣區。去年長洲船閘過貨量增長34.2%,突破1億(yi) 噸大關(guan) 達到1.3億(yi) 噸。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3月、4月下跌了近40%。經過半年的努力,現在與(yu) 去年同期持平。

  從(cong) 營商環境到交通基礎設施,再到產(chan) 業(ye) 項目,梧州全方位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從(cong) 一個(ge) 項目到一個(ge) 領域,再到一座城,梧州不斷深化拓展東(dong) 融合作層次,全力打造廣西東(dong) 融樞紐門戶城市,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對標大灣區營商環境

  在位於(yu)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的廣西碧清源環保投資有限公司,記者剛下車就聞到陣陣花香。公司辦公樓頂上和四周都種滿了花草,雖是初冬,但是各種鮮花仍競相盛開。

  “2013年,我們(men) 投資2億(yi) 元在這裏建廠,公司4年的產(chan) 值從(cong) 500萬(wan) 元上升到5000萬(wan) 元。而在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政策支持下,公司產(chan) 值從(cong) 5000萬(wan) 元到2.5億(yi) 元隻花了一年半時間。”公司總經理秦玉蘭(lan) 告訴記者,2015年,公司總部落戶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

  為(wei) 解決(jue) 企業(ye) 用地問題,梧州市深化工業(ye) 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出台《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工業(ye) 用地“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彈性年限出讓”實施細則》,對工業(ye) 用地實行差別化配置,累計向19個(ge) 產(chan) 業(ye) 項目租賃土地約2000畝(mu) 。與(yu) 廣東(dong) 肇慶市產(chan) 業(ye) 投資項目“雙容雙承諾”直接落地政策接軌,企業(ye) 與(yu) 試驗區簽訂雙向承諾書(shu) 後憑借回執即可開工建設。

  梧州市通過“網上辦”“碼上辦”等措施打通“跨省通辦”技術層麵的“腸梗阻”,在“一窗通辦”專(zhuan) 區開設“跨省通辦”專(zhuan) 窗,在政務服務24小時自助服務區新投用多台智能審批一體(ti) 機,助力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zhong) 少跑腿”。

  在萬(wan) 秀區城東(dong) 鎮黨(dang) 群企服務中心,記者看到這裏專(zhuan) 設了金融、企業(ye) 服務窗口,由銀行派人駐點服務,重點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今年7月至今,已為(wei) 企業(ye) 融資5700萬(wan) 元。

  “黨(dang) 群企服務中心,加了個(ge) ‘企’字,這是借鑒廣東(dong) 的做法。城東(dong) 鎮是工業(ye) 重鎮,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有15家,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和梧州高新區都坐落在鎮內(nei) ,全鎮一半的力量都用在服務企業(ye) 上。”城東(dong) 鎮鎮長陳宏燕說。

  城東(dong) 鎮位於(yu) 梧州市區東(dong) 北部,東(dong) 臨(lin) 廣東(dong) 省封開縣,是梧州市的東(dong) 大門和東(dong) 融橋頭堡。為(wei) 了擴展為(wei) 企業(ye) 服務的新平台,城東(dong) 鎮打造了“11124工作法”。即通過一家企業(ye) 建立一個(ge) 信息庫、一個(ge) 企業(ye) 交流群、一個(ge) 聯席機製,24小時為(wei) 團隊企業(ye) 不間斷服務。

  打通東(dong) 融大動脈

  作為(wei) 珠江幹流的西江,素有“黃金水道”之稱。長洲船閘共有四線雙向單級船閘,單向通過能力1.36億(yi) 噸,是世界內(nei) 河單向通航能力最大的船閘群。去年,共有15萬(wan) 多艘船舶過閘。隨著航道整治工程的完成,到明年西江能常年通行3000噸級船舶。

  航運基礎設施全麵提升,激活了梧州水運。今年1月至8月,梧州市完成水路貨物周轉量同比增長10%,增速全區第三;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2411萬(wan) 噸,全區排名第二,同比增長37.73%,增速全區第三;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5.35萬(wan) 標準箱,同比增長1.03%,集裝箱吞吐量占全區集裝箱吞吐量的66.58%,繼續保持廣西內(nei) 河港口集裝箱第一大港地位。

  近年來,梧州市全麵推進“水陸空”等交通項目建設,打通交通大動脈,構建東(dong) 融大通道,為(wei) 全市實施東(dong) 融戰略提供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今年以來,梧州市交通運輸部門開展基礎設施補短板‘交通網’建設三年大會(hui) 戰,列入自治區層麵‘交通網’推進項目30項,總投資677億(yi) 元。”梧州市發展改革委發展規劃科科長盛辛辛說。

  便捷的現代立體(ti) 交通網絡,形成了一條條通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大動脈,促使梧州市主動參與(yu) 產(chan) 業(ye) 分工,與(yu) 珠江—西江經濟帶沿線主要城市合作無縫對接。

  如今,梧州到廣州乘坐動車僅(jin) 需一個(ge) 多小時。除了交通無縫對接外,人才的融合也成為(wei) 梧州東(dong) 融的重頭戲。

  “東(dong) 才西用。”梧州市委組織部人才二科科長劉德林說,隻有主動融入新時代發展潮流,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落後思想觀念和體(ti) 製機製障礙,創新招才引智製度和方法,才能更好發揮廣西東(dong) 融樞紐門戶作用,助推廣西與(yu) 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

  為(wei) 了讓人才自由流動,梧州市積極與(yu) 廣東(dong) 省肇慶、雲(yun) 浮兩(liang) 市開展政務服務事項對接,打破地域、層級限製,先後與(yu) 兩(liang) 地簽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推動市場主體(ti) 登記注冊(ce) 、護士醫師執業(ye) 證書(shu) 核發、出生登記、就業(ye) 失業(ye) 登記、養(yang) 老保險關(guan) 係轉移接續、公積金提取等近40項政務服務事項異地可辦。

  通過舉(ju) 辦西江經濟發展論壇等方式,梧州市與(yu) 粵港澳大灣區多個(ge) 城市在社會(hui) 治安、城市治理、環境保護、醫療服務等方麵開展務實合作,其中與(yu) 肇慶、雲(yun) 浮、茂名合作推動醫療惠民項目,實現35項醫療檢驗結果互認。

  梧州市積極利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溢出效應,2018年以來共引進高層次人才超300人,引進和培育大數據應用、機器人等16個(ge) 創新創業(ye) 項目和團隊,並與(yu) 10多個(ge) 智庫建立戰略合作關(guan) 係,落地各類人才項目20多個(ge) 。

  搭建東(dong) 融合作平台

  從(cong)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南山公園最高點望去,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辦公大樓的造型就像一雙強壯的大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辦公樓旁的一條小河上有座橋叫大園橋。兩(liang) 省區以河為(wei) 界,對麵就是廣東(dong) 省肇慶市。“2014年10月20日,粵桂就在大園橋啟動了試驗區的全麵開發建設,這緊握著的雙手象征著廣西廣東(dong) 兩(liang) 省區的合作。”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管委會(hui) 主任鄭兆武說。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是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要求,加速產(chan) 業(ye) 集聚,累計注冊(ce) 企業(ye) 472家,其中85%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了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新能源與(yu) 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高端裝備產(chan) 業(ye) 、食品醫藥產(chan) 業(ye) 四大產(chan) 業(ye) 集群。

  藤縣中和陶瓷產(chan) 業(ye) 園是梧州東(dong) 融的一張名片。“為(wei) 了全力東(dong) 融,占地1000多畝(mu) 的物流園已經破土動工,預計2023年建成,建成後將成為(wei) 廣西最大的陶瓷產(chan) 業(ye) 物流園區,彌補梧州物流短板,運用物流大數據促進廣西陶瓷產(chan) 業(ye) 的發展,為(wei) 廣西陶瓷產(chan) 業(ye) 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奠定了基礎。”園區副主任韋長成說。目前,園區成功從(cong) 粵港澳大灣區的廣東(dong) 佛山引進了蒙娜麗(li) 莎、歐神諾、海鷗住工3家上市陶瓷企業(ye) 和瓷磚一線品牌陶瓷企業(ye) 簡一大理石,4家企業(ye) 總投資超過50億(yi) 元。

  據統計,去年梧州市新引進粵港澳大灣區項目209個(ge) ,占項目總數55%,到位資金169.35億(yi) 元,占新簽約項目到位資金54%。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