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人民日報專題深思:向著新征程闊步前進

發布時間:2020-12-02 13:5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是我們(men) 黨(dang) 站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曆史交匯點上,對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戰略決(jue) 策的一次重要會(hui) 議,為(wei) 我們(men) 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科學指引。全會(hui) 將“十四五”規劃與(yu) 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係統謀劃和戰略部署,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建設擘畫了宏偉(wei) 藍圖。

  我們(men) 黨(dang) 曆來高度重視對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進行戰略謀劃,把宏偉(wei) 目標分解成一個(ge) 個(ge) 切實可行的具體(ti) 目標和任務,有步驟、分階段完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不斷取得新的勝利。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men) 黨(dang) 就開始研究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發展道路和基本規律。1964年,根據毛澤東(dong) 同誌建議,周恩來同誌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上正式提出“四個(ge) 現代化”的奮鬥目標,提出“在一個(ge) 不太長的曆史時期內(nei) ,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一個(ge) 社會(hui) 主義(yi) 的現代化的強國”。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誌明確提出“四個(ge) 現代化”如何更加符合中國實際、更加符合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規律的問題,並提出現代化建設“三步走”設想。黨(dang) 的十八大在黨(dang) 的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係列新部署新要求,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奮鬥目標。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從(cong) 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期。我們(men) 既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分兩(liang) 個(ge) 階段來安排。第一個(ge) 階段,從(cong) 2020年到2035年,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這把我們(men) 黨(dang) 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提前到2035年完成。第二個(ge) 階段,從(cong) 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

  從(cong)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的戰略安排,表明我們(men) 黨(dang) 對現代化的認識逐步深化細化,藍圖愈益明晰。一步一個(ge) 腳印,一步一個(ge) 台階,體(ti) 現著黨(dang) 領導人民接續奮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jue) 心和行動。我國現代化建設目標內(nei) 涵不斷豐(feng) 富,不單是經濟總量的增長,也是社會(hui) 全麵進步的實現。我們(men) 黨(dang) 提出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hui)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在內(nei) 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體(ti) 現著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作出的全麵規劃、整體(ti) 部署。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一代代中國人孜孜以求的強國夢,正在一步步變為(wei) 現實。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十四五”時期這五年非常關(guan) 鍵。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yu) 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盡管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國內(nei)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較突出,但我國製度優(you) 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feng) 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hui) 大局穩定,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在“十四五”時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作者為(wei) 上海市委黨(dang) 校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2日 09 版)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