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以實際行動展現青海的生態責任擔當

發布時間:2020-08-24 09:54:00來源: 青海日報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生態屏障”“地球第三極”,生態報國是青海義(yi) 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和時代擔當,我們(men) 要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引領,以實際行動展現青海的生態責任擔當。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一係列要求,作出一係列部署,推動我國走向社會(hui) 主義(yi) 生態文明新時代。2016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青海時指出:“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wei) 重要的基礎。青海最大的價(jia) 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實現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是我們(men) 不遺餘(yu) 力抓生態、抓環保的強大動力,也使我們(men) 更加明確了青海在全國的戰略地位,保護好生態,我們(men) 責任重大。

  加強生態保護是青海立省之本。青海是世界四大無公害超淨區之一,是我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是全球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亞(ya) 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重要啟動區,生態環境關(guan) 係到全國乃至全球的生態安全和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極其重要的生態地位賦予了青海極其重大的生態保護責任。青海處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最前沿,每年向全國輸送的不僅(jin) 是幹淨的水流、清潔的能源,還肩負著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育高寒生物資源、提供多層次碳匯服務的重要使命,對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性尤其突出,保護生態環境不可懈怠、不可大意。我們(men) 要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責任感,全麵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意義(yi) 、生態意義(yi) 、民生意義(yi) 、可持續發展意義(yi) 的認識,為(wei) 建設美麗(li) 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擔當青海責任。

  我們(men) 要始終牢記“紮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要求和“三個(ge) 最大”的省情定位,踐行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處理好發展與(yu) 保護的關(guan) 係,奮力推進“一優(you) 兩(liang) 高”戰略,在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等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堅持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不動搖,推動形成人與(yu) 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要以在全國率先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自然保護區為(wei) 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wei) 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為(wei) 總目標,完善頂層設計,理順管理體(ti) 製,創新運行機製,加強監督管理,強化政策支持,形成生態保護的新體(ti) 製、新模式,促進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生態,關(guan) 係人類社會(hui) 永續發展。生態興(xing) 則文明興(xing) ,生態衰則文明衰。站在新起點,我們(men) 要繼續立足“三個(ge) 最大”省情定位,深化推進綠色發展認識,以實際行動展現青海的生態責任擔當,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wei) 共識和行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把國家公園建設得越來越好,為(wei) 國家公園建設提供青海經驗,為(wei) 構建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貢獻青海力量。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