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保護治理攻堅戰有了“作戰指南”
《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黃河流域森林覆蓋率達到21.58%,水土保持率達到67.74%,退化天然林修複1050萬(wan) 畝(mu) ,沙化土地綜合治理136萬(wan) 公頃,地表水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水體(ti) 比例達到81.9%,黃河幹流上中遊水質達到Ⅱ類。
寬闊的湖麵倒映著漫天雲(yun) 彩,岸邊開著絢麗(li) 的花朵,湖畔遊弋著赤麻鴨、灰雁、天鵝……被稱作中國“最美濕地”的四川省若爾蓋草原濕地,提供了黃河上遊幹流枯水期40%、豐(feng) 水期26%的水量,是黃河上遊水源主要補給地和生物多樣性關(guan) 鍵區,也是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位於(yu)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若爾蓋草原濕地環境持續改善,但由於(yu) 受地形地貌複雜、氣候變化劇烈、自然災害頻發等影響,若爾蓋局部地區濕地萎縮、草地退化、河岸侵蝕、森林減少等重要生態屏障功能下降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為(wei) 了推進包括若爾蓋草原濕地在內(nei) 的黃河流域生態係統保護與(yu) 修複,生態環境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了《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黃河流域森林覆蓋率達到21.58%,水土保持率達到67.74%,退化天然林修複1050萬(wan) 畝(mu) ,沙化土地綜合治理136萬(wan) 公頃,地表水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水體(ti) 比例達到81.9%,地表水劣Ⅴ類水體(ti) 基本消除,黃河幹流上中遊(花園口以上)水質達到Ⅱ類,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比例不低於(yu) 90%,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ti) 消除比例達90%以上。
生態環境部表示,《行動方案》聚焦流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統籌補短板、防風險、強生態、提能力、抓示範,著力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水環境質量不及全國平均水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黃河流域覆蓋青海、四川、甘肅、寧夏、陝西等9省區。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說,水資源短缺是黃河流域的突出特點,而黃河汙染最重的是在中遊部分地區。
如何治理水環境,解決(jue) 汙染等問題?張波說,工業(ye) 企業(ye) 要進園區,園區須建設汙水集中處理設施,穩定達標排放。除了工業(ye) 園區汙染治理要補欠賬外,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的短板也要加快補齊。“相對來說,沿黃省區的經濟還不是那麽(me) 發達,地方財政也不是很富裕,在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黑臭水體(ti) 治理等方麵存在短板。”張波說,中遊部分城市環境衛生管理粗放,汙水、垃圾沿河傾(qing) 倒甚至直排雨水管道的現象屢見不鮮,旱季“藏汙納垢”、汛期“零存整取”,城市麵源汙染嚴(yan) 重。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也多次通報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破壞的典型案例。比如寧夏平羅化工產(chan) 業(ye) 園,有近70萬(wan) 噸處理後的超標尾水排放到距黃河幹流僅(jin) 2.6公裏的尾水庫暫存,最終通過滲漏等方式排入外環境,給黃河帶來嚴(yan) 重汙染隱患。該產(chan) 業(ye) 園汙水處理設施長期運行不正常,大量未經處理的汙水去向不明。
在黃河的陝西段,督察組發現,2013年以來,陝西省韓城市在黃河幹流河道長期違法傾(qing) 倒固體(ti) 廢物約126萬(wan) 立方米,侵占河道379畝(mu) ,嚴(yan) 重影響行洪安全和生態功能。在黃河一級支流雙橋河沿線,企業(ye) 非法傾(qing) 倒采選尾礦砂的問題突出。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陸軍(jun) 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黃河治理保護工作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黃河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但是當前黃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工業(ye) 、城鎮生活、農(nong) 業(ye) 麵源和尾礦庫汙染,加之水資源短缺,水資源開發強度高,農(nong) 業(ye) 用水效率不高,使得部分地區汙染問題突出,部分支流生態流量不足,水環境質量總體(ti) 差於(yu) 全國平均水平。
針對生態保護治理難點深入攻堅
“《行動方案》就是針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難點痛點深入攻堅,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陸軍(jun) 說。
《行動方案》提出了黃河生態保護治理重點攻堅五大行動,包括推動河湖生態保護治理行動,加快汙染水體(ti) “消劣”達標,保障生態流量,推進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加快工業(ye) 企業(ye) 清潔生產(chan) 和汙染治理,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推進城鎮汙水收集管網補短板,加強汙水汙泥處理處置,綜合整治城市黑臭水體(ti) ;加強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防治,強化養(yang) 殖汙染防治,加快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維護上遊水源涵養(yang) 功能,加強中遊水土流失治理,強化下遊及河口綜合治理和保護修複,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生態保護修複行動等。
根據《行動方案》,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湯宛峰表示,青海將全方位、全過程推進流域環境協同治理,以有效解決(jue) 流域農(nong) 牧業(ye) 麵源汙染、工業(ye) 汙染和城鄉(xiang) 環境突出問題為(wei) 重點,統籌推進水環境、大氣、土壤、固體(ti) 廢棄物汙染聯防聯治,強化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全麵提升流域環境質量,保持“天下黃河青海清”。
湟水河是黃河在青海省內(nei) 最大的一級支流,北川河作為(wei) 湟水河的重要支流,過去受周邊工業(ye) 、生活汙水和垃圾的影響,渾濁不堪甚至瀕臨(lin) 斷流。如今,經過治理,北川河已經“華麗(li) 變身”。記者曾跟隨“中華環保世紀行”采訪組,走進西寧市北川河濕地公園,看到公園內(nei) 的行人步道采用先進的滲水材料,河流沿線建設了雨汙水收集管網工程……曾經的汙水荒灘,變成了集生態防護、生態綠地、旅遊景區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綠色景觀生態廊道。沿河漫步,處處是綠草如茵、鳥語花香,湖光山色讓人沉醉。青海省還通過逐級沉澱、植物吸附等手段淨化北川河河水,進而改善湟水河水質。
數據顯示,湟水河出青海省斷麵Ⅳ類水質達標率100%,Ⅲ類水質占比超過50%。
科技支撐解決(jue) 流域重大生態環境問題
加強科技支撐是《行動方案》提出的重要保障措施。陸軍(jun) 說,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複雜,生態保護治理目標要求高,著力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需要在實施過程中加強區域協作、科技攻關(guan) 、市場體(ti) 係等研究與(yu) 支撐保障,確保攻堅任務順利推進實施。特別是要強化重大問題聯合攻關(guan) ,聚焦黃河流域難點、重點,聯合開展流域水環境質量與(yu) 綜合治理、退化生態係統修複、減汙降碳協同增效、科學應對氣候變化等關(guan) 鍵性、前瞻性技術攻關(guan) 研究,支撐解決(jue) 流域重大生態環境問題。
《行動方案》也要求,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行動,依托現有科研機構組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平台,推進“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等科技幫扶行動,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模式等。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嶽東(dong) 表示,四川將建設天空地一體(ti) 化生態監測網絡,定期開展草地、濕地等監測;建立工業(ye) 汙染源自動化監測體(ti) 係和草原生態係統變化、草原火災、生物災害監測體(ti) 係;實施高寒高海拔地區“環境治理與(yu) 生態保護”重大科技專(zhuan) 項;建立生態環境網格化監管體(ti) 係,完善大數據執法監管機製。
為(wei) 保護若爾蓋草原濕地,四川省實施了“四川黃河上遊若爾蓋草原濕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項目”,該項目今年成功入圍全國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項目,將獲得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0億(yi) 元。項目涉及阿壩州內(nei) 阿壩、若爾蓋、紅原、鬆潘4個(ge) 縣,6條流域。從(cong) 2022年到2024年,項目將通過3年時間39個(ge) 子項目的實施,從(cong) 源頭上,整體(ti) 性、係統性、一體(ti) 化推進該區域的生態保護與(yu) 修複。項目實施後,預計每年將新增固碳量4.56萬(wan) 噸、水源涵養(yang) 量3.33億(yi) 立方米,全麵恢複高寒濕地生態係統功能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黃河之腎”守護者:家住黃河邊,一心護草原
從撿拾垃圾、參與草原沙化治理到開辦有機化肥廠,卓瑪加布一直踐行著自己的理想——護好“黃河之腎”。 [詳細] -
補短板、防風險 黃河保護治理攻堅戰有了“作戰指南”
《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黃河流域森林覆蓋率達到21.58%,水土保持率達到67.74%,退化天然林修複1050萬畝,沙化土地綜合治理136萬公頃。[詳細] -
四川:分類施策,保護好“中華水塔”核心區
若爾蓋大草原大部分位於四川省,被譽為“中國最美高寒濕地草原”,壯美的“九曲黃河第一灣”就在這裏,是黃河上遊的重要水源涵養地。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