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生態文明建設壓力疊加 “綠色治理”如何再發力?

方堃 李典 發布時間:2020-05-27 14:13:00來源: 中新社

  在發展環境麵臨(lin) 深刻變化的當下,生態文明建設處在壓力疊加、攻堅突破的窗口期。兩(liang) 會(hui) 期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如何持續發力,助力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成為(wei) 代表們(men) 關(guan) 注的熱點。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方敏表示,通過十餘(yu) 年的生態省建設,浙江2019年順利通過生態環境部組織的驗收,成為(wei) 中國首個(ge) 通過生態省驗收的省份。

  然而,麵對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方敏認為(wei)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麵臨(lin) 的機遇與(yu) 挑戰並存。“任務雖艱巨,但推進‘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信號十分強烈,其中破題的關(guan) 鍵在於(yu) ,通過統籌生產(chan) 、生活、生態空間布局,調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推進生產(chan) 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化轉型,實現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

  一方麵,“綠色治理”需做減法。

  “減法”,在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看來,是整合各方資源,建設一套全係統聯防聯動的汙染防治監管體(ti) 係。

  以大氣汙染防治為(wei) 例,他建議健全和強化“網格化”大氣汙染防治的組織、考核、預警和技術體(ti) 係。建立以區縣為(wei) “一級網格”,鄉(xiang) 鎮、街道為(wei) “二級網格”,行政村、社區、工業(ye) 園區等為(wei) “三級網格”組織結構並配備專(zhuan) 職網格員,明確一級統籌、二級實施、三級協助的網格職責分工,推動大氣汙染防治監管關(guan) 口整體(ti) 前移,將管理觸角延伸至基層,從(cong) 而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置各類大氣汙染問題和風險隱患,形成全方位覆蓋的大氣汙染防治監管網絡。

  另一方麵,“綠色治理”需做加法。

  “生態文明建設絕不是孤立進行的,總是與(yu) 工業(ye) 化、城市化等發展相輔相成。”全國人大代表、紹興(xing) 市柯橋區漓渚鎮棠棣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劉建明建議,國家應通過政策導向,推動企業(ye) 開展技術革新和群體(ti) 創新,引導企業(ye) 增加生態治理的研發投入,讓量變產(chan) 生質變,從(cong) 而不斷迸發出突破性技術。

  針對當下減排任務大、生態係統問題多、環境風險防範難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新村街道梨樹園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餘(yu) 梅建議,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ti) 係,推動低碳循環發展。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