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十年建小型蓄水保土工程7739項,整改河湖“四亂”超千項
圖為(wei) 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張世豐(feng) 參加“青海這十年”青海省水利廳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 張添福 攝
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張世豐(feng) 21日在西寧介紹,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青海省水利係統立足“三個(ge) 最大”省情定位,落實最嚴(yan) 格水資源管理製度,大力實施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持續強化水生態文明建設,切實擔負起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的責任。
當日,張世豐(feng) 參加青海省政府新聞辦“青海這十年”青海省水利廳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時介紹,青海省最嚴(yan) 格水資源管理製度全麵落實,建立了實行最嚴(yan) 格水資源管理製度體(ti) 係、指標體(ti) 係和考核體(ti) 係,水資源開發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製納汙“三條紅線”指標連續9年完成國家控製年度目標,2021年,全省用水總量24.02億(yi) 立方米,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100%,水資源剛性約束作用進一步凸現。
同時,青海省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紮實推進。綜合治理小流域186條,興(xing) 建小型蓄水保土工程7739項,新建淤地壩26座,新修水平梯田3.17萬(wan) 公頃,水利行業(ye) 治理水土流失麵積3568.43平方公裏,全社會(hui) 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麵積1.39萬(wan) 平方公裏,2021年水土保持率達到76.87%,實現生產(chan) 建設項目水土保持遙感監管全覆蓋。
圖為(wei) 青海黃河流域。(資料圖) 李玉峰 攝
張世豐(feng) 說,青海省水生態保護修複煥發生機,創建西寧市、海北州2個(ge) 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打造了西寧市“河湖清”高原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海北州金銀湖水環境修複、青海湖湟魚洄遊通道建設等10項水係連通工程建成發揮效益,完成國土綠化水利配套麵積10餘(yu) 萬(wan) 畝(mu) ,創建13個(ge) 國家水利風景區、5個(ge) 省級水利風景區,實施3個(ge) 水係連通及水美鄉(xiang) 村試點縣建設,督促221座運行水電站安裝生態基流監控設施,明確162座水電站生態流量下泄指標並落實生態基流下泄工程措施,河道生態基流保障和監管持續加強,河湖麵貌發生根本性變化,有效維護了河流健康生命。
青海省水利廳河湖管理處處長程鵬介紹,該省建立了省委書(shu) 記、省長任雙總河湖長的省到村五級河湖長體(ti) 係,全省落實河湖長6723名、河湖管護員15980名,結合該省實際,創新設立了馬背河湖長、摩托車巡護隊等民間河湖長。
“河湖長製工作製度持續健全,率先在黃河流域九省區出台施行《青海省實施河長製湖長製條例》,河湖長製邁入法治軌道。”程鵬說。
目前,青海省全麵完成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名錄內(nei) 3518條河流、242個(ge) 湖泊管理範圍劃定工作。2018年以來,全省累計排查整改河湖“四亂(luan) ”問題1680項,取締非法采砂點81處,整治違規利用岸線項目41項,流域生態環境大幅改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持續6年“綠盾”行動 推動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記者21日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青海省持續6年開展“綠盾”強化監督專項行動,有效遏製了無序開發建設活動對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的影響,推動了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詳細] -
青海初步建成“天地空”三位一體化監測網的“火眼金睛”
青海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青海這十年”——氣象專場新聞發布會。青海省氣象局副局長李林在發布會上表示,10年來,青海初步建成“天地空”三位一體化監測網的“火眼金睛”。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