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四川省將打造大峨眉大九寨先行示範區

發布時間:2022-08-18 09:57:00來源: 四川日報

  近日,一場關(guan) 於(yu) 大九寨環線客流量、國省道車輛承載能力的研判分析會(hui) 在交通運輸廳舉(ju) 行,為(wei) 大九寨環線交旅融合相關(guan) 方案的編製“破難”。

  交通運輸廳把“深化交旅融合”列入今年工作重點“清單”。近期,四川省正以大九寨、大峨眉兩(liang) 個(ge) 文旅品牌為(wei) 重點加快編製大九寨、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範區建設方案,完善“快旅慢遊”交通基礎網絡,擬於(yu) 年內(nei) 出台。

  打造品牌

  依托文旅資源開發新產(chan) 品

  “這裏拍一個(ge) !”日前,雅康高速天全服務區的室外“318自駕打卡地”,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拍照。

  雅康高速是首條通往甘孜涉藏地區的高速公路,線路走向與(yu) “景觀大道”國道318平行。依托天全服務區,全國首個(ge) 熊貓主題服務區打造落地。大熊貓文創館、大熊貓雕塑和壁畫、“318自駕打卡地”……服務區內(nei) 融合了大熊貓和318國道主題元素,8400平方米的商業(ye) 綜合體(ti) 提供特色美食、茶飲、文創潮品銷售等服務,另外,還可停車、加油、住宿等。服務區內(nei) 的“川藏公路館”陳列著川藏公路建設曆史資料,可直觀看到四川涉藏地區交通的巨大變化。

  以高速公路服務區為(wei) 載體(ti) ,打造網紅打卡點、公路博物館,是四川交旅融合的一種全新探索,大力發展“服務區+”路衍經濟,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向旅遊、文化、生態、消費等複合功能性服務區轉型升級,以服務區經濟新業(ye) 態引領交通、旅遊、消費融合發展。“讓交通和旅遊、文化深度融合,開發打造交通文化旅遊新產(chan) 品,鍛造新品牌,催生新業(ye) 態。”交通運輸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十三五”期間,四川省即開始了交旅融合的嚐試。初期以“道路通達”為(wei) 主要目的,至2020年底,全省606家3A級及以上旅遊景區全部實現了公路連通,其中80%的5A級景區通達二級及以上公路,建成了一批交旅融合精品工程。

  進入“十四五”以來,四川省創新推進交旅融合,交通運輸、發展改革、文化旅遊等部門聯合製定下發指導意見和方案規劃,圍繞九寨溝—黃龍、大熊貓、峨眉山—樂(le) 山大佛等重點文旅品牌和紅色遺跡遺存推進“交通+旅遊”“交通+文化”深層次融合發展。依托十大文旅品牌,打造係列旅遊交通精品線路,圍繞紅色、生態、文化、康養(yang) 四大旅遊主題和鄉(xiang) 村旅遊業(ye) 態,打造主題旅遊精品線路。建設川藏公路博物館“1+6+N”展示體(ti) 係,深度挖掘川藏公路文化內(nei) 涵,在國道317線、國道318線和涉藏地區高速公路沿線建設6個(ge) 分館及若幹個(ge) 遺址遺跡展示點。

  快進慢遊

  構建環線內(nei) 特色交通網

  兩(liang) 個(ge) 交旅融合示範樣板率先打造——交通運輸廳正在謀劃建設大峨眉、大九寨等交旅融合先行示範區,擬以峨眉山、樂(le) 山大佛等大峨眉區域核心景區和九寨溝、黃龍等大九寨區域核心景區為(wei) 重點,構建大峨眉、大九寨旅遊環線,同步提升交旅融合服務水平。

  交通運輸廳規劃處人士表示,先行示範區將通過優(you) 化旅遊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拓展高速公路服務設施功能、完善普通公路服務設施布局、強化客運樞紐服務功能等,形成“快進慢遊”旅遊交通基礎設施網絡。

  以大峨眉為(wei) 例,到峨眉、樂(le) 山、眉山等核心景區雖有高速公路、鐵路、在建機場,形成了綜合立體(ti) 交通雛形,但建設方案又規劃了新的高速公路。“從(cong) 目前的交通量來看,連通大峨眉與(yu) 外界、大峨眉環線內(nei) 部的幹線公路比較單一,遠期看承載能力恐怕不夠。”上述交通運輸廳規劃處人士介紹,比如,大峨眉旅遊環線內(nei) 的知名景點中,樂(le) 山到峨眉山、七裏坪、周公山、瓦屋山雖然有路,但多為(wei) 三級公路,高峰期車輛擁堵。為(wei) 了讓這些景點間實現快速連接,四川省正加速推動樂(le) 山到滎經高速公路項目,形成大峨眉區域東(dong) 西向高速主骨架,實現上述景區快速直達。

  成都到樂(le) 山目前僅(jin) 建成成樂(le) 高速公路,成都到峨眉山還沒有直達高速公路、須經樂(le) 山繞行。四川省正在加快推進新津至峨眉、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經眉山至樂(le) 山、邛崍經蘆山至滎經等高速公路項目,進一步加密成都至大峨眉區域高速公路,屆時,成都東(dong) 部、中部、西部片區將至少有一條通往大峨眉區域高速通道,成都與(yu) 峨眉山實現高速直達,成樂(le) 高速通行壓力也將得到緩解。

  高速公路建設完善“快進”交通網絡,讓遊客可以快速進入旅遊區域;“慢遊”交通網絡則通過加強公路交通與(yu) 城市道路、景區道路的順暢連接,在有條件的地區形成旅遊環線。比如,將依托S104等普通國省幹線,打造大峨眉旅遊主環線,串聯樂(le) 山大佛、峨眉山、碧峰峽、蒙頂山等旅遊資源,形成銜接順暢、特色突出的全域慢遊網。

  公路也將成為(wei) 景點的一部分。位於(yu) 大九寨旅遊環線內(nei) 的新川九路,就是示範和標杆。這條連接黃龍、九寨兩(liang) 大世界自然遺產(chan) 、5A級風景區的公路,沿線經過了3個(ge) 國家公園、數個(ge) 景區,“最鮮明的特點,它是一條旅遊公路。”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設計人員介紹,新川九路秉承“全走廊交旅融合,路景遊一體(ti) 化;全通道綜合協調,融合區域發展”設計思路,不僅(jin) 安全暢通,更融景觀、慢遊、智能為(wei) 一體(ti) ,提升了遊客的旅遊體(ti) 驗。

  全省的交旅融合特色交通網將在2025年底前形成。根據“十四五”交旅融合發展方案,將暢通“大通道”,實現全省5A級景區高速公路全覆蓋,增加進出川省際通道,實現省外遊客快進快入;建設“大廊道”,提升旅遊幹線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完善公路旅遊標識、旅遊廁所、旅遊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便捷“最後一公裏”,結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大力實施旅遊路提升工程,實現3A級及以上景區和重點鎮村通四級雙車道及以上公路。

  運遊融合

  提高多種交通間換乘效率

  “成蘭(lan) 鐵路通車後,鬆潘站預計客流量多少?客運車輛接駁,國道213線承載能力夠嗎?”近日,就大九寨環線交旅融合相關(guan) 方案的編製,省交通運輸廳規劃處、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省交通運輸發展戰略和規劃科學研究院的相關(guan) 人員進行研討。

  成蘭(lan) 鐵路預計2023年通車,作為(wei) 大九寨旅遊環線內(nei) 重要的鐵路通道,它將帶來龐大的客流。未來,坐火車進大九寨的遊客,將通過客運班車、租車等到達目的地。因此,方案編製組人員著力對沿線車站客流量進行預估,對站點附近的客運站、班線車輛進行評判。“目的是提高換乘效率。”交通運輸廳相關(guan) 人士說,將支持有條件的客運樞紐向“運遊融合”發展轉型,在重點旅遊城市推進“客運樞紐+旅遊集散中心綜合體(ti) ”建設,發展聯程運輸。

  四川省還將在運遊服務上創新探索。比如,探索在阿壩州、甘孜州等自駕需求旺盛地區的樞紐站場,設置“落地自駕、異地還車”的汽車租賃點,鼓勵開展預約租車、定製包車等個(ge) 性化旅遊運輸服務;在大峨眉旅遊環線內(nei) ,鼓勵開行跨行政區域的旅遊班線,增設或加密中心城區至重要景區景點、毗鄰區域重要景區景點之間的旅遊客運專(zhuan) 線,通過增加產(chan) 品供給,引導遊客“深入遊”“深度遊”。

  奔跑在全省鄉(xiang) 村的“金通工程”車輛,已經加入了交旅融合的行列。

  暑假,到眉山市丹棱縣老峨山風景區的遊客驚喜地發現,當地開行了“金通工程”旅遊客車。不少遊客把自駕的車停在停車場,坐旅遊客車上下山,方便、安全;綿陽江油市專(zhuan) 門推出到旅遊景點的直通車,遊客進入江油市境內(nei) ,通過線上操作,就能輕鬆找到“金通旅遊直通車”的景區線路,乘坐鄉(xiang) 村客運旅遊服務“金通工程”車輛到達目的地;攀枝花結合“金通工程”,開通了大田石榴節專(zhuan) 線等鄉(xiang) 村旅遊班線,吸引大量遊客近郊遊、鄉(xiang) 村遊……

  交通運輸廳道路運輸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四川省將繼續探索“金通工程+鄉(xiang) 村旅遊”模式,推進鄉(xiang) 村客運網與(yu) 旅遊網融合發展,讓“鄉(xiang) 村旅遊”出行更加便捷。

  今年初,“天府暢行”正式上線“天府通辦”APP,為(wei) 公眾(zhong) 提供綜合性主題出行服務。該產(chan) 品的推出,是交通運輸廳與(yu) 旅遊等部門建立常態化信息資源共享機製,開展“交通+旅遊”數據資源共享應用的成果。這樣的“運遊一體(ti) 化”服務,在四川交旅融合深度推進中,還將不斷誕生。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十年變遷說西藏

    西藏是我生活了四十五年的第二故鄉,雖然多年前返回四川後供職於蓉城高校,但難舍高天厚土的情感常繞心懷,於是年年穿梭於四川和西藏,見證了西藏這十年的發展。 [詳細]
  • 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將建犛牛產業園

    壤塘縣崗木達鎮明達村工作組在草原上為村裏的犛牛打耳標。今年6月底以來,壤塘縣以“摸家底、搞產業”為目標,啟動“數犛牛”專項工作,以推動犛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助農增產增收增效。 [詳細]
  • 四川省阿壩州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片區種群棲息地監測工作

    為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阿壩片區保護,近年來,大熊貓國家公園阿壩分局紮實開展以大熊貓主食竹、大熊貓疫病調查、大熊貓數量分布及棲息地生態為主要內容的監測工作。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