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關愛孤殘兒童彰顯小康成色(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9))

發布時間:2020-11-27 12:0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dang) 和政府關(guan) 心孤殘兒(er) 童注重實效,全麵落實相關(guan) 養(yang) 育和保障服務政策,確保他們(men) 獲得應有的權益和尊嚴(yan)

  全麵小康路上,一個(ge) 都不能少。走進內(nei) 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兒(er) 童福利院,深切感受到這句話的現實含義(yi) 。福利院裏的兒(er) 童在到來之前或遭遺棄、或身有殘疾,來到這裏之後均得到悉心養(yang) 護和精心照料,他們(men) 無憂無慮地接受教育、安心成長。

  “歡歡真棒,讓媽媽抱抱。”走進福利院1106室,“媽媽”高美麗(li) 正在陪早產(chan) 兒(er) 歡歡玩耍。模擬家庭的牆上貼滿了孩子與(yu) “爸爸”“媽媽”的合影,小書(shu) 架上還整齊碼放著他們(men) 的“家庭時光”手冊(ce) 。特教實驗班內(nei) ,特教老師忙著帶領孩子們(men) 學習(xi) 《零的認知》,“注意要寫(xie) 得長長圓圓的,沒有棱角,最後要封口,不能留小尾巴”。在律動教室,孩子們(men) 正跟隨老師一起伴著音樂(le) 節奏打拍子。“我們(men) 專(zhuan) 注兒(er) 童身心健康發展,不遺餘(yu) 力讓每一個(ge) 孤殘兒(er) 童都融入社會(hui) 大家庭,感受到社會(hui) 的溫暖,持續增強他們(men)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福利院副院長藺健介紹。

  “我叫雅妮,從(cong) 小在福利院長大,感謝這裏的一切”,聾啞女孩王雅妮用手語表達出心聲。2014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福利院,看望在這裏學習(xi) 和生活的兒(er) 童,鼓勵王雅妮和放假“回家”的大學生閆誌淨好好學習(xi) ,學業(ye) 有成。6年過去了,昔日的小女孩已經長大走向社會(hui) ,找到了工作。雅妮用手語說:“我想跟總書(shu) 記說,我現在很幸福。我會(hui) 繼續努力學習(xi) ,努力工作,為(wei) 社會(hui) 貢獻自己的力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hui) 福利和兒(er) 童保護製度不斷完善,黨(dang) 和政府對孤殘兒(er) 童的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成效進一步彰顯。在總體(ti) 機構和編製不增加的情況下,民政部專(zhuan) 門設立了兒(er) 童福利司,體(ti) 現出黨(dang) 中央、國務院對兒(er) 童福利工作的高度重視。

  全麵小康,關(guan) 鍵在全麵。我國是人口大國,有3億(yi) 多未成年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每一個(ge) 兒(er) 童都不能少。為(wei) 孤棄殘疾兒(er) 童兜住生活、教育、醫療等民生權益的底,確保一個(ge) 都不落下,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兒(er) 童權益、社會(hui) 發展進步的生動體(ti) 現。進入新時代,我國兒(er) 童福利工作樹起了一座新的裏程碑。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全國的兒(er) 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做到了無一人感染。這更加證明,黨(dang) 和政府關(guan) 心孤殘兒(er) 童注重實效,全麵落實相關(guan) 養(yang) 育和保障服務政策,確保他們(men) 獲得應有的權益和尊嚴(yan) 。

  “一切為(wei) 了孩子,為(wei) 了孩子一切”,福利院正門的顯示屏上,這句教育名言來回滾動。生命是獨特的存在,每一個(ge) 生命都應得到關(guan) 心、關(guan) 懷、關(guan) 愛,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對“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hui) 建設水平”作出新的重要部署。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健全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在工作人員的悉心培養(yang) 下,孤殘兒(er) 童這些“慢飛的天使”終將展翅翱翔、實現人生價(jia) 值。

  (作者為(wei) 本報新聞協調部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7日 05 版)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