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海多舉措加大水生態治理保護 推動“治標”轉向“治本”

發布時間:2022-09-16 10:2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記者15日從(cong)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近年來,青海省注重綜合治理、係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上下遊、左右岸、河與(yu) 湖、水質與(yu) 生態、工程與(yu) 科研相結合,係統推進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治理項目資金投入,累計安排中央和省級水汙染防治資金6.81億(yi) 元,實施16個(ge) 重點生態治理項目,綜合施策取得明顯成效。

  青海湖位於(yu) 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總麵積4625.6平方公裏,是中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流域是維護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生態安全和中國西北部大環境生態平衡的重要水體(ti) ;是控製西部荒漠化向東(dong) 蔓延、保障東(dong) 部農(nong) 業(ye) 區生態安全的天然屏障;是高原生物基因庫,國際候鳥遷徙通道重要節點;是中國內(nei) 流區完整水循環水生態過程的典型區域,形成了特有的“草—河—湖—魚—鳥”共生生態鏈,極具代表性。

  據介紹,近年來,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結合協同推進兩(liang) 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堅持“減汙擴容”協同增效,支持建成日處理規模分別為(wei) 1000噸和3000噸的黑馬河鄉(xiang) 、二郎劍景區汙水處理廠,剛察縣汙水處理廠尾水濕地,鳥島汙水處理站擴容提質和配套管網等工程,入湖汙染負荷大幅降低。推進南北岸統籌同治,組織海南州、海北州同步實施水汙染防治和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開展匯水支流沿岸汙染物清理,建設沿線生態阻隔淨化工程,並在黑馬河、倒淌河、泉吉河、哈爾蓋河、甘子河同步建設了5個(ge) 水質監管工作站。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還協調幫扶指導海西州、海北州,在布哈河治理項目上堅持統籌謀劃、科學布局、分段施策原則,將“點狀”工程優(you) 化為(wei) “帶狀”工程,沿河打造近70公裏的生態廊道,布哈河全流域治理總投資達2.86億(yi) 元,是近年來單體(ti) 投入最大的河流。並分三批次安排9450萬(wan) 元,支持青海湖景區管理局開展湖域新生環境問題研究治理,實施青海湖重點水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與(yu) 修複工程,推動治理從(cong) “治標”向“治本”轉變。

  此外,針對青海湖高原鹹水湖、礦化度較高、現行監測評價(jia) 標準規範適用性不強等現狀,圍繞本底判定、指標確定、標準製定和技術創新等方麵開展研究,還形成了一套具有較強推廣價(jia) 值的研究成果。並圍繞青海湖裸鯉洄遊生境構建,選擇河長適中、基礎較好、難度較低的泉吉河創新實施流域水環境治理與(yu) 生境修複試點工程。同步謀劃青海湖裸鯉水生態環境監測體(ti) 係建設項目,為(wei) 其他具備青海湖裸鯉洄遊條件的河流實施同類項目提供科學技術支撐。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表示,後期將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繼續監督指導地方實施好青海湖流域係統保護治理、入湖河流水生態保護修複及水生態狀況調查評估等項目,確保有序實施、取得實效。進一步加強青海湖流域治理項目督導,推進布哈河上下遊協同治理,全程跟蹤指導泉吉河流域水環境治理與(yu) 生境修複工程實施,借助裸鯉水生態環境監測體(ti) 係建設,努力打造“三水”統籌與(yu) 生物多樣性保護高度契合的項目典範,並在青海湖流域推廣。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