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講“黃河故事” 青海省級河湟文化(海東)生態保護實驗區獲批複

發布時間:2022-09-22 14:4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講“黃河故事”青海省級河湟文化(海東(dong) )生態保護實驗區獲批複
圖為(wei) 在青海省海東(dong) 市舉(ju) 辦的河湟文化藝術節。(資料圖) 海東(dong) 市文體(ti) 旅遊廣電局 供圖

  千百年來,九曲黃河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guan) 中文化、齊魯文化等。

  位於(yu) 中國西北的青海省,是中華民族母親(qin) 河黃河的發源地。中新網記者21日從(cong) 青海省海東(dong) 市官方獲悉,目前,省級河湟文化(海東(dong) )生態保護實驗區已獲批複,這是該市繼土族文化(互助)生態保護實驗區、循化撒拉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之後,海東(dong) 市又一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圖為(wei) 青海省海東(dong) 市文化藝術展示。(資料圖) 海東(dong) 市文體(ti) 旅遊廣電局 供圖
圖為(wei) 青海省海東(dong) 市文化藝術展示。(資料圖) 海東(dong) 市文體(ti) 旅遊廣電局 供圖

  海東(dong) 市文體(ti) 旅遊廣電局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至此,青海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中,海東(dong) 市創建數量居全省之首,“本次省級河湟文化(海東(dong) )生態保護實驗區的批複,為(wei) 海東(dong) 市進一步推動青海黃河流域文化遺產(chan) 整體(ti) 性保護,創建國家級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河湟文化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nei) 涵具有地域文化的獨特性、曆史文化的厚重性、民族文化的融合性、民間文化的多元性、生態文化的立體(ti) 性。

  黃河流經海東(dong) 市,該市是河湟文化的發祥地、核心區和承載區,文化遺產(chan) 資源豐(feng) 厚,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440項,其中國家級22項、省級59項、市級222項、縣級136項;建成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生產(chan) 性保護基地各1處,省級青繡工坊13家,省級非遺傳(chuan) 承基地9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9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省級136處、縣級244處。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為(wei) 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jia) 值,講好“黃河故事”,近年來,海東(dong) 市深入挖掘河湟文化蘊含的時代價(jia) 值,成功舉(ju) 辦青海絲(si) 路花兒(er) 藝術節暨河湟文化藝術節、黃河(河湟)文化高峰論壇、“青海年·醉海東(dong) ”等品牌文化活動,頒布實施首部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化的地方性法規《海東(dong) 市河湟文化保護條例》。

圖為(wei) 青海省海東(dong) 市非遺展示。(資料圖) 海東(dong) 市文體(ti) 旅遊廣電局 供圖
圖為(wei) 青海省海東(dong) 市非遺展示。(資料圖) 海東(dong) 市文體(ti) 旅遊廣電局 供圖

  此外,海東(dong) 市還建設了河湟文化博物館、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喇家遺址博物館)、瞿曇文化旅遊景區、土族故土園、撒拉爾故裏民俗文化產(chan) 業(ye) 園、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ti) 驗地、青繡總部經濟等重點文旅項目,與(yu) 沿黃城市共同發布《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化海東(dong) 宣言》,簽訂文旅發展合作協議,深入推動了河湟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海東(dong) 市文體(ti) 旅遊廣電局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設立省級河湟文化(海東(dong) )生態保護實驗區,是海東(dong) 市推動新時代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弘揚創新發展的具體(ti) 實踐,也是打造河湟文化新高地取得的重大成果,對堅定文化自信,保護傳(chuan) 承弘揚河湟文化,提升社會(hui) 文明程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持續打造“彩陶故裏、拉麵之鄉(xiang) 、青繡之源、醉美海東(dong) ”文化旅遊品牌,促進全市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據悉,今後,海東(dong) 市將按照《青海省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相關(guan) 要求,貫徹《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條例》《海東(dong) 市河湟文化保護條例》,進一步做好頂層規劃設計,加快編製《省級河湟文化(海東(dong) )生態保護區保護規劃》及實施方案,實施河湟文化遺產(chan) 整體(ti) 性保護,啟動文化遺產(chan) 分類保護計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密集、文化生態良好的村落、鄉(xiang) 鎮、基地建立名錄,進行小型區域性整體(ti) 保護,並對標誌性場地進行掛牌,加快推進省級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做好創建國家級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區基礎工作。

  據中新網記者了解,為(wei) 統籌推進創建國家級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區工作,海東(dong) 市將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納入全市總體(ti) 規劃布局和重要工作目標,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於(yu) 2021年1月啟動創建國家級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區工作,並在政策、組織和資金等方麵給予全力支持。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