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厚植綠色發展底蘊 美麗甘肅建設邁出新步伐

發布時間:2022-10-19 10:54:00來源: 青海日報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guan) 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下,甘肅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重大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來推動實施,堅持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守護青山、厚植綠色,築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美麗(li) 甘肅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甘肅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守生態環保紅線底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將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作為(wei) 重要政治任務,以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按期完成階段性整改任務;

  ——建立祁連山定期監測分析和評估預警機製,推動祁連山生態環境監管常態化,綜合評估結果顯示,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成效顯著,生態環境質量穩中有升、持續向好;

  ——連續5年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全省自然保護區內(nei) 新增人類活動疑似問題點位和麵積呈現出“雙下降”趨勢。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chan) 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8年以來,甘肅組織開展了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和柴油貨車治理等4個(ge) 標誌性戰役及3個(ge) 專(zhuan) 項行動,實施了一批重大生態環保工程,配套完善了環保基礎設施,改善了城鄉(xiang) 人居生活環境,在國家2019年度、2020年度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均取得“優(you) 秀”等次。2021年以來,全麵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等7個(ge) 標誌性戰役,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改善。經過幾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實踐,既推動各地實施了一批重大生態環保工程,配套完善了環保基礎設施,解決(jue) 了群眾(zhong) 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也改善了城鄉(xiang) 人居生活環境,推動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引導生產(chan) 生活方式轉變,老百姓的生態環境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

  近年來,甘肅立足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不斷健全完善體(ti) 製機製並加快推進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進程。積極開展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積極謀劃推進大熊貓、祁連山、若爾蓋國家公園建設,國務院正式批複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

  重點發展節能環保、清潔生產(chan) 、清潔能源等十大生態產(chan) 業(ye) 。2020年,十大生態產(chan) 業(ye) 增加值達2179億(yi) 元,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重24.2%,2021年十大生態產(chan) 業(ye) 增加值更是占到地區生產(chan) 總值的27%。

  配合國家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全麵完成首批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19家發電企業(ye) 第一個(ge) 履約周期碳排放配額分配與(yu) 清繳履約任務,共清繳配額1.58萬(wan) 噸二氧化碳當量,參與(yu) 全國碳市場累計交易量達455萬(wan) 噸,累計交易額約1.98億(yi) 元;全省“十三五”碳強度累計下降率達35.44%,超額完成國家目標任務。

  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加快淘汰落後產(chan) 能,有序推動鋼鐵、建材、石化等重點行業(ye) 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2021年裝機1285萬(wan) 千瓦新能源項目開工建設,新增並網裝機740萬(wan) 千瓦,建設規模達到3355萬(wan) 千瓦,全省新能源發電量達到446億(yi) 千瓦時。

  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chan) 體(ti) 係、流通體(ti) 係、消費體(ti) 係逐步得到健全。

  甘肅立足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黃河流域重要水源涵養(yang) 區和黃河上遊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戰略定位不斷發力。

  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甘肅省組織完成黃河流域甘肅段4個(ge) 水係36條重要幹支流的7大類15小類入河排汙口排查,排查河道約6000公裏,基本摸清了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及汙染現狀底數。黃河幹流出境斷麵水質連續6年達Ⅱ類,2021年沿黃流域41個(ge) 國考斷麵水質優(you) 良比例為(wei) 92.68%,高於(yu) 沿黃省份平均水平。

  聚焦河湖生命健康,不斷完善治理機製,嚴(yan) 格落實監管製度,強化引領示範作用,常態化、規範化開展河湖“清四亂(luan) ”行動,持續推動河湖長製走深走實,全省河湖生態持續向好。5年來,省市縣鄉(xiang) 村21934名河長、1065名湖長履職盡責種好河湖“責任田”,有關(guan) 責任單位各司其職當好河湖“管護者”,全省河湖麵貌發生曆史性變化。

  近年來,甘肅還在護綠、增綠、用綠、活綠上持續用力,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全麵推行林長製,科學開展國土綠化,持續加強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係統保護修複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去年以來,在前四年完成造林綠化2144萬(wan) 畝(mu) 、年均造林530萬(wan) 畝(mu) 的基礎上,完成造林539萬(wan) 畝(mu) 、草原種草改良647萬(wan) 畝(mu) 、沙化土地綜合治理435萬(wan) 畝(mu) ,均超額完成預期目標任務,國土綠化持續向好,全省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使隴原大地生態環境發生顯著變化,美麗(li) 甘肅建設邁出新的步伐,一幅山川秀美的生態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建設美麗中國 書寫綠色答卷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詳細]
  • 踏上好路子 邁向新生活

    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在北京隆重開幕,喜訊如溫暖“春風”吹遍天峻草原。 [詳細]
  • 幸福西藏 走上新發展之路

    著力創建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