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源頭瑪多完成北鬥3代應急通信係統升級改造工程
圖為(wei) 工作人員安裝國家站北鬥3代應急通信係統設備。 祁緒龍 攝
記者20日從(cong) 青海省氣象局獲悉,地處黃河源頭的青海省瑪多縣日前完成國家氣象站北鬥3代應急通信係統的升級改造工程。
瑪多,藏語意思為(wei) “黃河源頭”,位於(yu) 青海省果洛州西北部,是黃河上遊第一個(ge) 縣城,人口稀少,海拔4000多米,含氧量僅(jin) 為(wei) 17%。是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腹地,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所在地,素有“黃河之源、千湖之縣”美稱。
據介紹,國家氣象站北鬥3代應急通信係統在極端天氣導致地麵通信和移動通信斷網情況下,能夠通過北鬥衛星實時傳(chuan) 輸國家站各類觀測報文至省氣象信息中心。係統更新建設,將進一步推進黃河源頭氣象現代化建設,提升氣象要素高精度實時監測分析,實現台站氣象資料的自動上傳(chuan) 、主站的自動補傳(chuan) 和手動補傳(chuan) ,從(cong) 而為(wei) 國家站氣象數據的傳(chuan) 輸提供可靠的備份通道,有力保障全縣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這十年)黃河源頭整體生態功能從“基本穩定”轉向“輕微變好”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委辦公室副主任武亞朋13日介紹,通過十年的治理修複,地處黃河源頭的瑪多縣整體生態功能已從“基本穩定”轉向“輕微變好”。 [詳細] -
“黃河水塔”青海:扛起源頭責任,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位於青藏高原的青海省,作為黃河源頭區和幹流區,向下遊提供了近一半的優質源頭活水,是名副其實的“黃河水塔”,水情特殊,責任特殊。 [詳細]