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海南“控塑”探索全程閉環管理

發布時間:2020-12-02 14:15: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意味著海南“控塑”工作有了法律依據,正式全麵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飲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麵對“控塑時代”的到來,海南生產(chan) 、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和社會(hui) 各界準備如何?市民對“控塑”的看法和期許又如何?本報記者從(cong) 源頭到末端進行了調查采訪。

  構建全流程閉環管理體(ti) 係

  “控塑”範圍涉及兩(liang) 大類10小類製品

  據了解,2018年開始,海南省率先在全國開展“控塑”工作,並將之列入全省深化改革開放的12個(ge) 先導性項目之一,在相關(guan) 的製度創新方麵取得初步成效。

  截至目前,海南省發布了《海南省全麵禁止生產(chan) 、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實施方案》,成立海南省禁塑工作領導小組,發布《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海南省禁止生產(chan) 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第一批)》《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通用技術要求》等係列政策法規,建立了“控塑”名錄、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可追溯、塑料回收利用和部門聯合執法等製度,將塑料袋、餐具等兩(liang) 大類10個(ge) 小類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納入“控塑”範圍,構建形成了“法規+標準+名錄+替代產(chan) 品+可追溯體(ti) 係”的全流程閉環“控塑”管理體(ti) 係。

  為(wei) 確保“控塑”工作穩步推進,海南省堅持先易後難原則,自今年8月1日起, 分階段、分區域、分重點在全省黨(dang) 政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國企、學校、旅遊景區、大型商超、醫院等重點行業(ye) 場所開展“控塑”試點工作,目前試點單位替代品銷售總量約為(wei) 350噸,重點行業(ye) “控塑”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商場、超市、4A級景區等一些重點行業(ye) 場所,都簽訂了‘控塑’承諾書(shu) ,部分推廣應用全生物降解製品。”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土壤處有關(guan) 負責人說。

  多方培育替代品產(chan) 業(ye) 鏈

  7家省內(nei) 企業(ye) 初具規模

  對於(yu) “控塑”,公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就是替代產(chan) 品的使用成本和便利性問題。如果替代品物美價(jia) 廉,公眾(zhong) 理所當然樂(le) 於(yu) 接受。

  據了解,在培育發展替代品全產(chan) 業(ye) 鏈方麵,海南省工信廳、發改委,海口市、澄邁縣等協同推進海南全生物降解塑料產(chan) 業(ye) 發展,培育發展替代品全產(chan) 業(ye) 鏈。

  截至目前,海南已有7家省內(nei) 企業(ye) 具備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生產(chan) 能力,預計到年底可形成膜袋類產(chan) 能3.2萬(wan) 噸/年,餐飲具產(chan) 能約1.1萬(wan) 噸/年。同時發揮自貿港政策優(you) 勢,通過招商引資吸引中科院、中石化等8個(ge) 上遊原材料項目落地洋浦、海口和澄邁,預計投資總額逾24億(yi) 元,將於(yu) 2022年-2023年前後形成全生物降解材料及製品完整產(chan) 業(ye) 鏈。

  海南還注意多方麵推進材料產(chan) 業(ye) 研發創新,推動中科院理化所在海南籌建海南省降解塑料技術創新中心,推進降解塑料前瞻性技術研究、新產(chan) 品技術開發和檢驗檢測能力建設,搶占生物降解材料技術高地。

  如何煉就火眼金睛識別假冒偽(wei) 劣、以次充好塑料製品?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土壤處副處長公磊表示,“一方麵可通過產(chan) 品二維碼,進行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全流程追溯監管;另一方麵通過強化市場監督執法,查處傳(chuan) 統塑料袋塑料餐具的生產(chan) 、流通、銷售環節違法行為(wei) ,以及假冒、不合格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

  據了解,今年以來,海南嚴(yan) 格監管執法,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監督抽查塑料製品80批次,立案查處涉塑案件8宗,關(guan) 停取締廢塑料加工利用“散亂(luan) 汙”企業(ye) 33家,不斷倒逼相關(guan) 企業(ye) 提標、改造、升級。

  市民群眾(zhong) 普遍支持

  但涉及環節多,實施仍存難點

  “非常支持‘控塑’,大量的白色垃圾每天不斷累積,又不好降解,已經汙染了我們(men) 的環境。”家住海口和風江岸的文阿姨表示,不僅(jin) 自己要行動,還會(hui) 大力宣傳(chuan) 並讓身邊的家人朋友選擇文明環保的生活方式。

  市民王先生也有自己的環保小竅門:每次市場購物、買(mai) 菜都會(hui) 隨身攜帶帆布包,“不用花錢買(mai) 塑料袋,節約、方便,清洗後還可以循環使用。”

  在采訪過程中,多數市民對“控塑令”表示了支持。海南省禁塑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控塑”工作是海南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標誌性項目之一,也是保持一流生態環境的現實需要。

  盡管海南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控塑”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但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涉及生產(chan) 、分配、流通和消費等多個(ge) 環節,實施起來仍存在較大難度。

  “流通環節執法存在難度。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麵廣、應用場景多、監管對象數量龐大,不良商販存在製售使用假冒偽(wei) 劣產(chan) 品的空間。”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有關(guan) 負責人說。

  此外,農(nong) 業(ye) 廢棄物回收網絡不夠完善。據了解,目前海南農(nong) 膜及農(nong) 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網點多在鄉(xiang) 鎮,鄉(xiang) 村網點普及率還不夠高。海南省有資質的農(nong) 膜、農(nong) 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企業(ye) 不足,回收處置能力有限。

  暢通可降解產(chan) 品供銷渠道

  進一步降低替代品成本

  海南“控塑”工作如何深化認識、進一步開展?全省“控塑”工作動員電視電話會(hui) 議對其指明了方向。海南省常務副省長、省全麵禁止生產(chan) 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毛超峰在會(hui) 上指出,要抓住關(guan) 鍵環節,保持執法高壓態勢,謀劃好替代品布局,引導好消費習(xi) 慣和替代品使用,加強替代產(chan) 業(ye) 扶持等措施,推動“控塑”工作不斷深入開展。

  “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作為(wei) 從(cong) 無到有的產(chan) 品類型,其供銷渠道尚未通暢,存在很多斷點,給消費者和用戶采購使用帶來一定難度,需要加快供需對接,促進銷售渠道的成熟。”省禁塑辦有關(guan) 負責人說。

  據了解,傳(chuan) 統塑料產(chan) 品在生活中屬於(yu) 幾毛錢的低價(jia) 產(chan) 品,但替代品價(jia) 格是傳(chuan) 統塑料的2倍-4倍,對於(yu) 部分價(jia) 格敏感的應用場景,比如農(nong) 貿市場、小商品市場、街頭巷尾小店等,“控塑”替代品推廣有一定難度,需要做好引導工作,還要通過多種手段降低替代品成本。

  據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介紹,針對目前可降解塑料等替代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不成熟、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目前正在聯合海南省財政廳和省工信廳研究相應的產(chan) 業(ye) 引導和扶持政策,力求出台惠及可降解塑料製品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全產(chan) 業(ye) 鏈的係統性政策。

  接下來,海南省將在保障替代品供給的條件下,進一步擴大“控塑”目錄,增大“控塑”對塑料汙染減量的效果,同時加大可降解材料研發力度,開發更多適應海南地理環境的新型可降解材料和製品。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